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 彭小智 謝培蘇 王晗
?
應用型中小企業導向的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 彭小智 謝培蘇 王晗
摘 要:企業財務管理對于現在經濟大背景下的中小企業生存、發展和獲利而言至關重要,而近年來中小企業對于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因此,中小企業的財務會計也備受關注。本文著重探討以中小企業為導向的應用型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結合實際現狀,提出相應的培養方案。
關鍵詞:中小企業 應用型會計人才 培養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日益迅猛的發展,以中小企業為主導的個體私營經濟在近20年里呈現跨越式增長態勢。中小企業在改善國家整體經濟狀況,維持平穩增長,緩解就業壓力,改進人才教育模式方面都起著積極的作用。正是因為中小企業所處的重要社會地位,那么,企業內部的財務會計也受到了相應的關注。然而,處于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很多都存在一些共性的劣勢,即無法認清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來完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使中小企業健康運營,從而有效推動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
從中小企業中的個體私營經濟來看,近20年來呈現出跨越式增長態勢。2014年,民間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61.4%,民間資本占全國企業資本的60%。由圖1可見,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全社會投資、促進企業發展、保障民生、創造就業崗位以及增加稅收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雖然中小企業有重要的經濟地位以及諸多的社會貢獻,但是它們的管理健康狀況以及生存環境仍然令人擔憂。通過多類數據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對于國家經濟發展而言是極其重要的,但由于大量中小企業處于發展階段,存在著各種不足之處,尤其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足,會導致中小企業脫離良性發展的軌道。

圖1 2014年中小企業占比部分指標
處于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由于管理者在權力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如人事、財務、供銷等一把抓。這種錯誤而狹隘的觀念導致管理者對財務管理缺乏合理的認知,忽視了其作用。管理者從“節約成本”的角度考慮而減少對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投入,最終使企業在其他各個方面屢屢出現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且得不到提前預警、問題診斷、方向指引和決策依據,其原因就是相關人員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財務管理工作根據企業工作目標實現管理、融資和投資的協調運作,以及給出專業的理論和方法,同時也賦予財務人員以會計語言的方式反映企業的各種經濟信息、企業經營活動的早期預警和診斷工具的瓶頸環節和經營方向,這就是財務數據和分析。
(1)經營管理。財務數據以貨幣這個全球統一的單位體現和衡量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高與低以及合理與否。
(2)投融資管理。投資的相關預測和籌資的節奏對于企業來說是無可替代的,這些都是通過企業財務部門的管理工作來實現的。
(3)資產管理。企業資產中的資金、材料、固定資產和往來賬項等內容,雖然有各自的管理機構如倉儲部門、銷售部門等,但他們往往是從一個數量的角度,而不是金額的角度來管理資產。也就是說,他們可以保證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但不能保證資產的價值,因此,只有財政部門才能做到資產的有效管理。
總之,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無論目前的交易規模,還是當前的盈利或未來的預期,最終都是要落實到“錢”的問題上。故而,企業財務部門不僅要算好資金,更要管理得當,而好的管理是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展示的。因此,必須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著重展開,并發揮財務管理對企業運營的重要作用,拿出準確可靠、真實完整的核算與反映企業經營信息的方案。
從目前應用型本科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來看,我國在這一方面做得還不夠完善,缺乏系統的培養模式。通過走訪江蘇各類代表性地區,收集到的資料顯示,每一個企業都是特別的個體,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存在著特殊性,從而產生了對會計專業人才的特殊需求,由于教育模式過于一致,導致我國現階段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無法滿足各類企業的不同需求。因此,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是使培養人才的方案能夠滿足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各類需求,因地制宜,故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當前企業會計人員的培養模式進行改革,這一系列工作也需要企業全力配合,實現人才對口輸送。
4.1 細化市場需求,拓寬專業背景
高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依據人才市場細分和就業目標的市場定位,培養與中小企業的切實需求相關的應用型會計人才,因此,必須拓寬學生的專業背景,在課程體系中加入管理、金融、稅務方面的相關課程,同時要針對中小企業的需求增加一些如稅收籌劃、納稅申報、公司理財等課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2 改進單一的教學結構,擴充會計人才知識面
高校方面改進教育思想和專業框架,使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能夠結合社會中小企業需求,而在教學實踐中,必須結合社會需求,時刻掌握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形成了一定的風格或特點,不斷完善,并具有明顯的系統性和專業性。教學的整合,包括專業設置模式、課程體系的地位、知識的發展模式、教學計劃、教學組織形式、教學交叉培養模式、人才知識結構等都應做相應的改革和協調統一,從而達到解決高校所培養的會計專業人才與中小型企業的實際需求不對口這一問題的目的,這也有利于在高校會計專業人士的發展。
4.3 增強財務人員隊伍制度建設,完善會計秩序
符合法律規定是一切行為之根本,因此,必須加強中小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并強化財務負責人的會計領導工作。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得以持續高速發展的重要一環,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加強法律觀念,依靠員工的共同努力,改善企業經營狀況,搞好財務管理,提高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市場經濟和發展不適應形勢。
4.4 樹立新的會計人才觀
通過實地調研與走訪考察,我們發現就中小企業而言,人才的培養在于適用于人才所在的企業,唯有專業對口的才是最佳的選擇。真正的會計人才是以理論為綱、以實踐為能力,能在相應的中小型企業中進行合理有效的財務管理活動。我們應當端正培養觀念,培養專業對口、能力適用的應用型會計人才。從長遠和現實的角度看,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如復雜的經濟環境、計算機網絡的普及、會計的國際化,都要求會計人員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進行,中小企業對于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日益凸顯其作用,而企業財務管理是中小企業健康運營的核心。財務的公開透明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這樣就需要中小企業擁有優秀的應用型會計人才。通過革新教育模式,改善人才培養理念,建立全新的會計人才選拔機制,不斷培養出適應社會的應用型會計人才,促進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對社會進步產生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中小企業成長回顧與展望[R].北京: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4.
[2] 盧君勇.試論企業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的重要性[J].經營管理者,2013(03).
[3] 趙海巍.會計專業學生就業市場調查[J].中外企業家,2015(11).
中圖分類號:F40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b)-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