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劉鑫
本文通過分析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解決對策,使物流體系不斷完善,力求物流企業的管理與服務實現最低的成本。
物流;成本管理;問題;對策
物流(Distribution)是指物品通過包裝、運輸、裝卸、搬運、存儲、流通、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環節從供貨所在地向接貨所在地的貨物實際流動過程合理組合。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物流成本的多少最為重要,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降低物流的成本,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06年9月出版的《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中,對企業物流成本所下的定義為:即物品在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過程中所耗費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以及與存貨有關的流動資金占用成本、存貨風險成本和存貨保險成本。其內容的構成包含:運輸的成本、持有的成本、倉儲的成本、缺貨的成本、處理訂單及其信息的成本、采購的成本及其它管理費用等。
(一)企業不能準確核算物流成本
我國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的標準不一致。企業沒有明確物流成本的概念和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因此,企業不太了解物流成本和企業內部無法切實掌控物流成本的多少,對物流成本是什么不清楚,制造成本和物流成本、促銷費用和物流成本的關系十分模糊。
(二)物流成本中存在“非附加價值”
企業對物流成本的管理不善造成了“非附加價值”的產生。對物流成本的管理企業不夠重視,由于經驗不足影響了物流成本的管理效果,影響到物流的各個環節,包括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其中運輸成本和儲存成本在物流總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大部分是由配送中心發生的費用,存在很多的“非附加價值”,而企業并沒有對此進行明確的原因分析,并未總結對策以節省成本。
(三)沒有明確劃分物流成本
企業物流成本劃分不明確,企業的制度不明確。只是將物流產生的相關費用籠統的計入企業的各項費用,至于應該歸屬到哪個部門,哪種費用,也沒有明確歸集,使物流成本的管理與節約無從下手。
目前企業將運輸費用作為貨物成本的一部分,在作出的報表中沒有作為一項特別的成本,在發送價格的基礎上許多產品被購買,運輸成本包括在內。這樣在評估中運輸成本并沒有從購買成本中剝離出來。同時,在當期的管理費用中與銷售運輸管理有關的支出往往被確認,由企業產品作業引起的支出的發生和企業采購材料所指出的運輸費用一樣,企業該項支出的受益對象是事業部。如果前一項被計入企業的當期費用,后一項計入了存貨成本最后計入商品的成本,采用這種方法低估了核算出的產品成本。
(四)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低下
由于對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企業沒有對物流成本管理引起重視,導致公司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低下,面臨物流作業手段落后等問題,致使物流作業效率低下,費時費力,導致企業產生很多不必要的成本,造成浪費,降低了利潤。公司沒有一套系統的物流成本管理制度,導致物流成本水平沒有衡量的標準,持續偏高不下。
(一)企業應規范物流成本核算制度
1.實行物流費用的單獨核算。明確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和核算內容,使物流成本與財務會計的管理在系統上聯系起來。完善物流成本分類要以成本會計為基礎,物流成本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日常費用等三個方面。實施成本核算制度以活動為基礎,為正確評價物流績效將相關費用分配到消耗一定資源的活動而不是某些部門。
2.橫向分析比較物流成本數據。按橫向作比較分別計算一年中企業發生的供應物流、銷售物流、回收物流等各部分物流費用,比較哪個部分發生的物流費用最多。假如是供應物流費用最多或者異常情況較多,其原因則應詳細查明,如發貨批量,發貨頻率,運輸公司選擇等問題,堵住漏洞,改進管理方法,以便降低物流成本。
3.縱向分析比較物流成本數據。把當年的運輸費用
列出表格和企業歷年的各項運輸費用加以比較,增加或減少的費用在哪項,增加和減少的原因。應立即改正所增加的是無效物流費。
