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鳳
?
地方院校MPAcc培養創新研究
——以三峽大學為例
龔小鳳
摘要:以教育部MPAcc培養目標為基礎,結合三峽大學的優勢和特點,對現有MPAcc培養方案進行更新和改革,突出地方院校的辦學特點,系統完善會計專業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培養能服務地方的,在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價值觀等方面協調發展的既善理財、又懂管理的經營管理型高級財會人才。
關鍵詞:地方院校;MPAcc培養;創新研究
近年來,我國碩士培養逐步與國際接軌,從單純的學術型碩士向學術型碩士和碩士專業學位并存發展,分別以培養學術型高級財會人才和應用型高級財會人才為目標。就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而言,國內外高校主要關注三個方面問題:第一,培養目標研究。財會高級人才的培養應從會計專業能力向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擴展;第二,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與學術型會計碩士培養差異研究;第三,碩士教學與本科教學銜接研究。因此,現階段的碩士培養厘清了學術型碩士與專業碩士培養方案的差異問題,各級院校都指出MPAcc的培養目標應向企業綜合經營管理能力擴展,并提出在本科學習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延伸教學問題。然而,國內地方性院校的MPAcc培養方案多參照一流大學的模式,多數無自己的辦學特點,無論在人才培養效果,還是在吸引生源方面未發揮自身優勢。對于如何通過改革MPAcc培養方案,發揮自身的地域、行業特色,吸引和培養更多應用型高級財會人才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高級會計應用專業人才供給不足
據統計,我國目前的會計從業人員有近1400萬,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只有8.4萬。會計學科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術性,屬于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會計專業的專科和本科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具備高級會計人員的知識和能力要求。德勤人力資源部高級經理常婧夷也指出:“基礎的會計人員已處于供過于求狀態,而高級會計人才需求很大,供給嚴重不足。”從高級會計人才的需求來看,會計碩士的就業方向主要有六個:內資企業、外資企業、事務所、理財咨詢、公務員、高校教師等。其中,由于高校綜合實力的增強,對教師的學歷要求逐步提高,本科院校錄用教師大部分要求具有博士學位,而其他五個就業方向注重會計應用能力。由此可見,會計碩士需求更多側重于應用型。因此,在應用型會計碩士供給嚴重不足而需求又在增加的背景下,重點院校的MPAcc培養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增加地方院校為MPAcc的培養單位勢在必行。
2.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需要
多數985、211院校學生就業時更傾向于北上廣等發達城市,一些內陸地區對高級會計人才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地方院校的生源主要來源于省內或就近區域,就業選擇也多在本地區,能夠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三峽大學地處湖北省宜昌市,屬于省屬重點院校。通過和報考三峽大學的學生訪談發現,多數學生愿意選擇離家近的學校,而且從目前三峽大學MPAcc已入學的學生來看,80%的學生來自本地區或省內,就業意向也多傾向于本區域或省內,可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MPAcc教育自2004年開始正式起步,力爭為各企業事業單位培養會計專業實用型人才。經過10多年的努力,該項教育已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MPAcc培養院校也從最初的24家發展到現在的121所,辦學層次從重點高校到地方高校,使考生的選擇更加寬泛。與各家985、211院校相比,地方院校在師資力量、辦學條件、生源水平等方面都處于弱勢,存在著若干問題。
1.未體現學校自身特色
地方院校MPAcc辦學時間較短,缺乏經驗,在課程設計、方向選擇等方面多參照重點院校,無自身辦學特色。毫無創新的辦學無法形成具有持續性的核心競爭力,畢業生的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在地方院校MPAcc教育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有些競爭力弱的院校會面臨無生可招或招生嚴重不足的困境。
2.自身資源準備不足
教育部在《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意見》中指出,專業學位的課程設置要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強調教學內容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因此,案例教學是MPAcc培養的關鍵。多數地方院校在近幾年才開始獲得MPAcc培養資格,自身準備存在諸多不足。教師沒有案例教學經驗,案例準備不足,有些仍以理論教學為主。
3.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弱
相對于重點院校而言,地方院校生源的錄取分數線較低,學生的文化素質水平有待提高,多數的目標在于取得碩士文憑,主動學習專業及相關知識的較少,使得地方院校的MPAcc培養質量存在著較大問題。
