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家中鐵武漢電化局上海公司
淺析鐵路通信工程應用接入網技術
劉傳家
中鐵武漢電化局上海公司
鐵路技術一直都在以非常迅猛的速度發展進步,如何使鐵路通信網絡適應如今的鐵路發展是鐵路通信要研究的根本問題。其中,鐵路通信工程接入網技術是鐵路通信的基礎,要提升通信工程的整體水平就要從接入網技術著手。本文結合實際,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論述。
鐵路通信工程;接入網技術;工程應用的現狀;發展趨勢
在網絡信息化發展的今天,電信業務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很大程度上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鐵路通信技術不同于日常使用的電信等通信技術,因其本身使用環境的特殊性,要求在鐵路的通信工程是能夠滿足高速運行的特殊環境。鐵路通信工程的接入網同樣區別于一般的電信接入網技術,下面我將具體介紹鐵路通信的接入網技術。
現有的鐵路通信應用接入網技術在其接入的方式上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接入方式可以將接入網技術大致分為以下兩類:
1、有線接入網,它主要依托于基礎鐵路電信網和計算機網絡
如果將有線接入網技術再進行細致的劃分的話,那么有線接入網技術當中又涵蓋了兩種不同的類型。第一種是采用金屬線接入網技術,鐵路多采用ADSL技術,這種接入網技術的主要特點是:通過接入的用戶電纜來采集用戶信號,傳送承載信息,能夠滿足一定用戶要求,對大容量信息傳送的業務要求有帶寬不足的限制。有線接入網的第二種是光纖接入網技術(OAN),這種是以光纖為傳輸介質,利用光波傳載信號,實現光線路終端和業務節點兩者間的連接。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通信容量高于其他通信系統、質量高于其他技術,而且性能相對的比較穩定,有很高的防電磁干擾的性能、另一方面,就安全層面來說這種技術還擁有這較好的保密性。
2、另一種接入網技術就是無線接入網技術
這種技術特點簡而言之就是有著很強的適應性。無線接入網技術物理體現就是無線接入代替有線接入中的配線和引入線,可以分為兩種技術層面的接入方式:一種是固定無線接入方式,這種接入方式一般是有固定的接入點,而且其固定的接入點通常是單位或者車站這種固定設施地點。固定無線接入方式的組建方式一般情況采用的是光同步數字傳輸設備等通信技術。第二種無線接入技術方式是移動無線接入方式,這種技術很好地適應了鐵路網絡使用的特殊環境,區別于一般的通信技術,因為鐵路是在高速行駛當中的。在鐵路行駛過程中,無線接入網會隨著鐵路列車速度的提高而增加自己在通信網中所占的比重。無線接入系統通常作為列車調度系統和區間巡守執勤使用,是傳統無線列調的替代和地區通信網的一部分。無線接入網系統很好的集成了鐵路通信的特殊要求,通過加密基站密度也能很好的適應高速鐵路的高速切換要求。
3、混合接入網
這種技術是指接入網的傳輸介質采用光纖和同軸電纜混合組成的(HFC),是有線電視(CATV)和電話網結合的產物。適用于單向、模擬有線電視傳送。
1、落后的通信網建設
鐵路通信網是為鐵路運輸服務的專用網,鐵路通信網的特點是特有的服務性質以及運營機制,但是現階段而言,他的建設已經大大的落后于電信公網的建設發展進程了。原來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大環境下,既有鐵路通信網的多以電纜形式存在,需通過電氣化改造后,更換光纜傳輸網絡,增加鐵路無線網(GSM-R)建設。在當代特殊背景下(手機當道,固話退市),鐵路總公司為了更好地適應如今通信網發展的需要,正在加速鐵路通信網的數字化建設。主要的措施是傳輸通道全面實現光纖化,交換設備也要全面實行程控化,無線接入全面實現GSM-R體制,目前改造已經初見成效。新建鐵路基本上實現了全光網絡覆蓋,并逐漸形成環形保護網絡。但無線接入的多功能(智能)使用還有一段距離。
2、交換機升級困難、功能單一、傳輸容量小
通常接入網在實際的應用當中會存在交換機升級困難、功能單一、傳輸容量小的問題,這也是鐵路通信片面追求單一功能的使用要求決定的,但出現這種問題會直接導致接入網經濟效益的發揮受到不利影響。接入網的通信建設應該始終遵循“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則,否則接入網的優越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新線建設中應當盡量減少交換點,并延長交換機放號的范圍;減少交換網分級,采用星型和網型結構,對網絡結構進行優化,從而提高交換網的可靠性。在接入網建設項目中,不僅僅要解決傳輸以及用戶接口,還有交換機。
接入網技術主要的實際應用簡要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共線電話調度系統。調度電話總機、調度電話分機和相應配套的傳輸通道及其配套設備共同構成了鐵路調度電話系統。2、閉塞電話的使用。營業線的列車都有其各自特定的軌道,它們行駛的每段旅程、經過的每個點,每個需要停的站點、最后到的終點都需要進行報告。它主要采用磁石盤-磁石盤或共總盤-共分盤的實回線通信方式,由于在鐵路運輸作業中,直接與列車指揮和運行密切相關。目前隨著無線接入網的應用是列車調度系統另一個通信保障系統。
總體來講,鐵路接入網未來有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1、有限接入網的前景:多波長光網絡技術已得到迅速發展,可以為鐵路通信網絡的建設作出參考;光纖容量和光纖網絡傳輸技術對通話的實時性和列車控制系統的信息傳輸提供技術支持;數字網絡技術可以支持客運專線所必須的高速鐵路綜合調度系統。
2、無線接入網的前景:更為優良的移動通信系統可使人們在列車上能夠像在家里或辦公室一樣,極為方便的進行信息交換。而現有的CDMA和GSM-R技術都不能很好的達到目的,如在高速行駛中通話斷續、不支持視頻通話等。新一代網絡以軟交換為核心,采用開放、標準體系結構,能提供更為豐富業務通信。無線接入還需要更新更好更快的移動通信技術。
3、傳統接入網或單一接入網不能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多業務要求,單一網絡形式業務競爭力也較弱,多模式的接入,融合(電信、廣電、移動功能)三網的接入網絡才是發展的前景。
鐵路通信的發展離不開接入網技術的支持,因此,我們要加快接入網技術的建設以及優化,借鑒其他國家的相關先進技術,實現我國鐵路通信工程接入網建設的全面技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