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范士遷吉林省德惠市升陽中心小學
論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
劉穎,范士遷
吉林省德惠市升陽中心小學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我國各類學校,甚至在幼兒園內都已經開始普及英語教育,到目前為止,英語學習已成為教育教學的一種習慣。英語已經逐漸被大眾廣泛使用,這也暴漏出當前英語教學中學習與實踐相脫節的詬病,而如何將英語運用到關鍵位置仍是我們需要討論的課題。本文詳細介紹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總結了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為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英語課
當前小學英語學習大多采用背誦記憶和選擇問答的考核辦法,這讓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并不感冒,這也證明了英語教學改革已有了明顯的成效。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僅僅靠簡化學習內容是不夠的,如何營造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優化教學方法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因此,本文提出對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挑戰的研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將英語納入到小學教育就如同將英語作為第二母語來學習,這必然需要英語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與小學生的生理和心里需求相適應。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目標首先是要捕獲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情,在小小心靈中樹立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其次是要在英語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語感、語音、語調和句型的基礎把握,使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為未來的英語攀登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英語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內容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
第一,英語教學的教材及課堂互動知識應以學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為依據,如My self,My family,My school和周圍環境。這些語言教學內容的安排應由近及遠、由小到大、由簡到繁、逐漸展開。第二,教學中所呈現的內容要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第三,教學取材要具有真實性和實用性,經過課堂學習,將知識運用到表達中,又在表達中挖掘知識的新內涵,不斷實踐,將學習與運用結合起來。
2、語言功能、結構、話題、任務有機結合
第一,英語教材中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話題核心,這也給英語學習主線的確定提供了有利的參考,給任務教學活動提供發揮的空間,將語言功能的學習融入到教學內容的布置中,提升教學的效率。第二,通過視、聽、說、玩、唱、畫、游、讀、寫、譯等饒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的英語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增大英語知識的課堂容量,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實現了對“習得”與“學得”的有效結合,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和閱讀語感。第三,英語教學材料可以說是多種多樣,適當的將英語材料應用到課堂上,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親密度,如聲像類材料,學生可以聽讀、模仿,教師可以根據聲像材料整理出相應的練習題,方便同學們對材料的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可以針對學生的某項特長進行重點培養,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3、教學方法多樣,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一,教學方法可以說是種類繁多,有些人喜歡將某一種教學方法發揮到極致,而有些人則喜歡集百家之所長;而七彩漆混合容易,分離則很難。當前主要的教學方法有:情景法、視聽法、直接法、結構法、功能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浸法、折衷法、綜合法等,只要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都可以采納。第二,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第三,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手、腦、口、耳、眼、肢、體并用,靜態、動態結合,基本功操練與自由練習結合,單項和綜合練習結合。
4、開創多彩的課程任務,激活學生的思維
第一,任務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來制定教學計劃,開展課堂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指導,用最短的時間實現對既定內容的學習,確保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運用英語的能力。第二,以分組的形式,開展集體活動,將課程任務分配給學生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實現知識整理和學習,小組間進行問題交流和學習互動,讓學生的主動學習能量爆發出來,拓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第三,課堂任務教學互動中的道具布置,可以依據內容和分組的不同來確定擺放方式,如秧田式、半圓式、全圓、雙圓式等,以便營造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
1、當務之急是抓緊培訓師資
英語學習如火如荼,而英語教師依然匱乏,英語教師的需求與供給的不對稱性,嚴重制約了英語教學的發展。2001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在全國三年級的教學計劃中加入了英語課,一個年級就增加有500萬名學生;隨著后續鄉鎮教學的推進,四個年級新增的學生可達數千萬人,幾十萬的教師需求缺口無法得到妥善解決。其實,培訓小學英語教師的任務由中等師范學校承擔最為妥當,而當前的學校招收條件卻限定在本科類師范院校,這很容造成教與學的錯位。很多學校開展了應急培訓機制,擴大了對英語教師隊伍的培養,而忽略了英語教學的真正意義,造成后續的英語教學效果依然不理想,因此,小學英語教師的培養需要更注重人文氣質,而不僅僅停留在一時的集訓。
2、加強小學英語教材建設
小學英語課程制訂以前,我國已有了幾十套小學英語課本。這些教材主要是我們自己編寫的國內版本、直采用國外的版本和合資版本這三類。我們自己自編的教材還是比較符合國內的教學形式的,但是教學方法上不是很靈活,語言組織也不夠嚴謹、自然;引進的教材語言材料較真實、自然,方法也較靈活,但是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一般都偏難了,無論是語言還是理解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直接反映了中國英語文化的貧乏;中外人士根據課程要求合作編寫的教材可以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既保證語言地道、方法靈活、趣味性較強,又能比較符合我國教學實際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
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特點研究過程中,要根據我國的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對各個地區實行不同的教材編寫,并注意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不符合小學英語教學特點的實際情況,對這些情況所引發的挑戰性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并對小學英語教學方式的多樣化、趣味化進行不斷的的完善,進而有效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
[1]劉道義.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課面臨的挑戰[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7:36-38.
[2]孫華,傅延帥.小學英語教學中心理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