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延恒 (蘭州工業學院 730050)
基于視覺傳達專業下的攝影教學分析
龔延恒 (蘭州工業學院 730050)
從實際出發,攝影教學脫離了視覺傳達專業是不能夠獨立存在,在視覺傳達設計這個學科之中,隨著科技樹平的日益更新,攝影教學需要將以往的閉塞式教學模式打破,重新構建出現代化的技術技巧和基礎理論來,以便其能夠以更佳適宜的姿態與其他的專業銜接在一起。
視覺傳達專業;攝影教學;實踐創新
攝影教學對于視覺傳達專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構成,視覺傳達專業的豐富性、多元化需要通過其得到實現。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不斷對各個學科專業進行了完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攝影教學也需要取得新的突破。
1.如何將攝影教學的效果充分展現出來,首先需要對攝影技術有效地應用和把握,而若何確保技術應用的有效性,把握的準確性,那就需要在實驗的基礎上對技術進行應用。筆者認為視角傳達專業的中心主導就是教學創新,在時代的發展之下,無論是科技,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都發生了很大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于當今社會的發展了,因而在現代化的攝影教學課程中,需要不斷地學生在創作設計、思想創新以及實踐練習中的實際鍛煉能力加強,因為只有具備扎實創新創造基礎、較強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才有可能在日后成為行業的引領者、技術的創造者。
2.針對于教育方式的處理,筆者以前接觸過較好的一個練習試驗,就是恰當的將以前學生的作業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使其能夠以新的一種評價方式或推進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如:將主要的練習實踐方式視作是團隊作業推廣的一種形式,該形式時常正在練習實踐和設計中會被用來對系統性的難題進行處理,到目前為止其是較好的一種練習實踐的方式。在進行攝影教學中,應當對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進行培養,以便將他們專業上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密切度提高,從而能夠豐富作業展現的方式,最終將有效地創新目標傳達出來。筆者認為,可以適當的在作業評價上應用到演講推廣的方式,這樣不但能夠對學生的思想表達進行培養,而且還能夠將交互式學習交流的教育環境創建出來,從而為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縱向性發展提供條件。
1.攝影教學一直以來都對攝影技術研究學習以及基本知識規律等非常重視,因而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在強調了解和使用器材的重要性。然而筆者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雖然學生已經掌握了與攝影相關的技術,但是依然無法有出色的作品創造出來,尤其是在他們的身上對于需要長時間積累的審美能力和基本知識是非常缺乏的,因而在他們所提交的作品中我們總是能夠感覺到形態美感的缺乏。眾所周知,對于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必須掌握的基礎就是對美的感觸和把握,而攝像教學能夠對學生的形式形態進行培養,從而將自身獨有的審美閱歷和經驗形成,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知識和經驗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及慢慢摸索才能夠養成。
2.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促使攝影的過程和實用技術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相較于以往的攝影而言,現代化的攝影更簡單、更快捷了。然而我們的攝影教學在短時間內無法有效的將知識技術和審美感結合在一起,因而,我們專業一直堅持的方向便是盡可能地將攝影技術美和藝術美融匯在一起,從而將學生整體的藝術素質提高。
1.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教師對于學生視覺傳達設計的鍛煉和強化主要是圍繞繪畫進行,因而在出現和普及攝影教學以前,繪畫是唯一一種對圖形進行表達的方式,因而在老一輩的視覺傳達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自出現攝影藝術以后,視覺傳達專業無論是在作品的設計方式、技巧,還是在工作效率方面均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對于信息工業化時代而言,繪畫的影響已經逐漸被攝影技術所取代了,顯然,其已經成為了視覺傳達專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然而筆者發現,長時間以來有一個存在于攝影教學中的問題一直被人們忽視著,那便是專業與專業之間的直接關聯設立,這就造成攝影教學所包含的教學內容與內容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以致在整個專業教學中攝影教學并不具備針對性。
2.正如前文中所說的一樣,正是由于攝影教學在整個專業中的教學內容不具備針對性,因而其脫離視覺傳達專業后,是難以獨立存在的。顯然,這樣的設置缺乏一定的科學性,而筆者認為只有將傳統的技術技巧和基礎理論體系打破,才有可能將根深蒂固的閉塞性消除,最終才能夠更恰當地和其他專業內容緊密的銜接在一起。
對于視覺傳達專業而言,無論是一般性課程,還是重要性課程均需要運用到交叉攝影,因而我們必須要對攝影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將其放在專業整體教學內容的重要位置上,只有學生將攝影當做是事物觀察和解析的重要一種學習工具時,他們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明白和掌握攝影的基本技術,此時就有利于學生在攝影的作用下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以及表達,從而以攝影的語言將作品表現出來,最終得到設計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鍛煉。
為了更直接、清晰的教授學生怎樣對畫面內在元素的調整進行掌控,使人們通過照片能夠將更多的信息找出來,通過照片發現故事等,首先需要做的是對學生攝影照片拍攝的情緒和故事情節感進行培養,使他們能夠保持足夠理性的狀態對作品進行解析和調動。并且,還需要對他們敏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以便能夠熟練的將整體作品的感覺調動起來,對于外界的事物能夠靈敏的感知、準確的捕捉。如筆者針對于如何選擇攝影的題材和主題這一教學內容時,會通過一定的方式將學生對周圍人、事物以及世界的關心和思索激發出來,從而對他們的靈敏度進行培養,有助于為他們日后行業的選擇做好鋪墊。
綜上所述,攝影教學對于視覺傳達專業的整體而言是缺一不可的重要構成,通過攝影能夠對學生觀察事物的靈敏度進行培養,對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從而將整個設計作品的完整度提升。
[1]董瑩.視覺傳達設計本科專業中的攝影課程教學初探[J]. 才智,2015(14).
[2]芶雁.數碼攝影在視覺傳達相關專業教學中的問題思考[J]. 美術大觀,2015(8).
[3]王芳.視覺傳達專業背景下攝影教學的探索[J]. 鴨綠江(下半月版),2016(6).
[4]劉海婷.新媒體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4.
[5]王芳. 視覺傳達專業背景下攝影教學的探索[J]. 鴨綠江(下半月版),2016(6).
龔延恒,學歷:大學本科,專業:美術學,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藝術設計、攝影與攝像,工作單位:蘭州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