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翔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淺析
李惠翔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職業特色突出,實踐要求較高的專業,而高職英語教育的本身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實用型的英語技能。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設計和選擇。因此,筆者認為要結合高職英語教育的特點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需要設計并制定符合高職學生情況的教學內容。
旅游管理;高職;英語教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隨著我市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不斷深入,天津這座魅力之城正在煥發勃勃生機。國內游和入境游“兩輪驅動”,觀光、會展、休閑“三位一體”發展的大旅游產業格局在天津已經基本形成。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既有較強的專業動手能力,又有較高的專業英語水平的旅游相關的基層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要結合高職英語教育的特點和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需要設計并制定符合高職學生情況的教學內容。
(一)高職英語教育具有高等英語教育與職業英語教育的雙重屬性
高職英語教育是具有職業英語教育特征的高等英語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英語課程內容應該是面向就業的,要具有明顯的職業特征,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專業英語知識和相應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在注重實用技能培養的同時,高職英語教育是職業英語教育中的高層次,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比中等職業的英語教育高一層次,是納入高等教育序列的。
(二)高職英語教育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有別于普通高等教育
高職英語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及教學計劃區別于普通院校,它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為培養目標,在教學內容中需要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它旨在培養實用性高、針對性強、帶有明顯職業需要的較高水平的專業人才。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注重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處理職業相關的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
(三)高職英語教育中的英語教學是職業英語教育
高等教育中的英語教學可以劃分為職業英語和學術英語兩大類。職業英語教育是根據實際行業需求和學生專業特點,強調專門用途的英語教學,旨在培養能夠在特定的職業范圍使用英語的專門人才;而學術英語旨在培養外國語言文學工作者。
高等職業教育包括普通本科院校的二級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獨立設置的職業技術學院和成人高校。這些高職院校伴隨著高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就其教學而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在專業建設上仍比較模糊,習慣于將高職教育等同于普通本科教育。表現在教學計劃的制定中,課程設置基本照搬本科院校的名稱,教材也基本選用本科院校相關教材,實驗實訓缺乏創新和實用精神。這樣一來,就體現不出高職教育突出技術應用能力和技能培養的特色。
(二)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著理論知識強,但動手能力弱,所學技能不社會發展相脫節,實踐技能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行業企業發展的需求速度。
(一)教學內容要聚焦旅游管理專業特點,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要
高職旅游專業英語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英語基礎知識,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在相關情景下實際使用英語語言的技能,特別是使用英語進行處理職業相關的日常和涉外業務活動的能力。基于上述培養目標,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在設計英語教學內容時應對旅游管理專業所面向的相關職業崗位群進行廣泛和深入的調查,作到對自己培養的人才所應具備的專業英語知識了如指掌,明確旅游相關行業企業的需求變化并能根據變化對所授課程進行適當調整,以此主動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要。
(二)以“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引領英語教學內容的設計
教師是教育之本,是設計旅游管理專業英語教學內容的組織者、指導者、管理者,是打造旅游管理專業英語特色、培養“旅游業需求”的職業型技術人才的保證。高職院校可選派擔任旅游專業英語教學任務的英語教師定期到高星級旅游參加定崗實踐,或定期不定期與旅游開展專業英語培訓,以提高英語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加深與企業的溝通合作,使英語教師真正具備旅游專業“雙師型”的從業素質,以保證專業英語教學內容設計的高質量。
(三)英語教學內容設計要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在英語教學內容的設計中,要把握好英語基礎課程教學與專業英語課教學的比例。基礎課要以適用為目的,在夯實學生英語基礎的同時,要注意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英語課教學要體現針對性、應用性和實用性原則,加強實踐環節,突出旅游專業英語的特色。
(四)要優化英語課程結構,建立“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
因為高職英語教育要求實踐應用能力較高,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英語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要盡一切可能創造條件引導學生以崗位需要為前提,在實踐中學習應用英語知識。同時,高職院校應淡化課程意識,按學生應具有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結構作為英語課程整合和重組的原則,以英語基礎知識與旅游管理專業英語知識相結合的原則為平臺,以旅游業崗位群所需專業英語知識制定多個模塊,構建以崗位能力培養、職業素質提高、英語能力提升為教學主線的動態的“平臺+模快”課程體系。通過旅游業需求的變化對相應模塊進行調整和更新,達到優化英語課程結構的目的。
綜上所述,培養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旅游業復合型專業人才是我國開放經濟迅猛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市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為了適應這一趨勢,在一個相對較短的周期內,打造出高層次、直接服務于旅游業一線崗位的優秀人才,英語教學內容的合理選擇事關重要。
[1]包世紅.基于行為導向教學法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職業圈,2007
[2]李海燕.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中的應用.希望月報,2007
[3]鮑正洲.施之以法,教會學習—淺談英語學法指導.中學外語教與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