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巍
我國的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現狀及投資注意事項研究
程巍
礦業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產業,本文主要從內涵、構成要素、現狀及其原因、投資應注意事項等方面入手,對我國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現狀
在西方的礦業大國中,基本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并推動了礦業的繁榮發展。我國也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但目前國內還未建立起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然而,當前資源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在必須增加地質勘查投入,提升資源的保障程度及緩解資源瓶頸的形勢下,建立國內的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勢在必行。
地質勘查行業有著顯著的4個特點,分別為高技術、高風險、高收益及周期長,簡稱“一長三高”。地質勘查投資需要采用風險投資機制,才能實現股權融資。在國外,礦產勘查融資的主要途徑是資本市場,大多礦產勘查投資來源則為股市。為此,風險勘查資本市場應運而生,為礦產勘查項目的融資提供了重要場所。
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具有重要的地位,許多國外發達礦業國家也基本形成了較成熟的資本市場體系。若想建立風勘資本市場,必須具備基本的要素。在國外的風勘資本市場建立中,往往需要具備以下要素:①探礦權人;②較完善的礦業資本市場制度;③足夠的投資主體;④健全的商業性勘查規范標準;⑤專門的服務機構;⑥交易場所。以上6大要素,缺一不可。
在我國,風險勘查運作的模式與發達礦業大國有著巨大差異,地勘資金是主要的融資來源。地質勘查資金是中央和省級財政出資建立的,主要用在重點礦種及重要礦帶的前期勘查中,對社會資金起著引導作用。
在國內還未真正建立起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前,地質勘查資金作為一種過渡模式,有效解決了由于風險化機制不全及勘查投入不夠而導致的市場失靈問題,發揮了良好的調節作用。在國有地質資金的引導作用下,各種類型的社會資金通過私募、個人募集等方式成為風勘市場的組成部分,但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依然未得到有效發揮。另外,雖然我國已頒布相關法律提出建立礦產資源勘查資本市場,但發展還是較緩慢,離建立起成熟的風勘資本市場仍有很大差距。
1.缺乏能承擔風勘的市場主體
對風險勘查融資主體的要求是必須為企業法人。然而,在過去,我國地勘單位不屬于企業法人,不能成為風勘融資的主體,故無法進行股權融資。近幾年,雖然地勘單位逐步進行企業化改制,但能真正完成改制的企業依然較少。縱觀全國,可參與風勘融資的主體還是非常匱乏。
2.缺乏有效的制度及成熟的中介機構
在風勘資本市場的運行中,與多種制度有著密切聯系,包括信息披露制度、交易制度等,但目前都還處在探索階段,并未建立起各種完善的制度。同時,地質勘查的專業性強、風險高,只有專業的機構才能提供規范的投資服務,但現階段我國的風勘資本市場仍較缺乏這類型的中介機構。
3.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發揮不充分
近幾年,隨著資源價格的上漲,地質勘查的投入也日漸增加,不管是國有或者社會投入,都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正因為如此,在風險勘探中,資本市場的重要融資功能未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4.勘查市場內的信息不對稱
非專業人士由于缺乏專業的知識,對礦產資源的信息了解較少。若想進一步礦產資源的信息,往往只能利用各種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作出判斷,但專業報告的專業性也很強,作為非專業人士,理解難度也較大。同時,由于監管難度大,評估報告不規范的情況也經常發生,這些都很不利于投資方,使其信息始終處于劣勢。
1.重視風險控制,做到規范、理性投資
基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礦產勘查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故若想完全避免風險也不可能,只可給予高度重視,使投資更規范化。因此,對于市場準入制度,必須嚴格執行,更多地吸納“富人的錢”作為投資成本,而不能負債或者孤注一擲地進行投資。在投資過程中,還應始終堅持穩健的投資理念,做到量力而行,并注意分散投資對象,盡可能減少投資的不確定性,實現投資的合理化。
2.注重對各種勘探結果預案的完善,保證投資的系統性及層次性
在地質勘探中,往往需要經過多個階段,包括預查、普查、詳查及勘探等,且期間還會出現反復,后續勘查的方案及投入的確定主要取決于前期的成果。因此,對于投資方案,應注意保持其靈活性與彈性,并對各種勘探結果的預案進行完善,以實現對投資風險的控制及防范。
3.對后期勘探投入給予足夠重視,防止礦權炒作
在風勘投資中,還應明確投資的各個階段,并對后期勘探投資給予高度重視,預防出現礦權炒作的情況。一直以來,我國勘探市場的投資主要以普查與詳查階段為主,且資本運作及模糊概念現象嚴重,而對于風險難轉嫁或資本投入量較大的勘探階段,基本無人問津。由于多年的炒作,前期勘探投入的成本已經進入虛高狀態,若此時貿然介入普查與詳查階段,則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此外,雖然勘探階段具有風險高、投入大等特點,但現實經濟意義明確,若該階段的投資獲得成功,則可擁有采礦權,獲取的收益也會較高。
4.提高投資的專業性水平,改善不對稱信息結構
投資水平的專業性如何,也會直接影響到投資的結果。從長遠的角度看,若想進一步提高投資的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必須建設一支專業素質強的研究隊伍,并建立專門的地質專業數據庫及信用資料庫,但該過程往往較艱巨。從短期來看,應加強與礦業單位及勘查單位的合作,通過與這些單位的合作,共同建立投資資金,這對促進投資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及改善不對稱信息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過程中,應預防關聯方投資行為,對利益輸送行為進行防范。
綜上,風險勘查是一項投資周期長、風險高的工作。為了建立起成熟的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吸納更多的閑散資金,我國應并正確認識到我國現階段風勘市場及投資存在的不足,然后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風投的投資風險,為廣大風勘投資者提供公平、綠色及可持續的市場化環境,最終有利于國內風勘資本市場的形成。
[1]郁璇,張洵,張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下的風勘市場研究[J].商業經濟,2015(02):147-148.
[2]王炯輝.關于構建我國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的思考[J].中國礦業,2013,22(11):1-4.
[3]高兵.把技術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國外風險勘查資本市場對國有地勘單位改革發展的啟示[J].資源導刊,2013(02): 42-43.
(作者單位: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五地質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