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慶 (安徽大學 230000)
傳統文化是民營博物館的重要支撐
——從天寶雙遺文化園項目的建設說起
周慶慶 (安徽大學 230000)
隨著經濟的發展,博物館已經成為第二學習課堂。博物館的建筑風格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建筑師們擁有全新的概念和視角。以天寶雙遺文化園為例,從項目定位、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文化傳統等多方面的分析,依托當地的傳統文化,博物館將滿足人們的多方面的需求。
傳統文化;博物館;建筑設計
現今,博物館在人們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館所舉辦的活動已經滲透到經濟、文化、旅游等各個領域。由文化部發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實施行的《博物館管理辦法》第一章第二條稱:博物館是指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經過文物行政部門審核、相關行政部門批準許可取得法人資格,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
由此可見,博物館特有的傳播方式,要求博物館的建筑必須滿足文物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社會教育等諸多功能。能體現時代性格,成為地標性的景觀建筑是重要考量之一。當今公共設施的形式越來越趨向多元化,這種意圖在博物館的設計方案中也表現得非常突出,設計師們發揮大膽的聯想,將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對自然界的想象與博物館的建筑設計聯系在一起,創造出符合時代文化需求的建筑形式和風格,淮南市天寶雙遺文化園項目就是個成功的例子。
2013年淮南市開始規劃八公山“漢街”工程。其主題思想是提升城市品位、重塑城市功能、傳承千年文化、加快振興文化產業。規劃構思遵循依山就勢,因水而動,軸線對稱,陰陽相調,亦莊亦諧,亦文亦商,文商交融,世界大同的理念。在規劃構思上以城為型、文化為神、體驗為主、以人為本。塑造一個形神兼備、特色鮮明、樂在其中的大漢城。在這樣的大主題下,其中,位于八公山區丁山路規劃區內的淮南天寶雙遺文化園就有了非常明確的項目定位:以壽州窯和紫金硯為核心內容,因地制宜、中式風格,整體簡約,局部復古,兼顧文物及藝術品展示和傳統技藝傳承基地的特點。
博物館如同其他建筑一樣,都是在客觀環境下生存和發展,代表了一定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理環境和周邊設施,對于建造博物館來說,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設計師把博物館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風景線。天寶雙遺文化園是在設計上體現了這一理念的園林式博物館。八公山位于淮水之濱,南依肥水,地處亞熱帶溫暖過渡帶,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特別山中的孫家花園保護措施得力,植被茂盛,千年古樹隨處可見。構成了花與草、魚與水、鳥與林、建筑與人文相互輝映的一幅幅美妙的景像。天寶雙遺文化園博物館就坐落在八公山景區的入口處,置身于園中,一種超然忘我的情懷油然而生。
博物館是人類展示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窗口,人們可以通過參觀博物館,了解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設計師們在設計、建造博物館的同時,會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促進其協調發展。“山孕玉而生輝,水懷珠而川媚”。八公山是聞名天下豆腐的發源地和“肥水之戰”的古戰場,人文景觀獨具魅力。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伯樂相馬等成語故事和眾多神話都在此誕生。雙遺文化園以其獨有的傳統文化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是以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壽州窯”“紫金硯”傳統制作技藝的保護研究、創新發展、收藏展示為主題,集陶藝和硯臺制作、地方文化傳承交流、文博院館、科教文化為一體的人文景觀。
中華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國傳統建筑植根于中國傳統的文化之中。有的人主張放棄傳統,借鑒西方的建筑個性形象。這對于建筑師來說,任何形式的創新都必須服從內容的需要,傳統文化和傳統建筑無窮魅力為設計師提供了無限的創作空間。繼承和發展也是一份責任。園林在中國古典建筑中占有很重要作用,在這里,環境與歷史、建筑與人文、景觀與技藝相映成輝,借用傳統園林設計手法,就地取材,用“國家地質公園”八公山的不同石種、姿態迥異的觀賞象形石,置于于一園,曲徑相連,以古樹名木、亭臺樓閣點綴,古典的本土建筑,園林式的環境景觀,游步道蜿蜒其間,傳統文化和歷史景觀盡顯眼前。以小見大,可以領略八公山億萬年所形成的地質奇觀的縮影。
現在的博物館了除了滿足人們收藏、研究、教育的功能。設計師規劃、設計一座博物館的時候,在發掘博物館展藏內容的文化積淀的同時,更加注重參觀者的精神需求,讓更多的人參與博物館的活動,成為博物館的主題。更加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博物館設計者的主流思想。在文化園體驗觀光區內,按照古壽州窯型制復建一座“丁山老窯坊”,營造古代窯場的生產場景。通過靜態陳列+體驗性互動的方式,使人們在欣賞傳統生產工藝的氛圍中認知其文化內涵和技藝價值,彰顯千年文化的魅力,體驗穿越時空的感覺,傳承文化精華的經脈,分享勞動智慧的結晶。每個人都可以現場學習制作壽州窯陶瓷,親手把玩八公山瓷土,感受土與火的魅力,體驗終身難忘的特別感受。在紫金硯石陳列館、天寶閣藏品館、八公山巖石標本展示區組成的交流展示觀光區,用全國名貴石種紫金石所制作的紫金硯,色彩豐富,花紋華美、質地細膩,集 “下墨、潤澤、質堅”三美于一身優良品質,堪稱一絕,并由省級傳承人在現場展示制作硯石的全過程,感受紫金硯石那神奇的藝術升華。
現代博物館不管是公辦還是民營,其設計不僅要注重環境、功能、藝術、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還要綜合考慮參觀體驗者的諸多實際需求,既注重博物館建設功能的普遍性,也要注重地域特色的特殊性。隨著經濟文化和社會需求的增長,博物館也會更加符合時代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需求。依托當地的人文特色、自然特色、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為參觀體驗者創造意想不到驚喜,使之得到不一樣文化的熏陶。
[1]王宏鈞.中國博物館學基礎[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劉舜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視野下的博物館功能定位[J].學理論,2014(10).
[3]北京市數字化博物館可持續發展課題組.北京市數字化博物館可持續發展機制研究報告 [J].數字化圖書館論壇,2010(01).
[4]王云霞,胡姍辰.理想與現實之間生態博物館法律地位的尷尬[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4(06).
周慶慶,安徽大學 文物及博物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