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慶文吉林大學
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淺析
范慶文
吉林大學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國家和高校都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頭等大事來抓。各大高校也順應需求開設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將兩項課程整合,開展大學生綜合培養成為我們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利用整合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強大的心理素質是我們該解決的問題。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大學生注重鉆研科學文化知識,同時更要有在大是大非前表現出大學生的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和處變不驚、遇事不慌的強大心理素質①。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需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結合起來。本文將通過分析學生在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方面潛在或已存在的問題,進而詳細論述加強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同時,探究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方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用統一的思想道德規范和政治觀念對大學生施以有組織、有紀律、有計劃、有目的的影響,有助于解決社會矛盾,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推動大學生參與符合思想品德規范的社會實踐活動②。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社會思潮紛繁復雜,空前活躍,加上自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繁華與躁動,勢必對高校學生的思想認識形成一定的沖擊,因此意識形態工作開展并不順利,究其原因是高校素質教育忽略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該認識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需要結合心理健康教育③。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重視和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④,在學生的心里播種品德,開發學生的潛能,可以幫助有心理困擾的學生盡早擺脫心理障礙,增強他們的受挫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是塑造大學生正確的三觀的穩定基礎,也是培養學生道德素質的主要動力。心理健康的學生會知榮辱,講自愛,維護自己的人格,不損害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樹立遠大的理想,具備崇高的思想品德和愛國精神。
目前,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主要來自外部的社會、家庭和學校,集中表現在人際關系處理不當、恐懼就業和專業學習壓力等方面⑤。現在的大學生成長條件比較優越,很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惟我獨尊,沒有包容心,盲目追求自己的個性,偏激固執,有的學生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同學交流,沒有朋友,長期持續下去,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必須考慮自身的就業問題。很多學生因為缺少社會經驗,眼高手低,缺乏艱苦奮斗精神和來自家庭的影響,造成就業困難。有的學生工作時間不長就辭職了,因為他們不愿意接受上司和同事善意的批評,不能承受工作壓力。很多畢業生因為家庭不是很富裕,想找一份高薪工作改善生活,但是他們沒有工作經驗,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逐漸會產生自卑、焦躁和憂郁的情緒。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學生都會盡力考取各種外語、技術資格證書,例如英語四六級、托福和雅思、會計從業資格證、計算機登記證書等。很多高校把英語四六級證或者計算機二級證作為審核學生是否能順利獲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標準之一。很多大學生也都在盲目的考研或者考公務員,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生備考學習的壓力很大,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
(一)提高大學生的品德修養,滲透人格教育
全面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切實重視塑造大學生的人格,需要在提高大學生品德修養的同時,滲透人格教育,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優勢。在傳授思想政治教材知識的同時,開發學生的自覺性和潛能。將外部教化和開發自覺的內化過程相結合,培養他們的自覺意識。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完善他們的人格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現在很多大學生并不熱衷于環境保護工作,隨意踐踏花草,亂扔垃圾,因此學校需要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愛護花草和公物,從而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建設文明校園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優勢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互補,方能使其發揮最大的教育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建設國家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傾向于保持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互補二者之間的關系。引導大學生不斷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熱愛祖國,樹立遠大理想并為實現理想而努力,與此同時,要注重學生的人格培養,勸導學生學會包容,團結友愛,直面挫折,克服生活中的任何困難,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學習社會知識,積累社會經驗,為就業奠定基礎。
(三)教師要做好榜樣,采用啟發型教育
在學校,學生會以老師作為道德的標準,教師的美言美行才能引領學生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因此老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做好榜樣?!抖Y記》中說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教師必須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⑥。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與科學文化教育一樣,理應采用啟發型教育,將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啟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學生受到啟發教育以后,會自我反省,改變以往的不良習慣,從而保持健康的心理,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身的修養,樹立愛國精神和崇高的理想。
綜上所述,整合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需要;是開展高校進行高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進步發展的需要,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為中心,同時提高大學生品德修養,并滲透人格教育,互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教師要為學生做好榜樣,采用啟發型教育,促使學生自覺地形成高尚的品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注釋:
①高明慧.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
②馬苒苒.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研究[D].大慶:大慶石油學院,2009
③王銀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學,2011
④楊伏安.淺論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資訊,2008
⑤楊金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⑥董清剛,皇甫傳杰.談傳統文化對學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0(132)
[1]嚴寒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J].學園,2014(26)
[2]鄭翔.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思考[N].社會科學版,2014(2)
[3]王萬軍,苑勇寬.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教育與職業,2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