4.跨專業生源比重較大,教學效果差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些發達國家經濟開始衰退,就業率嚴重下降,多數國外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使得我國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更加惡化。而近些年會計專業在就業排名上一直居于前列,許多非會計專業學生選擇跨專業報考MPAcc。地方院校錄取分數較低,成為這些非會計專業學生的首選。在教學過程中,三峽大學教師普遍反映學生專業知識欠缺情況較為嚴重,所教授的內容很難被吸收。
1.實施差異化戰略,構建可持續性的核心競爭力
地方院校的MPAcc培養必須秉承自身的優勢,在辦學方面采取差異化戰略才可走出自己的發展之路,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三峽大學系具有水電特色的綜合性大學,提出了致力于服務水利、電力行業和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雙服務目標,其MPAcc教育也應以此作為培養宗旨,一方面,增設水電行業相關案例,同時可邀請學校水電專家來學院做專題講座,讓學生對水電行業多些了解;另一方面,學院為學生多聯系當地企業作為實習基地,讓學生提前了解如何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
2.強化學生專業知識
會計專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性特點,從會計事項的確認、計量到會計報告,以及成本計算、控制和審計的運用,都需要會計的專業技術知識。MPAcc課程安排是基于學生擁有專業基礎知識,跨專業學生在缺乏專業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根本無法正常完成學習任務。三峽大學于2015年開始招生,對于跨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的補習未做強制性要求。對此,建議對加強跨專業學生專業基礎知識方面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招生時嚴格控制跨專業學生人數,在面試階段對于已補習專業基礎知識并效果良好的,優先錄取;另一方面,建議將會計基礎、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等本科課程作為跨專業學生獲取學位的必要條件。
3.深入當地企業做案例調查
地方院校可充分利用學生多為當地或附近生源的優勢,組織學生深入當地編寫案例,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宜昌市系湖北省副中心城市,經濟發展情況良好,有著人福藥業、葛洲壩、湖北宜化等大規模的上市公司。從便利性及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的角度,三峽大學的MPAcc專業教師可帶領學生以這些當地企業為對象做案例分析對象,在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為其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提供參考,從而激發學習熱情。
4.充分利用MPAcc案例大賽的平臺
中國MPAcc學生案例大賽是在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導下,由東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10所高校聯合發起組織的全國性公益賽事。該案例大賽是面向全國所有MPAcc學員及校友舉辦的全國性賽事,通過組織MPAcc學員親歷企業實踐、模擬管理決策、比拼解決方案,培養提升MPAcc學員發現、分析、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大賽,可促進不同院校MPAcc學員的交流,幫助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和鍛煉與人交往的技能。
5.加強國內地方院校的交流及學員互換
國內地方院校MPAcc培養均起步較晚,在課程安排上都是必修加選修,課程名稱差別不大,主要區別體現在教學方法上。通過加強交流可互通有無,盡快地積累培養經驗。同時采用學員互換方式,可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培養方式,吸收更加豐富的知識。目前三峽大學會計系教師博士所占比重較大,多數有服務企業經驗,具有良好的MPAcc培養的基礎,但在MPAcc培養經驗上需要加強。與三峽大學同處于湖北省的湖北經濟學院在MPAcc培養方面效果良好,可邀請該校專業教師來校授課及做專題講座。在此期間,有意向交換學習的學生可與這些老師進行交流,獲得認可后方可到對方院校學習,所修學分雙方學校互相予以認可。
總之,在高級會計應用人才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地方院校作為培養高級會計應用人才的生力軍,在MPAcc培養方面應做到突出辦學特點,并通過要求跨專業學生補習專業知識、深入當地企業做案例調查、提高專業教師培養經驗、加強國內地方院校MPAcc經驗交流和學員互換等方式,對MPAcc現有培養方式進行改進,培養出高質量的專業人才,為服務當地經濟做出貢獻。
課題名稱:
三峽大學校級教學科研項目《MPAcc培養方案創新研究——以三峽大學為例》三峽大教[2014]17號。
參考文獻:
[1]盛明泉,翟勝寶.會計專業碩士(MPAcc)培養方案創新研究[J].會計之友,2011(3).
[2]宋建波,荊新,王化成.開展會計碩士(MPAcc)教育質量認證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2(10).
[3]許萍,曲曉輝.高級會計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當代財經,2005(11).
[4]王海民,鄭佩榮.對我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幾個問題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5(7).
[5]章金霞,薛艷.嵌入就業能力的MPAcc培養策略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9).
作者單位:(三峽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