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
?
電子發票的影響及帶來的變革
楊青
摘要:電子發票的產生和推廣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有效實現了稅收公平化和效率化,也使得企業的市場環境更加規范化。本文從電子發票產生的條件入手,論述了其造成的影響,并探討了背后反映的思維方式的轉變,對其造成的后續變革做了簡要的論述。
關鍵詞:電子發票;原因;影響;變革
廣義的電子發票有很多類,一是雙方系統互相連接,其中一方的發票信息生成后自動通過系統傳遞給對方并核對入賬,不需人工介入,二是企業設計專門的系統將發票信息轉換為代碼或PDF格式的電子版再傳遞給客戶,三是企業自行開發網絡界面,通過申請賬號將發票信息錄入網頁,批量傳給客戶。三種電子發票因其成本和優勢不同,在使用范圍上也有所不同。根據歐盟EDI的定義,狹義的電子發票指第一種。可以看到,電子發票的應用與信息系統的建設息息相關。
1、電子發票的現狀
2012年年初全國22個省份進行電子發票應用試點,2012年5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電子商務試點專項的通知》,2013年6月27日北京市開展電子發票應用試點,并且電商京東開出首張電子發票,2014年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將電子會計檔案系統與北京國稅電子發票平臺對接,實現了電子發票的電子化入賬,北京市將電子發票推廣至線下,2015年中國人壽開出第一張內地金融保險業電子發票。由此可見,電子發票的普及和廣泛應用已成為必然趨勢。
2.電子發票產生的原因
電子發票的產生是基于現有的商業環境而生的,其原因多種多樣,本文從條件入手,歸納了三種原因,包括會計檔案化、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和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
(1)會計檔案化的實行
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進一步引導了人們關于財務信息化的思考,電子會計檔案應運而生。2014年,電子會計檔案管理進行試點,《會計檔案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式下發征求意見,標志著電子會計檔案或將正式“登臺”,《征求意見稿》規定:“單位內部形成的電子會計資料,同時滿足一定條件的,可僅以電子形式歸檔保存”。單位從外部接收的原始憑證,附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的第三方認證的電子簽名,且同時滿足第七條規定條件的,可僅以電子形式歸檔保存。電子會計檔案意味著會計資料的全面電子化,而會計資料中最多且最重要的原始憑證卻大多是外部憑證,外部憑證的電子化依據傳統掃描模式太過繁瑣且易遺漏出錯,因而基于系統化的電子發票順理成章的產生了。
(2)電子商務發展,其稅收成為一大問題
近年來,電子商務如B2B、B2C、C2C、B2G等愈演愈烈,并呈現跨領域化和國際化,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預見,電子商務未來將成為一大主流產業,或可取代實體商店。然而,與其相關的國家稅收卻成了一大問題。電子商務因其無紙化、無址化、電子流程化等特點,不如傳統企業那樣有據可依、有賬可查,而成為了稅收監管的漏洞。出于對稅負公平的考慮,而技術的發展和商業環境的完善也為電子商務納稅提供了保障,而其中重要的一環即是電子發票的應用。
(3)國外有成功經驗可供借鑒
早在21世紀初國際上已開始應用電子發票,其中美國走在前列,而歐盟最先制定標準,臺灣也起步較早。電子發票的應用不僅節約了大量紙張和金錢,也使得企業管理和國家稅收效率大大提高。歐盟在2013年將電子發票應用于增值稅法中。國際上電子發票的成功應用為我國提供了良好的借鑒,隨著國際化步伐加快,電子發票在我國的推廣刻不容緩。
1.電子發票產生及發展背后的思維模式
(1)稅務機關變革
互聯網思維不應只用于商業上,而今已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機關也需與時俱進。作為國家收入的重要保障,稅收也應實現網絡化、鏈條化、自動化,并且稅收機關同時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稅務機關對于信息系統的建設是值得提倡的,而電子發票的應用及其平臺的建設為其增裝添瓦。
(2)會計模式變革
早年電算化、而今人工智能在德勤的引入,財務云共享的提出都證明了會計已不像以前那樣因其復雜而專注于核算和監督,會計的基本職能已被計算機很好的執行,會計應緊跟時代,更多發揮管理的功能。期望看到,在未來的公司中,只需一個多人小組便可管控著整個集團約合每月上百億元人民幣的材料采購發票處理工作,又只約四、五個人甚至更少是真正進行賬務處理的,其余人員則是負責溝通、財務分析、解決整個流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進行流程改善。
