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
管理層權力、產品市場競爭與公司費用粘性
王婷
摘要:本文在分析公司費用粘性動因的基礎上,探討管理層權力與產品市場競爭對公司費用粘性的影響,理論分析得出管理層權力與公司費用粘性呈正相關關系,而產品市場競爭與公司費用粘性呈負相關關系。且企業所處的產品市場競爭越激烈,管理層權力與費用粘性的正相關關系越弱。
關鍵詞:費用粘性;費用粘性動因;管理層權力;產品市場競爭
成本和費用關乎企業的經營績效,成本管理也因此成為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成本、降低費用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整體受到不利影響,要在經濟不景氣時期求得生存和發展,成本控制顯得格外重要。成本性態也稱成本習性,傳統的管理會計所推崇的成本性態一般模型為y=a+bx,其中y代表企業的成本(費用),a是固定成本,b是比例系數,所以企業的成本(費用)y的變動主要受業務量x變動幅度的影響,而與業務量變動的方向無關,即業務量增加或減少相同的數量,成本(費用)變動一致。這是一種理想的假設,它忽略了企業所在的外部環境、外部投資者和內部管理者等一系列可能會對成本(費用)產生影響的因素,因此成本性態假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頻頻遭到學者的質疑,Banker et al.(1993)及Cooper et al. (1988)等人的研究都證實了收入變動的方向會影響費用變化的幅度,在此基礎上,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簡稱ABJ)(2003)首次用費用粘性這一概念來解釋業務量與費用的非對稱變化,他們認為費用粘性就是指業務量增加時費用的增加量大于業務量等額減少時費用的減少量。
國外學者Banker et al.(2010)率先對費用粘性成因做了較為系統的總結,他們認為費用粘性的成因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資源調整成本、管理者樂觀預期和管理層自利行為(代理問題)。國內學者孫錚和劉浩(2004)將費用粘性的這三種成因解釋為“契約觀”、“效率觀”和“機會主義觀”。
(一)資源調整成本
資源調整成本(契約觀)認為企業的成本費用一般不會在發生時臨時支付,而一般會和供應商、員工等資源提供者簽訂長期契約,這種長期契約會對企業產生一種隱性的約束,使得其不能隨意變更其在契約中所做的承諾。一旦變更契約的內容,企業往往要支付較高的調整成本,長期契約高昂的調整成本決定了長期契約的穩定性。企業增加資源的調整成本低于企業減少資源的調整成本(Subramaniam&Weidenmier,2003),例如企業一般會以低于固定資產本身價值的價格來處置固定資產,而之后業務量再上升時,企業又要承擔高昂的新設備購買和安裝成本。因此基于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當企業業務量上升時,企業會立即增加資源,當業務量下降時,管理層不會立即做出削減資源的決策,這就導致了費用粘性的產生。
(二)管理者樂觀預期
管理者樂觀預期是指由于管理者認為公司銷量的長期變化趨勢是逐步增加的趨勢,所以管理者會對未來銷量的變化持樂觀的態度。基于管理者樂觀預期(效率觀)的觀點,針對短期業務量的波動進行費用的調整既是無效率的也是無必要的。因此當業務量上升時,具有樂觀預期的管理者會根據業務量的增加調增資源,而當業務量下降時,管理者會將這種下降認定為暫時狀態,并相信業務量未來會上升,因此他們不會立即削減資源,費用粘性由此產生。ABJ(2003)認為宏觀經濟的增長速度會影響管理者對企業未來發展狀況的預期,宏觀經濟增長較快時,管理者對未來持樂觀態度,此時SG&A費用粘性較高。但是銷量的持續下降會打消管理者的樂觀預期從而降低費用粘性。Banker et al.(2006)以及Kama et al. (2010)的研究結果與ABJ(2003)一致。
(三)管理層自利行為
管理層自利行為(代理問題)是現代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相分離帶來的必然結果。管理層在做出決策時會在企業利益和自身利益之間進行衡量,并可能做出有利于自身而對公司不利的經營決策(Jensen和Meckling,1976),即他們存在自利動機,管理層自利動機主要表現在對薪酬和資源的控制上。當企業業務量上升時,自利的管理者會通過提高自身的薪酬并擴大自身所能控制的資源,但當業務量下降時,他們既不愿意減少自身的薪酬也不愿意削減自身所能控制的資源。在自利動機的作用下,企業的成本控制會與資源最佳配置相背離,此時就產生了費用粘性。ABJ(2003)和Roychowdhury(2006)均證明了管理層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存在保留閑置資源的動機。
國內外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費用粘性的影響因素既包括宏觀因素也包括微觀因素。
其中代理問題或管理層自利行為與費用粘性的關系更是人們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但是目前沒有從管理層權力的角度研究其與費用粘性的關系,本文創新性地探討管理層權力對費用粘性的影響。而且現有研究一般以公司內部治理為切入點,研究其與費用粘性的關系。本文從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出發,探討公司外部治理環境是否會影響企業費用粘性。在此基礎上本文從管理層權力與外部治理機制的交互關系出發,理論分析管理層權力與產品市場競爭的交互關系對費用粘性的影響。
