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鳳鳳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
甄鳳鳳
石家莊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本文主要對現代社會中,傳統文化教育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做一個簡單的論述,即主要說明日常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和主要應用。
傳統文化;幼兒園;教學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承載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積淀,是特殊的地理條件、人文條件和意識形態的綜合性成體。而把傳統文化應用在幼兒園的教育上,是對作為祖國未來的文化培養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命題,我國當前的學前教育在繼承傳統文化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總結和積累問題經驗,能幫助教師朋友們解決面對教授幼兒文化課的難題。論述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繼承文化精粹,推動中華民族更好地向前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而在應用和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改進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的方案,從而更好地把傳統文化真正的融入到幼兒園教學中。
“文化”的定義,在眾多學者的典籍中都各有說明,例如在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總稱為文化”。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思想、文字、語言和學術上面都有包含。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一種思想和觀念的反射,世世代代為中華民族所傳承,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且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文化的不同民族中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從諸子百家、琴棋書畫、傳統文學、傳統節日再到中國戲劇、中國建筑、漢字漢語等等太多的包含內容里都聚集著傳統文化的精粹。在中國漫漫五千年歷史的長河中,至今仍會影響著眾人的文化,其具有的價值和生命力應用到幼兒教育上,使之成為優秀的人才。打好基礎,成為未來發展的新動力,在學前教育,特別是幼兒意識、思想的初長成階段,建設起適合的教育方案。
在面對現在許多家長教育子女的時候,往往周末、暑期補習班“輪番上”,極其注重主流科目的學習,抱著“學東西要從娃娃抓起”的心態,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報上鋼琴班、外語班等,但忽略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過:“一個民族需要一種精神力量支撐,而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沒有其生命力的,一個民族要想進步,必須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作基石。”可見傳統文化對于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性。因此幼兒傳統文化的教育,提高其文化素質、品德素養,融合各國文化精華,把中華民族發揚光大是十分重要的。
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中,我們接觸外界的途徑越來越多,可以接觸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復雜,我們的孩子逐漸地為外來新鮮事物所吸引,特別是玩電腦游戲、快餐、圣誕節、嘉年華游戲場等等,成為孩子們的新寵,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則興趣乏味。當今我國基礎教育中,傳統文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指標被納入到教學目標中,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先導,應更積極地對幼兒實行傳統文化的教學方案。
1、結合家庭生活進行傳統文化教學
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外乎是幼兒園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區生活。而家庭生活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一個重要場所,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幼兒園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同時,可以利用家庭的資源。例如,在家長會上,利用家長不同的才藝,比如刺繡、書法、水墨畫和傳統樂器等等,讓家長在課余生活中感染孩子對于文化的興趣,有的家長可以手把手教孩子學刺繡,有的家長可以演出一段樂曲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主動地去學習。
幼兒園傳統文化的教育,應結合孩子課上和課余的生活,全方位的感染孩子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使用貼近孩子生活的方式,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在學習環境和家庭環境中積極的尋找可控的操作,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幫助幼兒豐富對世界的感受和認識,從而得到全身心、全方位的發展。
2、通過課程教學感知傳統文化
在幼兒園的課程編排中,需要有計劃地安排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例如在開展的課程之中,以幼兒熟悉和感興趣的傳統文化作品來表演。例如,在課堂上表演《豬八戒吃西瓜》、《猴子摘月亮》、《大鬧天宮》和《拔蘿卜》等傳統的小故事,通過故事中的情節來認識里面的主人公;通過觀看《小石猴》等,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京劇的內涵,了解其作為一種中國傳統藝術的表現形式,這在對于大班孩子的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而利用《西游記》中的故事改編的情景劇也深受廣大孩子的喜愛,他們通過自編自導,開發自己的想象力,想出不同的結局和情節來,盡情地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釋放出來,讓教師和孩子一起遨游在神話王國里,一起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3、在游戲中體會傳統文化
孩子在幼兒園最喜歡的項目就是做游戲,孩子可以在做游戲中尋找互動,提高個性發展。如果把傳統文化的日常游戲相結合,讓孩子在游戲中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比如:教師可以跟孩子一起制作花燈,在花燈上寫上燈謎,大家把各自制作的花燈做一個燈展,讓家長和教師來參觀并猜燈謎。這樣在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和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開設“手工課程”,讓孩子在傳統文化剪紙中學習剪紙的來源、發展和用途等,通過了解例如剪紙等項目,來感受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在日常互動的游戲中,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才能達到我們教學的目的,感受傳統文化的精粹所在。
隨著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在未來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會有更高效率,更優質量。而弘揚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培育下一代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不讓傳統文化流失是保證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條件。作為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它表現出一種超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對于融入進一個新的身體里,教師朋友們應更具信心和勇氣。在中華民族發展至今,我們能把傳統文化教育徹底地納入到幼兒園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加強幼兒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最終形成一個對于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合理高效的教育體系。
[1]付宇.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文化的策略.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106(03)
[2]申曉燕.幼兒園課程設計:以多元文化為價值取向.重慶師范大學.2015(12)
[3]劉婧.民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應用研究.廣西師范大學.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