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一夢臨沂大學教育學院
強化對民生的刑法保護之我見
于晨一夢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
民生不僅僅與社會經濟相關,還與政治法律關系密切,采取措施保護民生、改善民生能夠促進社會進步,也利于穩定政局。新的時代背景下,民生刑法應有所轉變,本文將簡要介紹民生刑法的內涵,簡要說明民生刑法的保護現狀,并探討民生刑法保護措施,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民生問題,為國家穩定做貢獻。
民生刑法;保護措施;合理化建議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各項社會管理政策日趨完善,民生作為公共政策之一,受到了眾多學者的關注。研究指出,采取措施保護民生政策,能夠幫助社會實現實質性進步。基于此,本文將對強化民生刑法的保護措施進行探討,希望能為刑法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刑法在法律體系中占有“保障法”、“后盾法”的地位,在反映民生水平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強調保護民生是刑法的發展趨勢,這一趨勢在發達國家凸顯明顯。從民生刑法的定義看,民生刑法是為民生提供保障的刑法,這種刑法將人民權利作為出發點,也將人民權利當做歸宿點。民生刑法的出現預示著刑法將由國家專政機器向法益保護工具的角色轉變,具體而言,原先具備血淋淋、懲罰特性的刑法也開始變得溫情脈脈且具有保護特性了。從民生刑法出現的現實意義看,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合個人本位和國家本位的距離,能夠促使我國由法制國家完成向福利國家的轉變,還能夠加快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促使我國發展成為經濟大國。
從現狀看,我國民生刑法雖然得到了發展,但尚不健全;與此同時,刑法體系缺乏統一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刑法功能發揮,也抑制了民主法治社會的建設。從民主刑法的發展成就看,我國民生在衿老恤幼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較到位,具體而言,為突出民生保護思想,國家創建了老年人犯罪從寬的刑罰制度,適當減輕了高齡犯罪者的行政處罰力度;關于未成年人,國家建立了少年司法制度,為未成年犯罪者摘掉了“累犯”的帽子。除此之外,國家還放寬了緩刑判處條件,未成年人被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能夠將他的前科報告義務免除,為他們提供了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除衿老恤幼外,我國民生刑法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需要進一步完善、發展。
國家在依法治國的同時,應注意將自己建設成為福利型國家,應注意保護民生、改善民生,這樣才能提高國民生存質量和生存狀態,才能促使國家實現長遠發展。刑法保護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也有著自身局限性,為進一步完善民生刑法保護體系,筆者查閱大量資料并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了以下幾方面建議。
1、關于犯罪
從現狀看,民生刑法的理論尚未發展成熟,但民生刑法的產生與社會發展潮流相契合,以此它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從犯罪角度看,除保護高齡者和未成年者之外,筆者認為還應該進一步細化特殊保護制度,涉及主體應側重于權利易受損群體,比如婦女、少數民族、殘疾人等。
2、關于刑罰體系
從刑罰角度看,為實現民主思想,應限制死刑或廢止死刑,限制長期刑,寬容對待非暴力犯罪。與此同時,還應加大非監禁刑的推行力度,認真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并采取措施對非刑罰措施的適用范圍進行拓展。最后,從量刑角度看,應注意體恤罪犯的不良處境,量刑過程中注意應用以“期待可能性理論”為代表的現代刑法思想。
3、關于分則體系結構
從分則體系結構的角度看,應注意進一步推崇“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分則體系結構第一章中設置人權侵害罪,以提高公眾對人權侵害罪的認識,提升人權侵害打擊力度。從交通角度看,交通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密切,在促進經濟增長、加快城市化進程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惡性交通事故給民生造成了負面影響。基于此,國家可加大對危險駕駛行為的處罰力度,比如說對飆車行為和醉酒駕車行為進行行政處罰。與此同時,國家應結合實際對侵害民生的罪名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加大對非法人體試驗、食品安全罪的處罰力度。除此之外,還應對法益保護對象進行適度調整,將實害犯提前至行為犯和危險犯。
4、關于權益保護
為進一步體現民生思想,應針對犯罪被害人制定權益保障力度,并不斷采取措施對制度進行強化、補充、完善;與此同時,還應對訴訟程序進行改革,增加解決民生糾紛的渠道,促使民生糾紛解決機制朝著開放性、多元性的方向發展,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民糾紛解決的參與性。舉例而言,勞動刑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處于略勢地位的勞動者,近年來,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了勞動刑法,我國可對社會公眾進行調查,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行為定為犯罪,比如說增加惡意欠薪罪,對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報酬的人處于罰金、拘役或有期徒刑。刑法修正時可適當增加其它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規,幫助勞動者降低勞動報酬獲得難度。再如,民生刑法要求國家做好食品安全保護工作,比如說打擊不良食品經營行為,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檢驗機構以及檢驗工作者的刑事責任。
新的經濟條件下,民生對社會發展影響重大,刑法作為國家的重要法律,應注意保障和關注民生。近年來,我國民生問題突出,有必要采取措施健全民生刑法體系,提高民生犯罪立法的可操作性。刑法的目的不是廢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護和擴大自由,作為刑法工作者,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注意改善、提升人的生存狀態。本文從多個角度探討了加強對民生刑法保護的合理化建議,希望能夠幫助民生刑法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1]鄒凱.加強對民生的刑法保護--提倡民生刑法[J].法制博覽,2015,18:179-179.
[2]姜瀛.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刑法模式--基于“經濟刑法”與“民生刑法”之二元分解[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3,03:131-135.
[3]張勇.從刑法修正案(八)看強化刑法保護民生的作用[J].前沿,2012,04:65-67.
[4]吳玉萍.民生刑法視角下食品安全犯罪之刑法規制[J].齊魯學刊,2014,04:103-109.
于晨一夢(1995-),女,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界湖鎮人,臨沂大學2013級藝術教育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