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試析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趙明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網絡資源成為計算機教學中越來越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更好地利用網絡資源服務日常計算機教學活動,提升計算機教學質量,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本文旨在探討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及在此基礎上如何將網絡資源與大學計算機教學有機結合,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與發展。
網絡資源;大學計算機教學;應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在當今社會成為一門基礎性的課程。但是由于教材老套實用性差等原因,學生的學習效果差強人意,這就迫切要求改變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加入鮮活的具有生命力的網絡資源,提升大學計算機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
1、是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我國信息化的不斷深化,計算機人才結構矛盾日益凸顯。雖然各大高校都普及了計算機教育,但是大學生對計算機的綜合利用率還是不高,大多數還停留在娛樂休閑的階段上,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學校計算機教育并不注重實踐性,僅僅教授給學生基礎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對學生了解計算機科學缺乏必要的監督與指導,未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技術。這極大地制約了我國計算機人才的教育培養,無法滿足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跟上信息化社會前進的步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制約了信息化的發展。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加強對網絡資源的運用,既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消化課堂理論知識,又能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鍛煉機會,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提升自己的能力。
2、是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必然選擇
在計算機教學中加強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可以將教師從傳統的知識經驗中解放出來,避免自身的思維局限,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個人知識儲備,提升其個人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屬于填鴨式的教育,在傳統計算機教學模式中,教師多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傾向。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僅效率十分低下,而且這些理論知識是否與時代脫節或毫無實踐意義,根本無從驗證。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凡是書本上的知識,都是過時了的知識。計算機作為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必須保持與時俱進,才能擁有鮮活的活力。網絡資源的運用,既可以改變傳統的面對面的教育方式,也改變了傳統填鴨式的機械教育模式。它使得遠程教學成為可能,教學可以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真正的實現網絡資源的互通共享,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通過對網絡資源的運用,以多媒體課件進行非實時的教學,不僅能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豐富計算機教學資源
網絡資源的運用,可以為師生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材料。通過對網絡資源的運用,書本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查找計算機科學的最新動態資料,豐富和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避免因為教材陳舊、信息落后等因素影響教學的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網絡資源的運用,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網絡是一個十分廣泛的終端,它對所有受眾都是平等的,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二次學習,有效提高學習的知識面。學生自身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和學習,可以避免因為自身計算機基礎的差異和學習接受能力的不同,被“一刀切”地對待,無形地限制了自身能力的提高與拓展。對網絡資源的利用,可以實現因材施教的理念,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1]。
3、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計算機教學不是一門死的教學,它的任務是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出具有創新性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個體,成為滿足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2]。在傳統計算機教學中,計算機教學往往被教師當成一種技能訓練,而不是一種實踐性的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網絡資源聯通教學的模式中,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被當成教育培養的重點,這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必然要求。
1、重視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學生和老師都是網絡資源的受眾,二者最大的區別在于教師的知識儲備要高于學生,學生的學習能力強于教師。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對傳統計算機知識的教學,更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接觸、了解、利用網絡資源,將本學科最前沿、最實用的內容展現給學生,使書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實踐來驗證理論,以理論指導實踐,加深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理解和興趣,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接觸網絡資源學習計算機課程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迫使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知識,不斷鞏固和充實自己,這是一個雙向提升的過程[3]。
2、加強對網絡資源的甄選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隨之而來的一些弊端。信息化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的社會,網絡上的資源良莠不齊,不僅有能提升學習生活的優秀資源,也有非法不良的惡劣資源,因此在使用網絡資源的日常學習生活中,不僅教師要甄選傳授給學生的教學內容,學生也要做到明辨是非,培養區別良莠網絡資源的能力,學習吸收好的網絡資源,摒棄惡劣低俗的網絡資源,讓網絡資源真正地服務日常計算機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實踐能力。
網絡資源以其鮮活的生命力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大學計算機教育中使用網絡資源,不僅可以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而且能豐富計算機教學資源,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促進計算機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為社會培育出高素質的計算機人才。
[1]衛星,孫秋鳳.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硅谷,2013,02:182.
[2]胡屹峰.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經濟市場,2014,06:192-193.
[3]李鳳巧.淺析網絡資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電子制作,2015,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