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寅
鄉鎮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分析
何俊寅
近些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鄉鎮的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浮現出來。但是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層面很容易出現問題,如何對其內部進行嚴格把控,就成為眾多中小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文就將針對當前我國鄉鎮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了優化內部控制管理環境、建立風險控制管理機制以及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等對策,以期提高我國鄉鎮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能力。
鄉鎮;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在當前我國鄉鎮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其內部控制問題始終處于比較尖銳且比較明顯的地步。因為企業領導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相對有限,導致了制度層面的缺失,從而使得企業內部管理相對不夠規范,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企業發展緩慢,無法適應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所以,對鄉鎮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進行改進,是當前許多企業都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一)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基礎相對較弱
許多鄉鎮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相對較弱,這將會使得企業內部的控制管理與執行效果大打折扣。大多數鄉鎮中小企業在進行經營與管理的時候,所采用的觀念極為落后。還有一些企業領導,并沒有重視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這就會使得從領導層到員工層都忽視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鄉鎮中小企業的規模相對較小,這也會使得其各個領導層面的安排不盡合理,進而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很難真正實現鄉鎮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建設,并且內部管理崗位也難以進行職責劃分。
(二)企業內部控制監管不力
近幾年來,一些鄉鎮中小企業已經陸續開始模仿一些國有企業或者城市中的現代企業,參照其經營理念與管理方法,對自身企業內部控制進行了適當的管理與改進。可是因為許多企業還沒有形成相對符合自身企業特點的管理機制,尤其在財務管理與內部審計方面流于形式,進而使得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與財務信息合計方面,很容易出現失真現象。長此以往,將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安全,甚至對企業的財務帶來嚴重威脅。
(三)沒有相對健全且完善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規避體系
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不可能完全逃離風險,只有建立起相應的風險規避體系,才能使得自身在最大程度上遠離風險。可是許多鄉鎮中小企業受到自身發展規模的限制,導致自身在資金鏈方面相對緊張,故而其可以承受的風險相對較低,抵御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弱。大多數中小企業都無法建立起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更不能在風險發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進行相應的對策處理。所以企業承擔經營風險的現象時常發生,極其不利于企業的長久進步與安全管理。
(一)對內部控制管理環境進行優化
首先,作為企業領導者與管理者,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認識與覺悟。要學會引進與吸收、學習其他優秀管理經營者的經驗,并且試圖從他人的經驗理念之中挖掘適合自身企業發展的內容,與自身企業特點以及經營情況進行結合,從而推動自身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建立與發展。
其次,雖然鄉鎮中小企業規模較小,人員數量較少,但是這并不能成為中小企業治理、管理、組織結構斷層的理由。所以應該對鄉鎮中小企業的組織、管理、治理結構進行完善,尤其需要建立起企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股權結構,即股東大會、董事會以及監事會這類基礎的成分。通過將這些結構進行劃分,從而使得企業內部可以依據不同的角色,制定不同的職責與權限。最終形成相對科學且合理的組織分工,彼此之間相互制衡與監督,形成良性的發展態勢。
最后,企業領導者還應該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的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是引導企業發展、增強員工向心力的重要法寶。無論鄉鎮企業規模大小,都需要領導將員工通過一種凝聚力團結起來。所以通過建立起相應的企業文化,可以有效使得企業內部控制中管理層出現的制度不足被彌補,也可以使得鄉鎮企業員工與領導始終形成相同的發展目標,進而確保鄉鎮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有效性可以不斷提升。
(二)建立其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
其一,嚴格按照企業的發展特點與業務需要,對企業應該進行的經營風險進行明確,從而知道企業的經營風險管理目標究竟是什么。最后通過建立起明確的目
標,對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最大的風險進行控制與管理。比如建筑企業在進行內部風險控制的時候,則應該明確其重點是對造價成本的估算。因為建筑行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建材,而采購環節開始就進行成本核算,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投入成本,確保企業資金安全、因此,不同的企業往往需要進行不同的風險控制與管理。
其二,還可以采用相應的“SWOT”分析法對企業的優勢、劣勢、風險與機遇進行分析。按照企業可能遭遇的風險進行列舉,然后按照風險等級進行排序,最后通過客觀的數據分析,找到識別企業風險、規避風險以及解決風險的對策。
其三,建立起正確科學的風險評價體系。企業應該依據風險識別數據與結果進行客觀分析,這樣才能采取更為適當的方法進行風險預估和判斷,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對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通過這樣一套完整的企業風險控制系統,將可以有效解決企業內部控制中的核心問題,從而增強鄉鎮中小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
(三)充分將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發揮出來
縱觀當前許多城市中的大企業,都可以發現其管理過程中,格外重視內部審計在其中的作用。內部審計同時也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的工作,這將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鄉鎮中小企業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時候,應該將審計的目標與方向定位到企業的發展層面上。并且逐漸將企業的內部審計與企業基本制度進行融合。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審計工作應該是獨立的。通過專業人員對企業內部的相關情況進行審計,進而不斷將審計的范圍擴大。由最初的事后審計逐漸轉變為事前審計、事中審計與事后審計相結合,建立起完整的審計系統。這樣將會不斷發揮審計的功能與作用,進而使得鄉鎮中小企業在內部控制與管理過程中,獲得更為明顯的效果。
總之,鄉鎮中小企業在近些年來的發展速度相對較快,且數量相對較多。因此鄉鎮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也相對更為激烈。若想在這樣的競爭過程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獲得屹立不倒的地位,就必須對自身的經營管理以及內部控制加以重視。只有建立起符合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不斷推動企業轉型,進而實現企業的快速進步與發展。
[1]羅劍,羅衛.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研究[J].特區經濟,2011,05:229-230.
[2]劉義龍,萬婭蘭,李松.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48-51.
(作者單位:楚雄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