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秦皇島市春華秋實藝術團
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快樂的歌唱
魏佳
秦皇島市春華秋實藝術團
通過多年的聲樂授課,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來關心孩子、吸引孩子,使孩子快樂地成長在藝術殿堂中,并更加熱愛聲樂藝術,如何在快樂中學習聲樂,使兒童在濃厚的興趣氛圍下熱愛學習聲樂是文章議論的重點。
聲樂;興趣;氛圍
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對歌曲的喜愛;培養孩子識譜能力、處理歌曲情感的能力;培養孩子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演唱歌曲;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這是我對于聲樂教學所制定的目標,通過這些目標,可以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動聽的歌唱。但是聲樂學習的過程是枯燥的、乏味的,那么如何使孩子輕松愉快的學習聲樂,并能獲得良好的效果呢?
學習興趣是孩子傾向與知識的一種心理特征,是學習最主要的動力,而興趣作為孩子們學習的內在動力,促使孩子的學習能力、學習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有效的培養和維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在教學的過程中,興趣教學最為重要,一定要保持學生對聲樂的興趣。在我組織的合唱隊中,一般會找對聲樂有濃厚興趣的孩子,即使孩子之前沒有系統的學過聲樂,只要他喜歡唱,并對唱歌很有向往,那么他就可以參與進來。在正式排練之前,還會擔心教的過程會不會很困難,會不會看不到成效,但經過排練過后才發現,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排練時也非常認真,積極的配合,成效出乎意料的好。想一想我們過去習慣的想法,尖子生永遠是最出色的,我們都過于看重結果了,反而忽視了過程。我覺得音樂教育首先不是教授技巧,不是培養一位歌唱家,而是借助一支歌曲使孩子們親近藝術,從而喜歡音樂,熱愛音樂。
在孩子的生活中趣味因素很多,在孩子的眼里時常會出現一大堆問號,所謂的好奇心強。那么以孩子的眼光來看他們的世界,了解他們所思所想,做到投其所好。使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表現力,充分的展現出來,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發自內心演唱的沖動,達到情真意切。
(一)氣息訓練
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優美動聽的聲音都是由準確的氣息支持而產生的。氣息是歌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氣息就沒有一切。這也是聲樂教學中的難點。
1.兒童的音色是透明、美妙、天真、干凈的,但同樣嗓音也是很嬌嫩的,在訓練時方法不到位,會出現許多的問題。在兒童在學習正確的吸氣方法時,不要對孩子說特別專業的術語,孩子無法理解和運用是一點,造成孩子的厭惡情緒卻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本身聲樂就是一門很抽象的藝術,不容易理解,而且過于煩躁、乏味,也會使孩子難以接受。所以,在授課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一些充滿趣味的教學方式,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玩“吹蠟燭”游戲。傳統的氣息訓練是先要把吸氣的方法掌握,然后進行發聲練習。為了迎合現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授課的方式改在游戲中進行。在課前讓每一位學生準備一個蠟燭,課上讓每一位孩子手中的蠟燭燃起小火苗,而本次授課的目的便是讓孩子吹蠟燭,但不能使小火苗滅掉,讓孩子們邊吹邊感覺吹蠟燭時的用力方法,讓他們了解這正是唱歌所用到的吸氣方法。通過本次授課,孩子們不僅玩兒的很開心,而且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并掌握了吸氣的方法。
2、進行“舉重”比賽,能夠有效的保持氣息的練習。在氣息的訓練中,家長也占據很大的作用。作為每天的家庭作業,讓孩子和家長進行“舉重比賽”——即把書放在肚子上,通過吸氣把書給頂起來,并分別記錄次數,看看誰舉起的次數最多。家長在比賽的過程中呢,要適當的注意方法,可以時常“放放水”,偶爾輸給孩子,并多夸夸他,以增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并達到保持氣息訓練的最終目的。
(二)激趣導入
精彩的導入,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學習欲望,點燃求知的火花,更能使一堂課的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授新課導入方法主要有:故事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提問導入法,看圖導入法,意境導入法等。例如:孩子愛聽故事,喜歡在故事之中感受知識的,我們要在誘發和培養學生好奇、求知、興趣方面下功夫,設置一些與課程相關的故事、游戲、律動等,將教學中的重、難點分散在各個環節中,創設一種良好的課堂情景,使教學過程故事情節化。如在教《小烏鴉愛媽媽》—課時,出示插圖,然后配樂講道: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小黃鸝和喜鵲在飛來飛去,正高興地玩著。這時,飛來一只小烏鴉,小黃鸝和喜鵲說:我們一起玩吧。小烏鴉說:不行,我媽媽年紀大了,我要捉蟲子給她吃。多懂事的小烏鴉,多可愛的小烏鴉,飛來飛去不忘記呀,媽媽把他養育大,老師繪聲繪色的敘述,讓學生輕松愉快地融入情境,為新課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又如:《嘀哩嘀哩》的教學中,我運用了多種導入法,先是提問“有一個可愛的小花籽在找春天姐姐,可是春天姐姐到那里去了呢?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接著用各種圖片展示冰雪、小河、森林等情境,最后再用故事引入冰雪融化、小河水、萬物蘇醒的景象。
古有“孟母三遷”,孟母為了孟子的學業,為了能夠是他成為有用的人,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學堂附近,以濃郁的書香氣息成就了孟子的一代教育大家。這個經典故事便說明了學習氛圍的重要性。按照人的身心發展的特殊需要而設置的專門育人的學習環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情感、思維、行為、習慣以及氣質的形成,那么營造聲樂的學習氛圍,在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及音樂鑒賞能力等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
在兒童這個年齡階段,正是善于發現的時候,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那么豐富他們的音樂視野,為他們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為聲樂的學習提供大背景。可以通過欣賞歌劇、舞臺劇的方式。比如音樂劇《彼得與浪》,這是一個通過唱歌劇和樂器演奏的方式來表達一個童話故事的音樂劇,這么熱鬧的場景顯然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眼球,并達到了授課的目的,使孩子們對音樂有了更新的認識,并由此對于音樂也產生了興趣。
總之,作為聲樂老師要盡可能的采取各種形式和方法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能夠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音樂的世界,讓學生時常保持一種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全身心參與、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我相信,只要我們積極的探索,勇敢的創造,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就一定能夠取得聲樂教學最為理想的成效。
魏佳,男,河北張家口人,本科,秦皇島市春華秋實藝術團,研究方向:聲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