4.分析比較計劃預算與實際費用。要求財務部門的預算辦公室在編制預算時將物流預算單獨詳細編制,比較企業當年實際列支的運輸費用和計劃編制的物流預算,假如支出超支,對超支的原因進行分析,便于企業物流管理中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的掌握。
(二)要對“非附加價值”的物流成本進行排除
1.將配送中心取消。企業在貨物流通程序中,可以采用直接送達貨物,即從企業各個分廠進行供應,接收到訂單直接發貨,取消配送中心,實現零庫存,既節省了運輸成本,還節省了倉儲成本及存貨持有成本,等于避免了物流中的非附加價值活動。
2.建立“非附加價值”分析的制度。每年公司應該對每一項物流成本進行分析,看所發生的物流成本是否創造價值,可否節省以提高利潤,找出“非附加價值”的成本,再找出排除的相應對策。
(三)要對產生的物流成本進行明確的責任劃分
明確劃分物流成本的責任,銷售部門與供應部門的責任源頭。一般情況下,在銷售物流方面,銷售物流計劃由三大事業部門制訂,由企業的事業部門提出方案及定出原則包括訂貨后送貨的時間,接受訂貨的最小批量的數量等。事業部門可以對客戶進行分類,對通常銷售量大,比較重要的客戶,則盡快發貨。而對于訂貨比較零散的客戶,則集中幾批訂單再進行發貨。企業分清類似的責任將有利于控制物流成本,各部門根據自己部門活動帶來的物流成本,進行總結分析,調整工作方式,堵住無意義、不產生任何附加價值的物流活動。
(四)要掌握并對庫存信息進行分析整理
1.加強溝通掌握庫存信息
依據以往資料認真分析供貨能力,對庫存訂貨模型恰當選擇,爭取企業訂貨批量與批次及企業的庫存水平達到庫存控制在最低點上。力爭與客戶形成信息共享的合作機制,平分利益、共擔風險,和客戶形成戰略聯盟。在確保各方利益的基礎上,實行供應商管理庫存的策略,同時,按客戶的需求情況,及時調整發送貨物的時間、品種、數量等調整庫存量。此外,供應部門要采用庫存管理系統,對庫存物品的出庫、入庫、移動和盤點等操作從各種角度進行物料信息分析,如日常物料進、出、存的業務數據分析、物料占用資金分析、物料的來源和趨向分析、物料的分類構成分析等,掌握各種庫存管理指標,有助于企業的倉庫責任人員管理庫存物品,使庫存的數量減少,庫存資金占用降低,使物品積壓和缺貨現象得以控制,使客戶服務水平得以提高地,順利地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2.增加可用庫存物品的庫存總量
企業不可用的庫存有在途庫存、滯銷庫存、預留庫存及待檢品或在制品或者是待檢品。企業提高可用庫存占庫存總量的比例是實現庫存成本管理的目標之一。如在途庫存。盡可能縮短從公司到客戶的這段交貨運輸時間,需要根據產品的特性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可以根據客戶的地點就近選擇發貨的供應地點,將會大大縮短企業的在途庫存量,否則將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如預留庫存。對企業來說訂單的整批交貨的控制,其庫存的水平可大幅度的降低,對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所以此類訂單企業要嚴格控制,在確定所需的狀況下,才能向客戶提供整批交貨的服務。增強和銷售部、財務部以及客戶之間的聯系,按時核查存貨的留存情況,及時消除因付款、客戶的過期項目等原因造成的預留庫存。
(五)要降低退貨成本以節約物流費用
一是企業要和客戶之間建立相關的退貨程序,制定退貨裝箱、退貨保護、退貨時間等方面的退貨規定。在退貨過程中,要求客戶標明退貨的批號、品種、數量,以便于裝車清點和分裝提供可以參照的標準。退貨裝箱方面,除了退回貨物不滿足整箱而進行的拼裝箱,要求客戶按照品種不同分別裝箱。同時有客戶發生換貨的情況,可以與客戶溝通看能否讓客戶直接將貨物進行調換,以省去將商品寄回公司再寄出的運輸成本;三是加強內部正向物流管理。做好正向物流管理是最直接減少退貨成本的根本也是最直接方法,盡可能減少退貨的發生。避免退貨的首要要求,是做好內部向外的發貨控制,減少供應商內部失誤。
(六)規范物流公司選擇
在物流公司的選擇上,可以采取招標等方式。對各物流公司進行充分了解并分析,企業確保長期收益的最重要方法是制定物流公司選擇的規范,通過減少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服務,提高對客戶的物流服務水平。物流公司服務水平的提高也可以盡量避免貨物的損壞情況,從而來減少商品退回的成本。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數量正常的物流服務可以帶來物流成本的減少,企業物流效益得以實現。
[1]陳瑞生.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研究與探討,2014,33(11):124-125.
[2]李麗娟.現代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4(3):46-47.
(作者單位:遼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