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淑華
?
我國事業單位推行權責發生制的建議和措施
關淑華
摘要:本文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的實行權責發生制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議,并適當借鑒西方國家的改革經驗。針對我國現狀,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實行措施。
關鍵詞:會計制度;權責發生制;改革措施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國情與會計制度的特點,決定在推行權責發生制時必須要依據我國的真實情況對別國的經驗進行取精去糟,而且要從可行性、低消耗性、穩妥性及安全性出發,按我國目前的會計目標的指導方針,來制定我國的事業單位在進行權責發生制的推行方式與方法。
1.逐步擴大權責發生制的改革范圍
在進行權責發生制改革時,有必要逐步擴大其改革范圍,在這點上,可以借鑒美國的優秀經驗。對于會計制度主體范圍的擴大,建議進行試點改革,在試點過程中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進行效果評價,總結教訓的同時積累有益的經驗,為下一步進行全國范圍的改革推廣打下基礎。而對于權責發生制的科目應用范圍,也就是說在部分事業單位的部分會計核算科目中先進行權責發生制的改革應用,在應用過程中,衡量在不同會計科目應用權責發生制的難易性。
2.使用雙軌制的權責發生制會計體系
雙軌制就是把會計體系分為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兩個類別。在這點我國應該借鑒美國的經驗與方式,美國的會計體系就使用雙軌制,并且一直應用的非常得力。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所應用的會計體系比較混亂,應使用雙軌制來應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改革,把我國事業單位的會計系統都分成財務與預算兩大類,分別進行相對應的財務核算。財務會計對本單位的財務狀況及成果進行核算,而預算會計則主要以收付實現制作為運行基礎,對于單位預算的使用、撥入及結余內容進行全口徑的核算,主要為預算管理和預算控制服務。
3.權責發生制的試點賬套應該與原賬套同時運行
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將是個長期的過程,在逐漸進行的深化改革進程中,一定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問題,在改革的過渡階段,必須采用試點賬套同原賬套同步運行的模式,來減少改革初期帶來的各種不適應現象。因為事業單位的所有財務信息記賬顯示都有強烈的延續特點,萬一新舊模式處理不當,就非常可能使財務信息鏈破壞,權責發生制的優勢就很難發揮出來,在進行改革前,一定要經過反復研究認證,確定試點的事業單位充分具備進行權責發生制的條件,使改革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都在預期范圍內。
4.對改革中具體會計要素使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對于資產類的會計要素,目前我國只對金融與非金融資產予以確認,其他資產在全面推行權責發生制時再確認。單位中也會有負債類要素,在權責發生制試點改革時期,負債類要素被確認為顯性或隱性。而對于隱性負債,目前我國還沒有進行權責發生制核算,所以要進行會計核算方法的改革。對于單位的收入類要素,目前應按修正的收付實現制方法核算,原因是我國事業單位的某些收入資金有較高的不確定性,沒有真正到賬前很難確認。但在事業單位中的確定性很高的資金收入就需要使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而對于單位支出類的要素,必須按照權責發生制方法進行確認。但是要對經營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進行區分,如果支出是用于購買建設固定資產的,則一定要按配比原則進行年度分期折舊記賬,而不是一次性記入當期支出。
對事業單位進行會計制度改革,是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邁出的第一步,也僅僅處在摸索、完善的初級階段,不可避免的要產生各種問題與面臨各種困難,這就需要在改革的過程中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解決與優化。
1.會計制度改革前進行重要的理論研究
通常,在做一個決策項目前,都要經過多方面的考察與研究,認證其可行性,將關于該項目的所有相關信息進行分析,然后再得出重要的結論。我國事業單位在進行會計制度的權責發生制改革也是一樣,在改革前也要進行必要的可行性理論研究。首先針對我國特殊的市場經濟信息系統與整體環境進行分析,同時對我國目前事業單位內部實行的各項管理體制與現行的會計制度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然后,再對現行的由于收付實現制的使用而造成的單位財務方面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接著,對西方國家先進的、有效的權責發生制的經驗進行細致深入的研究,分析其背景、成因、發展動態等內容。最后,還要對會計制度改革成本效益進行系統的分析,把各種改革的成效與代價進行比較,進而從中選擇出最恰當的一種或幾種可行性改革性方法。
2.加速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為資本化管理掃清道路
為了使我國事業單位的權責發生制改革能順利安穩的進行,非常有必要在會計制度改革前就對事業單位的資產進行核查,便于下一步在實施權責發生制時進行資產管理。清查的方法如下:對于機器設備等實物資產,要分類確定折舊年限與方法,同時將他們進行登記造冊,再移送到政府財政部門進行審核其真實發生后便可以存檔,以備查驗。而對于某些無法計量或計量的資產,要做好資產備案,以便在權責發生制應用后對這部分資產進行披露。
3.用完善的法律體系為制度對接提供保證
借鑒西方國家會計制度改革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所有的成功都是在改革前就已經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正是通過法律法規的實施,才進一步證明權責發生制的重要地位。所以,我國也急需出臺相關改革法律法規,來保證會計制度改革能夠順利實施。
4.建立信息系統平臺為權責發生制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我國財政部門已有一套相對完善的信息系統,會計制度的改革可以在該系統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深化,將各金融機構與各事業單位都接入信息系統,進而實現財務的橫向聯網與數據資源共享。每個使用單位都設有權限,在用戶登陸時需要進行權限審核,審核通過后才可以進行系統處理賬務,錄入或保存各筆經濟業務,該系統可以定期的自動生成結果報表且提交數據,這樣數據就可以實時的保存在服務器中,有關部門就能在權限的范圍內隨時監管資金的使用情況,進一步掌握單位的財務動態等內容。
我國的權責發生制不是單一獨立的改革,而是全面系統的改革,它的改革也帶動了金融機構與事業單位一系列的優化改革。在事業單位財務模式的改革基礎下、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下、配套的技術系統的融合下及系統安全的維護下進行的改革。會計制度改革前需要進行必要且重要的理論分析,詳細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討論可行與風險的問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權責發生制的實現進行護航,建立系統信息平臺來實現金融機構與單位財務的橫向聯網,進而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思路。
參考文獻:
[1]陳立齊.美國政府會計準則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2]儲誠友.美國非營利組織會計及其規范給我們的啟示[J].現代商業,2010(33):82-85.
[3]張雪芬.政府會計發展與對策[M].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4]貝洪俊.對公立非營利組織會計模式的探討[J].財會月刊,2013(4):18-21.
作者單位:(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