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涵 (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 730000)
從唐卡藝術中的色彩表現看甘肅藏民族的色彩喜好
屈子涵 (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 730000)
甘肅的藏民族信仰佛教,而唐卡是一種常見的佛教藝術品,它形象逼真,色彩絢麗,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唐卡作品用色十分講究,此外天然的紅、黃、藍、綠、白五色在作品中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象征寓意,久而久之這些常用色也成了甘肅藏民族日常生活中鐘愛的顏色,蘊涵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唐卡;顏色;藏民族
項目編號:2014B-053《甘肅省少數民族色彩風俗研究》,2014年度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階段性成果。
甘肅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西北大省,境內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處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常年氣溫較低,孕育著34萬藏族同胞,他們和我國其他地區的藏族一樣,都是虔誠的佛教徒,自咿呀學語之時起就開始在家人的引導下念咒子,誠心祈禱膜拜,因此藏傳佛教是伴隨他們一生的最高信仰,說起藏傳佛教不得不提的就是唐卡。
所謂唐卡就是用各色的綢緞經手工裝裱后的卷軸畫,一般懸掛在室內,由信奉者供奉的一種宗教藝術品。唐卡的品種和質地多樣,常見的是在布面和紙面上進行繪畫創作,也有一些唐卡作品是用刺繡、織錦等手法制作。唐卡繪制的圖案形象逼真,色彩絢麗,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流露出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郁的宗教色彩,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被世人視為藝術珍寶。唐卡的制作用色講究,選用的顏料都是學徒跟師父用口傳心授的傳統方式傳承,畫面上全部采用的是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青金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中提取加工而成的天然色料,并且與一定比例的動物膠和牛膽汁充分攪拌融合,使得完成的唐卡作品能夠經得起歲月的考驗,經歷千百年之后依然色澤鮮艷,畫面栩栩如生。
甘肅境內的藏族唐卡藝術作品,主要有黃、藍、紅、綠、白五種基本色,畫師們常把其中的黃、藍、紅、綠四色稱為顏色之父,而白色為顏色之母。在繪制過程中的調色主要是通過對基本五色中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天然色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實現畫面中豐富的色彩變化。由于流傳世間的唐卡作品中大多以佛教故事或人物為題材,因此常用的五種基本色在佛教典籍文化中有著重要的代表意義。由于甘肅甘南自治州的藏族信奉佛教,走進藏區,用基本五色裝飾的寺廟、家居隨處可見,因此唐卡藝術作品中的基本五色也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偏愛的顏色。
黃色代表增業(增益福壽財富)。佛教中全身金黃色的寶生如來代表南方。藏戲中戴黃色面具的角色一般代表高僧大德。此外佛教尊者宗喀巴大師為了佛法的興盛,將原來僧眾配戴的紅色僧帽改為黃色,創立了格魯派,此派僧侶所著袈裟和僧幅都是黃色。因此黃色是最富有的象征,也是佛教專用特性的顏色,它代表了某種固定的身份,具有典型的符號意義。《集寶王》中有:“黃色能增福壽,長富祿”之說。
藍色代表空性(是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真實本性),是天空的顏色,也是法身金剛持、普賢菩薩和不動如來的身色。佛教中藍色身的不動如來佛代表中間位。在藏戲中藍色的面具特指獵人,能最大限度的表現出憤怒金剛和護法神的法力、威嚴和氣質,因此藏傳佛教中將藍色視為最高貴的顏色。
紅色代表懷業(懷柔調伏神天人鬼,以得到他人的尊重與敬愛),佛教中周身紅色的阿彌陀佛代表西方。懷業之神馬頭明王和作明佛母也全身皆為紅色。藏戲中戴深紅色面具代表國王,淺紅色面具代表臣相,因此紅色是權勢的象征。《制服萬物祈禱經》中記載:“為懷業獲得成功,可將祈禱經文寫于紅色綾綢上,掛在戶外,讓其在風中飄揚。當祈禱經依次念誦觀修時,自諸佛菩薩的胸間放射出一束束紅色光輝,吸收萬物之安樂于自己。”
綠色代表誅業(摧伏或者誅殺怨仇和魔怪),佛教中全身綠色的不空成就如來代表北方。藏戲中綠色面具代表女性,象征著溫順。龍樹菩薩在21度母畫法中稱:“綠色身色屬誅業”;米旁大師所著《文殊羯磨集》中記載:“威猛之墨綠色能制伏夜叉,戰勝四方之敵”。
白色代表息業(熄滅疾病邪魔和危難),佛教中全身白色的金剛薩埵尊代表東方。藏戲中白色面具特指男性。龍樹菩薩在五度母的畫法中寫道:“白皙膚色可平息衰敗,能使諸息業均獲成功”。此外白色還意味著慈悲和未染輪回之污垢,《觀音菩薩禮贊》中道:“純潔無疵身潔白,白凈的肌膚亦象征慈悲的本色,諸佛菩薩之慈悲共性猶如陽光照耀雪山一般”。
甘肅甘南自治州的藏族偏愛黃、藍、紅、綠、白五色,不僅因為它們在佛教文化中有深刻的涵義,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蘊涵著美好的寓意。
黃色象征大地,是藏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根本之地。黃色象征黃金,代表著興旺富足,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此外黃色是黃教的象征色,其中的宗教用品、高僧、活佛都會用黃色來代表身份和地位,因此藏區的普通出家人和俗人是不能使用黃色的。
藍色代表天空,無邊無際的天空象征著平靜、忠誠、堅貞和永恒,具有鮮明的民族代表性。同時在以宗教為題材的唐卡作品中用藍色表現各種憤怒神和護法神,代表著安定,因此藏族特色的門簾、帳篷上的吉祥圖案多以藍色為主,以期盼生活的吉祥與富足。
紅色代表火和太陽,因此藏族人認為火用自身的光芒照耀著人間,帶給人們希望和光明,同時也是國家、種族和家庭世代繁榮的標志。生活在甘肅的藏民認為在臉上涂上赭紅色可以避免鬼的侵犯,久而久之人們不再往臉上涂紅色,而是在藏式建筑中保留了下來。
綠色代表植物和水,象征著希望、生機盎然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為只有草場的植被茂盛,溪水潺潺的時候,牲畜才能茁壯成長,他們的生活才能富足美滿,因此綠色也是藏族人偏愛的顏色之一。
白色代表白云,是勝利的象征。原始時期的藏區,戰爭凱旋之時,會在棲息地的巖壁或樹干上用白泥劃上一道道白線白點以示慶祝,藏區新年點白點的習俗即來源于此。高壽老人本命年時會特意穿一件繪有日月圖案的白色上衣,以示吉祥。
由此可見,居住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對色彩的偏愛與他們終生信仰的宗教是分不開的,正因為如此造就了藏族獨特的民族氣質,而他們悠久的宗教信仰文化煉就了他們勇敢無畏,堅忍不拔的精神。我們通過唐卡藝術中色彩的展現有助于我們將藏族的傳統特色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從古至今一直頑強生活的民族。
[1]余思慧.藏族色彩藝術的外延和內涵研究[J].裝飾,2007(11).
[2]徐阿俏.唐卡藝術的裝飾特征和形式審美研究[J].設計,2015(04).
[3]田雋.試論具有藏族特色色彩體系的建構問題[D].浙江理工大學,2010.
[4]陳強.崇尚自然色與自然補色的藏族民間色彩運用[J].社科縱橫,2007(06).
屈子涵,講師,碩士,蘭州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教師,甘肅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