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義敏
松原市教育局
淺談中小學德育教育困境及對策
曲義敏
松原市教育局
中小學作為培養學生德育教育的基礎重點教育機構,對中小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每位家長和教師教育的重點。現如今,在提高中小學生整體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首先就要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隨著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斷推進,中小學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困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正確面對其存在的困境,然后找出相應的對策,才會將我們的教育事業推向更高峰。
中小學;德育教育;困境;對策
近些年來,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各項事業的建設成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教育事業取得的顯著成果更加明顯。當下,新課改的提出對于中小學教育教學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教師要想在改革的浪潮中成為真正的弄潮兒并發揮教師真正的教育主導作用,首先就要做好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但自從我國實施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以來,每個家庭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獨生子女都會健康成長,但是仍有一部分在成長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對此,文章針對中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另外也給出了幾點解決對策。具體分析如下:
現如今,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他們在父母的眼里就是小公主、小皇帝,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正因如此,這促使很多孩子他們的道德取向錯位。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攀比心理很強,甚至與同學、老師、家長、親人朋友之間沒有誠信;而且集體主義淡化、缺少團隊合作精神,經常出現結拜兄弟、姐妹之風盛行。同時,他們心理素質極其脆弱。當受到家長與老師的批評之后,就會逃學,有的學生甚至離家出走、自殺等。以上這些問題為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讓每位教育工作者感到了德育教育是任重而道遠。
1、教育教學中,忽視德育存在
大家都知道,在提高整體素質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但在現實過程中,在提高教學質量與德育教育發生沖突的時候,大多數教師都會看重抓教學質量。有的時候,很多教師受到評職稱的影響,認為評先進職稱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業績,所以很多老師把分數看成了是命根子。在中考或高考過程中,從學校高級領導到每一位教師,再到每一位家長,他們甚至都聯合起來舞弊徇私,這也充分說明注重是分數成績,忽視了德育教育。
2、缺乏完善的德育教育評價機制
在中小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綜合評價中,對于教育教學管理、考勤、衛生以及教學質量等一些工作,都有一個完善的考核評價標準細則,而這些完全都可以通過打分的情況來體現出來。但德育教育是伴隨著學校的校風和學風上體現出來的,它是潛移默化的。在綜合考核評價中,不是說把學校的道德規范背誦的滾瓜爛熟,就能反映德育工作取得的成果;同時,考核評價中只查有無德育制度,也體現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好壞。可見,根本就沒能達到德育工作的評定與督促激勵作用。
3、道德教育的形式較為生硬
在學校的道德教育中,常見的方式是校長或政教主任講話,請先進人物作事跡報告,召開主題班會,班主任找學生談心,刊出黑板報等等,這些形式并非一無可取之處,但大部分孩子特別是小學生不愿意接受這種說教的方式,這就很難將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實踐及道德行為。
4、道德教育注重表演的東西太多
我們每學期都要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除了主題活動之外,還有一些如:輝煌六十年,民主精神月活動,義務植樹,學雷鋒活動,廉政文化進校園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挺好,但迫于主題多,任務重,有時候自然而然表現為應付,演變成一種表演。
1、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對孩子進行道德素質教育絕不能忽視家庭教育這一陣地,家庭環境如何直接決定和影響著為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孩子是父母珍貴的財富,當得到他時,就意味著接受擔負、哺育的責任。在友好和諧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般都健康活潑,好學上進,能夠很好的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生活,更容易接受教育,促進良好觀念和個性的發展。
2、學校教育
學校要加強的陣地環境建設,為學生塑造良好的校園文化。一定形態的校園文化必然對學生產生一定方向的引導,這就是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就是在具體的環境和條件下,推動學生為長成社會需要的人才而努力,把具體的奮斗目標、人生追求、信條和行為準則、內化成為師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優秀的校園文化是成長于其中的學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學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道德品質得到熏陶、得到升華。
3、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是指有意識地培養人,有益于人的身心發展的各種社會活動。有關中小學生社會教育機構包括少難宮、少年之家、兒童公元、兒童影院、兒童閱覽室等。這些專門組織的社會教育機構旨在彌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足。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也要充分利用社會組織提供的基礎設施,對學生長期的進行道德教育。
從本文的描述中不難看出,中小學要想提高整體綜合素質教育,發展德育教育工作優先。作為我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將德育教育放在首要的工作位置,同時更要認清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問題并要放下包袱,開動腦筋,在教育改革浪潮中,要與時俱進,更要不斷地探尋出多種解決方案。是的,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的發展,而發展教育一定要將德育優先。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只要我們全體教師狠抓德育工作,對每個孩子以一顆仁愛之心,德育教育必定會開出“愛之花”,結出“善之果”。
[1]袁益強.高等職業學院教師素質要素探索[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楊金國,薛艷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失范行為透析及控制對策[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3]孫雷.素質教育下的新概念的輸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4]張蓓.教師素質和能力略論[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8期
[5]梅艷玲,李鵬程.教師人格面對社會轉型的挑戰[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6年02期
[6]王飛龍.思想道德建設與高等教育的使命[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