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翠
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上課時精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尤其在數學課上更容易走神。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性,成為我們一線教師面臨的一大問題,我就教學中的點滴經驗與大家交流,希望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數學教學是師生、生生之間共同的活動,教師應該是教學的主導。你如果能與孩子們建立起朋友關系,學生的心理上不會再因為你是老師而害怕,就會大膽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說出來,敢于提出問題,積極思考,更樂于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該是輕松、愉快的。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既要嚴格要求,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要和他們打成一片,讓他們把你當做朋友。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喜歡上你的課。
例如,我在上小學數學課時,經常會創設一些需要解決問題的情境,然后裝作不懂的樣子,讓小朋友們來幫忙,這個時候同學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搶著幫著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大家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同學們的思維也表現得更加迅速。有時候,我還會讓同學們來當小老師,讓他們幫著自己的同桌解決問題;有時候,我也會把同學們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我也以學生的身份參加到他們的學習活動當中去,和他們進行激烈的爭辯;自習課的時候和他們一起做一些趣味數學游戲等等。但特別要注意跟學生的友好關系一定要把握好尺寸,不能過了頭,失去老師的威性,該嚴格時也一定要嚴。
二、讓學生從生活中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一門來源于現實生活,又服務于現實生活的實用學科。在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樹立大課堂數學教學觀,充分利用現實生活當中的事物,積極鼓勵我們的小學生去發現、去提出其中的數學問題。平時,應該注重把我們的生活和數學學習緊密聯系起來,做一個生活當中的有心人,讓同學們親自感受到數學在解決現實問題當中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同學們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進而熱愛數學。
例如,大部分同學家里都有積木,各種顏色的積木或者是各種形狀的積木都可以進行加減法的練習,配合我們的章節知識點進行訓練。因為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的數學問題,大部分的小學生會感到這些題目非常親切,理解起來比較容易,學起來也會得心應手。我們生活當中經常遇見的數學問題可以說是時時都有,處處皆是,但是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及時的指導,幫助他們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身邊的現實問題,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同學們提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把他們培養成一個個有數學頭腦的學生。
三、巧用信息技術,可視問題情境
低年級的小學生天性就是活潑愛動,對任何問題都感到好奇。他們的注意力保持的時間很短,并且難以穩定而集中。形象思維是他們的主要思維方式,生動直觀的事物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根據小學生的這些特點,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把不容易理解的數學問題融入到多媒體信息技術當中,使這些問題變得生動直觀,就能夠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們的小學數學練習冊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一個籃球60元,一個足球30元,我們付給售貨員100元,買一個籃球和一個足球,售貨員應該找回多少錢?大部分的小學生不能理解“付給、找回”的真正的含義,但是如果我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動畫的形式把整個買賣的過程播放出來,再加上旁白,學生們就能很快被里面直觀的動畫吸引住。在觀看這個動畫之前,我首先提出問題:請同學們在觀看動畫時想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那么同學們就會帶著問題觀看,看完之后再讓同學們進行討論,他們就會明白“付給”就是把錢交給售貨員,“找回”是售貨員把剩下的錢還給小朋友。最后,再把這個動畫過程轉化為數學算式,這樣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多媒體信息技術把同學們不容易理解的比較深奧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教學過程,幫助同學們解決了難題,極大地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和興趣。
四、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在課堂中,要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無論在動手、說、解題等方面都要設計不同的層次,想方設法讓所有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就能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他們才會愉快地、主動地去探索新知。因此,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要特別注重鼓勵,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句小小的鼓勵。如:“你看,他做得多好!他聽得很仔細!他回答得很響亮!”等。聽到這些及時的鼓勵,學生會表現得更好。除語言鼓勵外,還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鼓勵學生。如:送給學生小紅花或掌聲;讓做得好的學生給自己畫一朵花、一個笑臉圖、一面小紅旗;人多時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夸夸自己等。這樣鼓勵的方式變換運用,學生覺得新奇而高興,同時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越學越有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多鼓勵,讓他們永遠充滿學習的自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那一份獨特的快樂,學生更會想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