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凡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333001)
場景陶瓷雕塑中對構圖的多元探索
肖 凡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 333001)
場景陶瓷雕塑是一種以雕塑物件的形體構造為基礎,輔以色彩、光澤、肌理、紋飾等,相互作用集于一身的造型語言。從而體會場景陶瓷雕塑這一特殊的語言。對于場景陶瓷雕塑構圖的多元探索,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以表達方式上的創新而進行蛻變的。因此借鑒行為藝術的表達方式而進行探討其構圖的多元化可能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場景陶瓷雕塑;構圖;構圖形式
對于藝術創作而言,付諸實踐是最終的目的。于場景陶瓷雕塑的創作而言,實踐并不僅僅局限于這一點,對于場景陶瓷雕塑構圖的多元探索,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以表達方式上的創新而進行蛻變的。因此借鑒行為藝術的表達方式而進行探討其構圖的多元化可能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場景陶瓷雕塑是一種以雕塑物件的形體構造為基礎,輔以色彩、光澤、肌理、紋飾等,相互作用集于一身的造型語言。縱觀現代陶藝的發展,盡管不同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源于材料、以材料為表現主體的物質決定論始終沒有改變。從現代陶藝的開端走到今天,無論是在何種藝術思潮的影響下,它都是在以材料為媒介來表達陶藝家的藝術感受。所以,工藝材料對場景陶瓷雕塑構圖的影響我們是無法忽視的。
1.復制的力量——模具成型
陶瓷雕塑的成型工藝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成型工藝對藝術造型的制約也是不同的。成型工藝分為直接成型和間接成型兩大種方法,直接成型就是手工成型,間接成型便是模具成型了。如果雕塑作品不需要大批量生產,亦或雕塑造型本身不需要翻模,純屬單件性藝術品,便可采用手工成型的方法,不需要考慮翻模的成功率,并能保證該藝術品的獨特性。手工成型的方法唯一要求就是陶瓷雕塑的個體不能過于龐大。作者能夠熟悉掌握泥料的性能,并且能夠把握整個陶瓷雕塑的整體造型;而所謂模具成型就是將已經成型的雕塑原型,翻制出石膏模具,再將具有流動性的泥料或具有可塑性陶瓷泥料放入模具內,使它們附著在內壁上,直到泥料適當脫水凝固形成一定硬度和厚度之后再打開模具,脫模之后便成了空心的雕塑形體坯胎。現在的模具的制作材料一般采用石膏。而模具成型又可分為注漿成型、印坯成型、旋壓成型和壓制成型。旋壓成型和壓制成型主要用于現代化工業流水線生產和瓷磚生,我們的陶瓷雕塑行業主要運用的是注漿成型和印坯成型。
熟練并掌握陶瓷雕塑的成型技術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原型本身的塑造,還決定著可成型性和成型以后是否能夠達到預期藝術效果等問題。例如,模具成型時,原型的塑造就必須考慮到是否能夠順利地開模、脫模,以及后期是否符合燒成制度等因素。
2.豐富的裝飾手法對構圖的影響
陶瓷雕塑的裝飾以及該物品的用途、造型和社會審美取向,都有著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聯系。對陶瓷雕塑進行藝術加工的重要手段就是裝飾。它不僅可以從細節體現該物品的價值,更對豐富文化生活有著非常積極有效的作用。
(1)泥的不同利用所產生的效果
藝術家將泥土和水通過不同的比例混合,運用不同的表現技法如拈、壓、擠、刻、揉、卷、模具印制等,在粘土表面有意識地做出有組織的紋理,使陶瓷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和觸覺質感,這種客觀的形態構成了藝術作品的物質載體。
對泥性的探索也是對陶瓷雕塑裝飾手法中肌理的探索的重要部分——水和土的比例直接影響到泥性。水在泥中的比例較多時便成泥漿,可運用潑、濺等手法改變或形成泥漿的肌理;水少時不可揉和,易形成干燥龜裂的紋理;水適中則泥的可塑性變強,可通過擠、壓、卷等手法得到需要的肌理,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分蒸發減少,形成了不同的肌理。豐富的陶瓷肌理質感如柔軟、光滑、堅硬、粗獷、輕松等,在場景陶瓷雕塑創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2)釉所帶來的豐富性
陶瓷雕塑和以其他材料完成的雕塑作品在色彩上是有很大差異的。陶瓷材料的工藝特性決定了陶瓷雕塑的釉色是成為一種可以表達思想的裝飾手法之一陶瓷雕塑的裝飾色彩可謂不計其數,其釉色呈現的色彩、特性各不相同,各種不同的釉色所能產生的藝術效果也是極其不同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新材料的開發和運用又會產生新的釉色裝飾,極大的豐富了陶瓷雕塑的色彩語言。
但這種魅力具有很強的工藝性,對釉的性質的了解直接影響著場景雕塑的作品,對施釉、加彩、燒成工藝的掌握,釉色能否達到其預期效果都是陶瓷雕塑的關鍵所在。尤其在施釉上,利用坯體很強的吸水性,將潑、滴、旋、蕩、刮、堆、點、水沖、干裂等方法結合起來,可以充分給釉色自由發揮的機會。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講,陶瓷雕塑的色彩對工藝有很高的要求。陶瓷材料的特性使學習和掌握這種極強的工藝特征和復雜的制作過程成為陶瓷雕塑制作最最基礎的一步,在陶瓷雕塑的制作中起到了奠基石一般的作用。
3.燒成的不確定性對構圖的影響
作為雕塑藝術的傳統物質材料中的一種,陶瓷有其獨特的材料特質的。它的燒成是在復雜的技術過程中實現的,這個過程既導致了不可預測的藝術效果,同時它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陶瓷藝術的表現和自由展開。這種材料特質決定了它作為傳統雕塑材料構成作品的規模和空間體量的局限性。
藝術與技術一般使不可分割的,藝術往往會受到技術的限制,在創作的過程中長期處于瓶頸,無法進行突破和發展。而技術的可能性就是通過以技術的形態存在于作品中。藝術家為了追求更貼合自己作品表達的效果,解決技術限制上的難題,想盡辦法燒制作品,這些作品可能在技術難度上是一般人甚至是圈內人都無法想像的。
所以,縱觀整個現代陶藝發展的歷程,盡管不同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表現形式上的多種多樣,但是以材料為表現的根本的物質決定論始終沒有發生改變。通過對影響場景陶瓷雕塑構圖的模具成型、泥的不同利用、釉的豐富性和燒成的主要工藝進行研究,而發現工藝材料對場景陶瓷雕塑構圖的影響我們是無法忽視的。
構圖是視覺藝術外部經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對于作品中所包含的各原素有著組織、統率的作用。藝術創作的章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構圖,構圖在視覺表現張力上也有重要的作用。從構圖的視覺理論角度分析場景陶瓷雕塑的科學性,即從場景陶瓷雕塑的作品的邏輯和其所包含的各原素組織大方向方面探討內容表現的準確性。
構圖是場景陶瓷雕塑進行敘述表達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傳達敘事、渲染氣氛和提供情緒闡釋的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場景陶瓷雕塑的創作中,構圖是表達思想感情并獲得藝術美感的重要手段。一個好的作品和構圖是密切相關的。從審美心理出發研究場景陶瓷雕塑的構圖表達準確性,即從作品表現出的氣氛,所運用的烘托方式,和對觀眾所產生的心理互動方面探討作品對觀眾感知所產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