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燕西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臺管制二室
西安咸陽機場雙跑道運行總結
楊寧燕
西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臺管制二室
西安咸陽機場2012年實施雙跑道運行,飛行量保持了強勁的增長態勢,日均流量以年均13%的增速,從528架次增長到761架次,預計2016年,日高峰將突破900架次,繼續創造咸陽機場新的保障記錄。取得如此驕人成績,與空管部門不斷追求技術突破,持續挖掘雙跑道的運行潛力是分不開的。經過三年多實際工作的檢驗,混合運行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能夠較大的發揮雙跑道的運行效率,增加跑道容量,減少航班延誤,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或有待完善的方面,因此,總結雙跑道混合運行經驗,發揮長處,完善缺陷,對于實現雙跑道獨立運行,進一步提高機場容量和運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雙跑道混合運行前期各相關部門做了充分的準備。
(一)制定詳細的進近運行方案和塔臺地面指揮方案。規定了平行雙跑道獨立離場和相關進近的運行條件,塔臺、進近管制室根據運行條件靈活應用不同的運行模式,充分發揮了雙跑道的運行效率;根據西安進近管制區飛行流的分布和進離場航線的特點,規定了不同方向飛行流使用跑道的規定,總體采用了“南進南降,北進北降,南出南起,北出北起”的原則,有效地均衡了總體流量,使進場飛行流更加有序,離場飛行流更加順暢,減少了進離場的飛行沖突,提高了跑道的使用率。
(二)優化進離場扇區設置。根據雙跑道獨立起飛和相關進近的特點,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結合的原則優化了扇區劃分,離場、進場扇區根據使用跑道的不同而動態變化,區域的流量得到了均衡分布,扇區與扇區之間的協調更加順暢,扇區空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三)修訂塔臺、進近間管制協議。制定了科學嚴格的五邊間隔要求,尤其是平行跑道相關進近的斜距間隔,另外,根據離港的不同方向,規定使用不同的起飛跑道,使離港航班起飛有序,有效地避免了空中的飛行沖突,規定了中斷進近和復飛的指揮方案。
(四)加強管制人員培訓。人員培訓是確保運行成功的一個關鍵部分,運行前,我們通過理論學習、模擬機訓練,管制員熟悉了進離場程序、扇區的運行、平行跑道相關進近五邊間隔的調配,塔臺管制員利用塔臺模擬機訓練五邊間隔的判斷,離港航班進跑道的時機,復飛的指揮,熟悉地面滑行路線,地面沖突的調配。
(五)優化完善設備和席位設置。平行雙跑道相關進近對設備沒有特別的要求,為加強五邊的監控,我們在兩個塔臺管制席位設置了監控位,加強了五邊間隔的監控,有效地避免了五邊切錯跑道的不正常情況。
(一)通過模擬仿真,預估保障能力。采用管制員工作負荷評估的方法,我們通過模擬機模擬對獨立起飛和相關進近的跑道容量進行了粗略的評估,通常情況下,管制員工作負荷達到80%的程度,跑道容量可以達到51架次/小時,能夠滿足日均800架次的運行需求,實施平行跑道獨立起飛和相關進近運行模式使總體運行效率和跑道容量有明顯提高。
(二)全面查找危險源,制定有效的應對方案,做好風險管控工作。采用獨立起飛和相關進近,毫無疑問,相對于隔離運行模式具有較高的風險性。隔離運行時,一條跑道主用于起飛,另一條跑道主用于降落,起飛和落地的航空器不會因使用跑道產生沖突,而采用平行雙跑道獨立起飛和相關進近,對于起飛的航空器,由于兩條跑道同時起飛,存在一定的風險,對于進近的航空器,除要考慮單跑道的尾流間隔,還要考慮兩條跑道之間航空器4公里的斜距,地面滑行較隔離運行也復雜得多。
(三)審時度勢,靈活選擇運行模式,提高整體運行效率。實施平行雙跑道獨立起飛和相關進近運行模式,雖然存在一定風險和難度,但我們在運行方案、培訓、協調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管制員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運行規律和難點,根據實際飛行流量,靈活選擇相應運行模式,繁忙時段,采用平行雙跑道獨立離場相關進近運行模式,空閑時段,采用隔離運行模式或單跑道運行模式。同時,根據航班所處停機坪的不同,在確保安全和順暢的前提下,采用就近跑道起降,大大縮短航空器飛行距離和滑行距離,為航空公司節省燃油和時間成本。
隨著西安咸陽機場航班量的持續快速增長,雙跑道混合運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空域結構、地面運行、運行標準等方面給機場整體運行的安全和順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一)空域結構
跑道容量主要受限于空側和地側兩個方面。在空側方面,機場周邊的空域條件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跑道運行模式的變化提高了機場通行能力,但受可用空域的限制,在高峰時段,進出港航班均會受到較大影響,機場的運行效率很難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空域的問題是制約西安咸陽機場跑道容量進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地面運行
在地側方面,跑道構型、滑行道布局和停機位分布情況直接影響跑道容量。由于機場滑行道設計的先天不足和機場東側滑行道尚未建成,沒有形成有效的回路,起飛和落地航空器的滑行路線、滑行時間都相對較長,在獨立離場相關進近兩種模式的運行情況下,地面滑行道的布局和數量并沒有變化,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而地面運行效率的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跑道容量,降低了機場的整體運行效率。
(三)運行標準
目視進近和目視間隔的運用對提高跑道的容量有著深遠的意義。由于目視間隔小于程序和雷達間隔,航空器駕駛員比管制員更能準確的保持被授予的最低間隔,最直接的得益是可以縮短五邊間隔和斜距間隔,避免不必要的復飛,對于加速航班流量,提高跑道通行能力,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根據預測,采用目視進近和目視間隔西安咸陽機場可以增加10-15%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