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基于地區經濟需求的大學英語復合型人才教學模式探究
張媛
當前,從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實際需求狀況來看,尤其是在東部沿海地區,知識經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速度、規模、水平)體系已經無法再適應現代化高速發展的地區經濟。本文基于地區經濟需求市場環境下,針對當代大學英語復合型人才教學模式進行研究。
地區經濟;需求;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教學模式
高校英語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其專業課程的設置更加傾向于實踐性、應用性,主要功能就是體現在交際方面。在具體人才培養模式上,應當要求專業內學生具備最基本的實際應用外語的能力,并且要能夠較為精確的掌握住相應的社會實踐能力。本文在這里重點以廣東省廣州市地區高校英語人才需求為研究對象,就廣州市地區經濟轉型升級背景下,關于高校在培養英語復合型人才方面(教學模式)提出一些針對性建議措施。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于教育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改革與創新迫在眉睫。在當前這個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信息化時代社會,對于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必須變革,通過將英語和其他專業相聯系,構建一種新型的復合型商務英語應用人才的培養機制,最大限度的促使所培養的人才更好的服務于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這一方面,尤其是在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從聽、說、讀、寫、譯多個角度進行教學工作,并根據地區經濟的實際發展需求來有策略性、針對性的制定出最佳教學實施方案,培養出適應區域經濟實際發展的商務英語復合型人才。

表1 廣州市某高校英語專業基礎教學課程設置
表1中為廣州市某高校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基礎教學課程設置,從中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也較為準確的反映出了廣州市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
在表1中,可以看出,該校針對英語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學科基礎課程總數逐年減少,所占到的專業課程總比重也在不斷下降。相比較基礎課程學科而言,專業課程門數雖然表面上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所占課程比重卻在不斷增大。從中還可以看出,在專業課程教學設置當中,分別包括著三大類課程,分別是必修課程、方向任選課程以及任選課程,其相互之間所占比重總體比較均衡,但是,學科基礎課程減量不減質,而相應的突出設置下的專業課程,對于“專業”的教學特色設置過于形式化。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教學工作主要呈現為一種過分重視或者過分忽視某一課程教學板塊,最終所造成的影響就是“短板現象”,從其本質上來看,非常不利于復合型商務英語知識人才的培養以及教學模式的創新。
1.“三個平臺”(課程設置創新)
“三個平臺”分別是指公共課程平臺、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在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科基礎課程平臺為基礎、以專業課程平臺為深化、以公共課程平臺為補充。如表 所示,廣州市某高?;诋斍艾F狀以及其中突出存在的問題、弊端,進行了專業教學體系的改善工作,從而提出了此次“三個平臺”的課程設置模式。在傳統的實踐課程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程基本上不夠系統化,尤其是在深化課程設置方面,只是較為簡單的涉及到極少數經貿、金融、法律等相關的專業課程。
2.“一二三四教學模式”(教學環節創新)
這里提到的“一二三四教學模式”,就是指“一引導、二提挈、三反饋、四激勵”,這種教學方式屬于反思性教學的范疇,它的主要功能以及教學宗旨就是培養學生思辨的創新能力。在這種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在英語復合型應用人才培養課程教學當中,有助于逐步構建并形成以高校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模式,這也是當下我國
高等教育改革中對于創新人才培養的最本質要求,因此,要想全面實現廣州高校英語專業教學與區域經濟轉型發展需求相適應,通過強化這種反思性教學模式、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3.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機制
高校在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創新過程中,要將學生在整個專業學科學業完成階段的教學工作作為重點改革項目。在具體實施操作上,就是將學生的學習與實習實踐分離開來,并根據不同的專業課程學習模式將整個學習階段進一步細化。例如,學生可以在一個學期之內在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到了下一個學期則需要到企業實習實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習過程中的實習實踐經歷,逐步培養出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盡早的讓部分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大環境之中,提高學生與他人的溝通、合作能力。這種學期制模式,在這里我們將其稱作為“語言能力+商務知識+綜合技能”培養模式。與此同時,在相關選修課程方面,例如文秘、外貿、旅游、公關、財經等專業,都可以通過學分制或者辦法相應的證書來激勵學生。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國內高校英語教學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地區經濟需求針對廣州市高校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及其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分析。我國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上就曾明確指出了,要進一步推進、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國民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續發展。此次會議在經濟與教育領域創新方向上也指出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其關鍵就在于人才的培養,而人才的培養則取決于教育機制的創新。也就是說,加快高校英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及其教學模式的變革,使其逐步向新知識經濟市場發展模式靠攏,才能打造成為全國范圍內有重要影響力、競爭力的區域性現代化市場經濟格局。包括區域內產業結構的整合、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基地的建設等。廣州市地區在區域化整理發展戰略定位與規劃過程中,就是依托著“校市共建、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辦學特色,在充分突出其地理區位優勢、市場優勢、資源優勢的前提下,結合著本地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特色,從而開創出了一條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型特色模式。
[1]蔣娟,戴薇薇.服務長沙地區經濟發展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57-58.
[2]王瑋.淺談以區域定位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以濱海新區為例)[J].山東青年,2014,(10):148-148,150.
(作者單位:遼寧醫學院外語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