(3)企業管理變革
電子發票的產生更多的反映是一種網絡化、系統化的思想,企業管理也應如此。企業節約人力物力,應更多發揮人的管理功能,使其善于做好規劃和決策以創造更好的價值,而基本的功能都可以想辦法實現網絡化,如創造內控系統的聯結和信用系統評級的建設等。電子發票不應只是用于財務便利,而應在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引入“電子發票”。
2.電子發票帶來的影響
電子發票的產生和普及無疑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對于不同的對象而言,各有利弊。
(1)對稅收的影響
首先,電子商務的稅收問題將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針對電商信息化的特點,采取同樣的電子發票,將憑證也信息化,可謂是以力打力,無疑會取得良好效果。其次,不止針對電商,電子發票的運用可以實現稅收征管全面覆蓋,統一鏈接,形成網絡化,使得查詢和監管更加簡單,也從源頭上杜絕紙質發票的造假和企業逃稅漏稅問題。然而,弊端仍然存在。且不說電子發票的大力應用需要信息系統的全面覆蓋,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更重要的是,網絡化的數據比紙質資料更易泄露、丟失和被獲取,并且會造成對網絡的進一步依賴,一旦系統出現問題,更讓人束手無措。
(2)對企業的影響
對一般的傳統企業而言,電子發票的普及無疑會節約大量成本,不僅免于購買紙質發票,免于頻繁的出入稅務局,還節約了放置資料的空間,總分公司及下屬公司之間的信息傳遞也更便捷。但是,對電商企業而言,電子發票的以上優勢不僅沒有,反而因其為納稅提供了可能,削弱電商低成本的優勢。一旦電商企業開始征稅,其低成本而產生的低價格即不復存在尤其是C2C模式,但是對于像京東這樣的B2C模式的電商,健康的稅收征管環境反而更讓消費者放心。
另外,實際工作中可能會因客觀條件存在發票延后滯遲獲取的問題,即交易發生時間和發票時間不一致的問題,但是電子發票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交易憑證更加即時化。
(3)對會計職業的影響
電子發票的應用無疑會像電算化一樣,使得會計工作更加變得簡單快捷和高效率化,這對于會計職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可以預見,以后的會計人員不但減免了工作,減少與稅務機關發生的分歧,而且可能只需動動手指,不需學會辨認憑證有效性,也不需辛苦搜集和裝訂,勾稽和驗證或也免了。會計的門檻將進一步降低,不再成為一項專業技能。會計職能轉向管理職能的趨勢迫在眉睫。
1.財務思維和工作重心進行轉移
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會進一步增加,第一,財務人員應更注重創造或尋找核心價值,著重于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有效的利用人的復雜思維方式的優勢,更多的注重財務思維的培養和應用;第二,電子發票能有效改善逃稅漏稅的問題,那么尋求合理避稅將會成為企業的另一目標,懂得或精通稅務問題的人才將會進一步獲得青睞;另外,隨著信息系統的日益重要,財務能力、數據管理和系統維護兼具的多方位人才的培養更加具有舉重若輕的地位。
2.企業規范管理制度的變革
隨著企業的逐漸電子化和信息系統化,不僅在電子發票這一關乎財務的舉措上,勢必會有各類更加完善的關乎企業整體管理的信息系統出現,員工的工作方式將極大地改變,企業需更加明確統一的規范制度,隨時勢而變,針對性的建立新的不同的管理制度,并更加切實做好各類管理人員的分工工作。此外,由于電子發票的即時化特征,企業的交易模式或有變更,應及時建立適當的交易系統并做好信用系統的更新換代。
3.加強監管監督
凡事都有兩面性。計算機網絡和互聯網思維的發展和應用使得財務、稅收等變得更加簡單和高效,但也有著較大的安全隱患問題。而且,針對電子發票的逃稅漏稅手段或許會出現,稅務機關應防患于未然,事先預設好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準備,加強對系統建設和執行的進一步的監管和監督,確立獎懲機制,力爭在以后的應用和推廣中不出差錯,出現問題能盡快的得到很好地解決。
參考文獻:
[1]郭蕾,暴楠.電子發票的發展分析[J].財務與會計,2012,06:62-63.
[2]鞏慧.電子會計檔案或將正式“登臺”——企業電子發票及電子會計檔案綜合試點取得階段性進展[J].中國檔案,2015,02:22-24.
[3]涂純.電子發票在中國的應用和前景[J].時代金融,2014,26:188+195.
[4]李斌.以電子發票為突破口探索稅收服務與管理現代化[J].中國稅務,2015,03:33-34.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