(一)管理層權力對費用粘性的影響
根據管理層權力理論的觀點,管理層有能力控制自身薪酬契約的制定,且管理層權力越大越容易操縱自身的薪酬,而這種操控自身薪酬的自利行為最終會損害企業的價值。由此可見,意圖緩解代理問題的薪酬契約非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成為了代理問題的一種表現形式。Finkelstein(2012)認為管理層權力是指管理層執行自身意愿的能力,它能夠反映管理層自利的動機和能力,其高低能通過影響管理層的自利行為進而對費用粘性產生影響。權小鋒等(2010)也認為管理層權力越大,其受到股東等利益相關者的監督也越少,其更加有可能增加自身的在職消費。因此具有較高權力的管理傾向于為自身謀取較高薪酬或在職消費等私利。在企業業務量上升時,管理層會加大企業資源的投入來鞏固自身的權力,致使費用隨業務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當企業業務量下降時,他們既不會削減必要的資源以避免權力的喪失,也不愿意削減自身薪酬或在職消費以避免自身利益的喪失,這就導致了費用粘性的產生。基于此本文認為管理層權力與公司費用粘性呈正相關關系。
(二)產品市場競爭對費用粘性的影響
已有研究表明產品市場競爭作為一種公司外部治理機制對于解決公司代理問題具有積極的作用(Jagannathan和Srinivasan,1999;Baggs和DeBettignies,2007)。市場競爭主要從兩方面來約束管理層的行為,一方面,根據充分信息假說的觀點,激烈的產品市場競爭能建立一個有效的績效評價機制,股東等其他利益相關者通過對比本企業與競爭企業的績效來評價管理層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從而優化對管理層的獎懲制度。這也就是說產品市場競爭能減少企業信息不對稱性,從而規范管理層的行為;另一方面,根據破產威脅假說的觀點,激烈的產品市場競爭會加速淘汰經營不善的企業,企業破產給管理層帶來的不僅是失業的窘境,更多的是聲譽的受損,從而影響其今后的職業生涯,因此破產的威脅能有效地提高管理層工作的積極性,抑制其不管公司業績而只關注自身利益的自利行為。Baggset et al.(2007)以及李壽喜(2007)等認為由于管理層的薪酬與企業業績相掛鉤,所以產品市場競爭能通過提供評價管理層能力的補充信息,從而激勵管理層更努力工作以提升企業績效。Aghion et al. (1999)也發現產品市場競爭增加了企業破產的可能性,破產的壓力能有效約束管理層的自利動機,從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所以,產品市場競爭越激烈,管理層越會關注企業的利益,當企業業務量上升時,管理層會加大各種資源的投入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而當業務量減小時,為了避免給外界呈現出企業業績欠佳的形象,管理層會積極削減在職消費等管理費用,以維持較好的利潤水平,因此,可以得出產品市場競爭與公司費用粘性呈負相關關系。
(三)管理層權力和產生市場競爭的交互關系對公司費用粘性的影響
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將管理層權力、產品市場競爭和費用粘性三者放入同一研究框架進行的研究,本文創新性地從管理層權力與外部治理機制的交互關系出發,研究管理層權力與產品市場競爭的交互關系對費用粘性的影響。由于管理層權力能夠反映管理層自利的動機和能力,管理層通過操控自身的權力來實現自利動機,而根據充分信息假說和破產威脅假說的觀點,產品市場競爭能有效約束管理層的自利動機,所以當產品市場競爭較激烈時,管理層濫用權力謀取自身利益的行為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在企業業務量上升時,管理層會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增加各項費用,而當業務量下降時,管理層也能積極削減閑置資源,以消除不必要的浪費,費用粘性得到削弱。因此本文認為企業所處的產品市場競爭越激烈,管理層權力與費用粘性的正相關關系越弱。
本文在分析公司費用粘性動因的基礎上,從費用粘性的管理層自利動因出發,探討管理層權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對費用粘性的影響,并得出以下幾點結論:第一,管理層權力與公司費用粘性呈正相關關系。第二,產品市場競爭與公司費用粘性呈負相關關系。第三,企業所處的產品市場競爭越激烈,管理層權力與費用粘性的正相關關系越弱。
參考文獻:
[1]孫錚,劉浩.中國上市公司費用“枯性”行為研究.經濟研究,2004(12):26-34.
[2]李壽喜.產權、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經濟研究,2007(1):102-113.
[3]權小鋒,吳世農,文芳.管理層權力、私有收益與薪酬操縱.經濟研究,2010(11):73-87.
[4]Anderson,M.C.,Banker R.D.,Jana kiraman S.N.Are Selling,General,and Administrative Costs“Stick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41(1):47-63.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