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藝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思維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語文教師在加強思維訓練時,要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培養學生樂思、善思的思維習慣和思維品質。本文將重點論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訓練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思維訓練
閱讀不僅僅是單純地朗誦課文,需要通過思考和探索,自己運用語言來理解文章并進行概括、歸納和總結等。閱讀中不能缺少思維活動,思維是閱讀的靈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1閱讀促成思維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積極去思考和探索,通過思維訓練讓學生養成勤于思考和探索的習慣,從而激發學生思維興趣。有疑才有思,有思則會把有疑變為無疑。因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質疑和解疑的思維訓練。
1.1教師質疑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解疑
閱讀過程中,教師會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但學生遇到問題時,會因懶于探索、不善思考,而發現不到問題的疑點。因此,教師要向學生提出質疑詢問疑難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探索、思考。第一,以疑激疑。教師要抓住文章中的疑點處,如關鍵處、難點處、重點處等,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提出質疑。如《孔雀東南飛》中教師可提出這樣的疑問: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死值得嗎?對全詩的主題進行設疑,引導學生提出新的疑問,如他們是否可以抗爭等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探索分析全文,總結他們死的必然性的結論。通過思維訓練,學生深刻認識到封建禮教的腐朽黑暗的本質,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第二,無疑處求疑。學生在閱讀中經常因為通俗易懂的文字而忽視文章本身的深刻思想和復雜情感。這就要求教師要質疑學生,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疑點,深度開發學生的思維。[1]第三,挑起矛盾,質疑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課文,審視課文,對看似矛盾的問題進行思考,更深層地理解課文。例如《死海不死》一文,題目中“死海”“不死”是否矛盾?教師與學生學習課文并尋找答案,思考問題,從而讓學生在討論爭辯中得出“死”字在文中包含的兩種不同含義。“死海”的“死”是死海中沒有任何生命物種,“不死”是因海水含鹽量多,水的比重大于人的比重,人在水里不會淹死,還可開發一系列的旅游業和資源等,進而讓學生深刻了解和掌握死海所具有的特點和功能。第四,質疑分歧點。閱讀中學生會因思維和知識的差異,對文章產生不同的理解,從而造成爭論,爭論中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教師要及時準確抓住學生意見不一致的方面,提出質疑,促進學生積極思考。
1.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解疑
首先,教師需要不斷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在質疑問題中,更好地深入學習,引導學生思索,并且開發智力和創造力。其次,教師為學生要創造質疑環境,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質疑,如早自習教師巡回時,學生可以積極向老師提出質疑,定期開展班會,專門進行學生質疑等。教師在解疑時,不應全都作答,作出示范后,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還可啟發學生,提出有含量的問題,積極引導,耐心作答。
2思維訓練的重要性
思維訓練不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而且能夠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促使學生從樂思到善思。思維品質主要指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和思之新四個方面,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重點訓練學生該方面的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和能力的提高。
2.1思之快
思維訓練中思之快也就是思維的敏捷度,智力的反應速度。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速度上的思維訓練,讓學生能夠快速地閱讀文章,準確把握文章的內容,而且能夠進行知識的記憶和聯想,思考所讀文章,快速準確地分析判斷,通過視覺和思維的結合,形成快速感知課文內容的能力,從而促進思維的敏捷性的提高。
2.2思之活
思維訓練中思之活是指思維的靈活性,通過不同角度與方向的思索,培養智力的靈活性。首先,靈活運用知識的內在聯系,學會知識遷移和滲透。通過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鞏固的舊知識。比如《春蠶》閱讀教學中,學生可能不能明確把握主題,教師應該讓學生回顧以往知識《多收了三五斗》,清楚地了解兩者之間的聯系,正確把握《春蠶》的主題,了解舊中國的社會根源。其次,教師要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如《孔乙己》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在認識到孔乙己作為封建文化的犧牲品的同時,也要思考科舉制度下為什么其他人沒有變成這樣?說明了什么?學生在發散思維思考中,找到孔乙己自身能力的缺乏造成其自己悲慘的命運的結論。[2]教師要不斷地啟發學生進行多角度的分析探索,促進思維的靈活性。
2.3思之深
思維訓練中思之深是指思維的深刻性,邏輯思考能力的運用。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分析比較能力,分析比較文章中人、事、理與情等,把知識的整體進行分解,比較研究個別的特性,深刻理解文章中的內容,更容易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等。如《變色龍》一文的閱讀中,比較分析奧楚蔑洛夫語言多變特征:聽說狗的主人是將軍時,他的態度與反應如何?不是將軍的狗時,他又是如何的態度與反應?學生在比較分析中,可以準確知道奧楚蔑洛夫趨炎附勢的丑陋行為,更好的了解文章的主題。
2.4思之新
思維訓練中思之新指的是思維的獨創性,智力的獨創程度。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逆向思維,在逆向思維中,學生會提出獨到的見解,避免產生固定思維,限制學生思維能力和智力的提高。逆向思維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僅能夠突出學生的個性與特長,而且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訓練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進步,并且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完成教學目標。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通過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行為和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張善斐,文放.淺談思維訓練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功能[J].科研,2015(25),79
[2]柏雪.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訓練漫談[J].情感讀本(中旬刊),201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