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
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
王選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作用也日益重要。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自身的財務管理與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不相適應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主要有以下四個表現:
(一)資金短缺,融資困難
當企業逐步發展,規模逐漸擴大時,這些渠道的融資無法填補資金需求的缺口,導致企業資金短缺,運營困難。中小企業受自身生產規模小、信譽度低、破產率較高等限制,難以獲得銀行信貸融資。而且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增加了資金供應方的風險,資金供應方為了補償風險損失,必須提高資金價格或者減少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二是中小企業沒有規模優勢,必須通過間接融資方式融入資金,支付更高的資金成本,降低盈利能力。
(二)投資能力弱,缺乏科學性
不少中小企業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越來越多樣化的投資風險,缺少理性的投資判斷和投資意識,不敢進行產品或項目投資。也有一些企業經營者盲目投資,來提高技術改造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最終因為缺少科學的投資管理模式和規范的投資管理方法而導致公司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一些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由于整體業務素質不高,不懂得如何識別判斷風險和及時規避風險,而且財務管理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受中小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的左右,致使財務管理工作無法按照科學的方式來開展。財務狀況不能通過會計報表如實的反映,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也得不到適當的應用。
(三)財務控制力薄弱
一是中小企業普遍存在重銷售、輕理財的現象,財務控制制度不健全,致使企業財務管理難以維持經營;二是現金管理方法不當,沒有做好財務預算,經營者用
過量的流動資金購置不動產,以致必需的經營資金得不到補充,或是缺少對現金的控制和規劃,很多資金因沒有參加生產周轉而閑置;三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制度和應收賬款催收措施,應收賬款周轉率過低,甚至部分應收賬款變成壞賬;四是中小企業存貨控制比較薄弱,一般僅采取壓儲法,而ABC分類法、經濟訂貨量及定額管理法等先進管理方法卻沒有受到采用,對原材料、周轉材料、在產品、產成品等管理不到位,資源浪費嚴重,存貨周轉率低,造成資金停滯、周轉遲緩。
(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
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管理觀念陳舊,對財務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在核算事務中,重視核算過程而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看重資本的經營和財務的結構,不注重會計信息的加工整理和用經濟核算資料進行經濟活動分析,淡化了財務管理自身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和參謀決策的作用。
安徽省的A公司是研制各種新材料的企業,是集科研、生產、經營、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注冊資本150萬元,是一家典型的中小企業。由于內部和外部的原因,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與其他的大企業相比存在著明顯的差距。該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A公司財務會計管理機制不完善
A公司是一家家族式的中小型企業,這樣的經營模式雖然使得企業具有相應的自主權,可以根據所有者的利益需求靈活決策,但是沒有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機制,缺少內部相互制約,導致領導人做決策時主觀性較強,職責分工不明確,制約了企業發展。主要表現在所有者過分集權,控制了采購和銷售兩個環節。公司內部任人唯親問題突出,重要崗位由自己的親屬或親信擔任,忽視了建立財務會計管理制度。A公司的財務人員只負責做好收支工作、應付報賬和審查,沒有發揮出財務會計的管理職能。
(二)財務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企業本科以上學歷職工集中于市場和研發部門,而財務人員素質相對較低,很難提供對經營決策有重要意義的財務信息。一是會計人員專業水平較低。在A公司現有財會人員的學歷構成中,大專以下占50%,大專學歷占25%,本科學歷占25%。這些數據說明該公司財務人員整體學歷偏低,會計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不能夠適應公司財務會計工作發展的需要。二是工作學習熱情不足,自我學習能力差,計算機財務應用軟件操作不熟練,制約了會計工作的開展,而且不具備現代化的財務管理理念,使得公司缺少一個科學而系統的財務管理思路與模式。三是會計人員沒有認識到會計法律的責任,過于聽從領導的命令,認為出了問題會有領導負責,直接導致造假賬、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
(三)財會部門內部結構不健全
A公司會計管理模式混亂,出納和會計的權限劃分不明確,也沒有相應的監督管理機構對其業務操作進行規范。會計主管沒有按照公司規定按期制定財務計劃、銀行借款計劃、進行固定資產的核算等。財會部門不健全的內部結構只能應付日常的資金收付和會計核算業務,無法保證財務會計信息及業務的質量,重大的財務決策問題也不經過會計部門參與,而是由企業的領導者決策,所以無法做到科學決策。
(一)建立系統有效的財務會計管理機制
中小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效益,因為企業的財務管理不科學會間接地抑制企業規模的壯大。解決財務工作的重要保障就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提高管理水平為主要目標,充分利用現代會計理論和技術方法,建立規范、標準、反應及時的會計信息管理體系,建立職能全面、機制健全的會計管理體系。
(二)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高素質的會計人員不僅能使企業財務工作順利地開展,而且能夠促進企業提高經營效益,實現長遠健康發展。管理者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采用引進專業人才或者聘用財會人員。
(三)完善會計核算方法,加強會計監督職能
第一,設置專門的內部監督機構,運用會計方法,由專業的會計人員對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負責,監督企業生產經營中涉及企業財務及資金運用環節,經過各級領導審核批準之中,才能運用資金。監督機構要重點監督企業的財務管理情況,尤其是內部監督部門要加強審核,這樣能做好成本和資金方面的管理工作,確保企業會計信息不出現差錯,減少假賬錯賬,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二,建立規范、合理的獎懲制度。企業要建立規范統一的獎罰制度,如果會計人員因失職、疏忽大意造成企業財務損失,企業領導要根據獎罰制度給予一定懲罰。內部監督機構的人員及時的發現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漏洞,提出了合理的建議和改進辦法,企業領導要按照獎懲制度給予其相應的獎勵,鼓勵員工認真負責的態度。
第三,企業管理者要注重會計監督工作。企業的會計人員要加大學習會計法、新會計準則、經濟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力度,不斷提高自己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素質,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將會計監督職能行使到位。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