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孫愷
?
小微企業發展的困境及對策①
——基于邳州林業小微企業的調研
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孫愷
摘 要:本文基于江蘇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的實地調研,分析了研究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改革措施及融資發展渠道。
關鍵詞:小微企業發展困境民間借貸
對于小微企業發展問題的研究,現有文獻主要著重于從宏觀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對策。文獻指出目前經濟形勢的不樂觀,政府管理部門的不恰當管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小微企業的先天歧視,以及小微企業的規模制約是小微企業發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國家應出臺法律促進地方政府或金融部門對小微企業進行援助。本文基于對江蘇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的實地調研,從微觀層面分析了小微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困境,并提出解決措施。
據統計,中國九成以上的企業都是小微企業,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稅收都由小微企業繳納,大量的工作崗位也由小微企業所提供。國家應該認識到小微企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小微企業的困境是我國工業發展階段必須攻克的難題。因此,研究小微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小微企業扎根農村,為農民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調研的37家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都是鄉鎮企業,除了技術人員,大量的工人都是來自周邊村鎮的農民。據統計,這些小微企業中,工人數量在200人~500人不等,總計超過了13000人。而根據管理部門的數據,當地110萬的人口中,青壯年勞動力超過半數都從事林業的加工生產。因此,這些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
我國擁有大量的農業人口,很多農民為了相對較高的收入進城打工,農村地區的人口流失加劇了城鄉發展不平衡。而這些扎根農村的小微企業大量駐扎在鄉鎮,成為了農民的更好選擇,避免了人口流失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有了在當地打工的條件,大量農民會在農忙時務農,農閑時到林業加工型企業打工。因此,鄉鎮根據自身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等實際情況,扶植一批小微企業是很有必要的。
1.2小微企業能夠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從調研的林業小微企業來看,首先,這批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安置了很多的農村勞動力,避免了人口外流,使他們在當地消費,大大的促進了邳州的經濟發展;其次,小微企業的發展使得農林業和工業有機結合,從客觀上拉動了農村的工業化,也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稅收。中國小微企業占據了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更是占據著縣域經濟的絕對比重,在各地的鄉鎮發展好一批適應農村實際情況的小微企業,會充分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1.3小微企業能夠促進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
在邳州當地,有超過500家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高度參與市場競爭,并在競爭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促進了資源配置的不斷優化,客觀上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正是這種集中化生產,高度競爭的經營模式,使得邳州的林業加工在全國也具有一定的聲譽,并有大量產品能夠出口,對中國的貿易順差起到了積極作用。
1.4小微企業是發展農村規模經濟的重要手段
相對低效的農業生產使得農村農業發展緩慢。而邳州的林業加工業從另外一條渠道解決了當地難以發展農業規模經濟的困境。集中化的規模性作業使得農村的生產更加高效,有利于當地發展規模經濟。有了邳州的成功經驗,其他的農村地區在管理部門的正確引導下,也能發揮當地特色及優勢,從而發展規模化的生產。
目前,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陷入了停滯不前、甚至規模逐漸縮小的困局,一方面是由于宏觀的周期性經濟危機帶來的結構性衰退,另一方面根據該地區實際情況,這些小微企業自身面對的微觀問題使得衰退成為了一種必然。
2.1產品質量管理不規范
根據調查,調研的邳州37家林業小微企業中,只有兩家具備質量檢測部門,其他的對于檢測部門沒有概念或是坦言經濟實力不夠。這不免帶來一種惡性循環,即從思想和經濟上,這些小微企業不具備生產高質量產品的能力,銷售額便會逐年減少,利潤率也會逐年下降。這不是邳州當地小微企業僅有的困境,大部分勞動力密集型小微企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資金的局限以及管理者自身專業知識的缺乏,都會使得企業產品的質量不為市場所接受,最終失去競爭力。
2.2缺乏協調性
邳州成立了林業加工型企業的商會,但據調查,大部分企業不愿入會。據部分企業主坦言,商會的領導者也是業內人士,因此對他們的公正程度保持懷疑。由于這些企業大都是家族所創,內部的管理人員也大都是家族成員,所以小微企業的首要目標并不是擴大規模,只是為家族創造財富。因而企業間的協調會遇到諸多實際問題。
2.3高風險民間借貸的存在
邳州的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的資產組成中存在大量的民間借貸,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這類小微企業有先入為主的歧視。小微企業的信用不足以借到銀行貸款,便會以其他途徑尋求融資,而民間借貸的利率遠遠高于銀行的利率。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的利潤率普遍在5%,資本周轉率大約在3到4次,大量的民間高利貸的資金成本高于資本所能帶來的15%~20%的收益,導致企業實質上入不敷出。而中國的小微企業就像邳州的這類企業一樣,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不存在先進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沒有大幅度提高利潤率的能力,一旦資本收益小于資本成本,那么就會處于虧損狀態。
2.4當地政府部門保大棄小戰略
從總體上看,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但在地方上,當地管理部門在實際操作中卻面臨較大困難。以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為例,其數量已經超過了當地政府的管控能力,只有一些相對規范的企業能夠依法管理,其他企業一直游走在黑白邊緣的灰色地帶。還有一部分“企業”,雖然和其他小微企業的運作相似,卻沒有法人代表,也沒有依法注冊,生產也較為隨性。這些不規范的企業,根據當地管理部門的說法,有擾亂市場之嫌,損害了其他合法經營企業的利益,進而打擊了它們正規操作的積極性。因此,當地部門的“保大棄小”戰略,就是要限制不合規定企業的發展,重點發展幾家符合規定的企業。很多小微企業如果不能改善自身的經營狀況,盡快走上正軌,那么就將會受到管理部門的反作用力,而非支持。小微企業大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在地區建設發展前期,大量小微企業會被鼓勵發展,而進入較為穩定的時期后,沒有迅速完善自身條件,不符合當下實際情況的小微企業就會被要求退出市場。
解決小微企業的困境是一個緊迫的問題。傳統的國家支持、金融機構扶持等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諸多問題,宏觀的政策也無法百分之百的適用于地方。小微企業想要成功融資,擴大規模,只能采用創新的方法。
3.1設立完備的檢測部門,提高產品質量
完備的檢測部門是一個企業對于其產品質量的保證,也是客戶購買該企業產品的保證。不斷提高自身產品質量與成功的融資相輔相成。沒有成功的融資,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完善產品,而沒有高質量的產品,就沒有足夠的銷售規模,也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因此,對于當地的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來說,設立完備的檢測部門以提高產品質量是重中之重。據調查,37家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之中,只有兩家設有檢測部門,也意味著大量質量不被保證的產品投入了市場。在博弈論領域,根據效率差異劃分市場類型,如果所有好商品的賣方將商品投入市場,部分差商品的賣方也將商品投入市場,那么買方便不是買下市場上所有的商品,而是以一定概率決定是否買進,此時市場接近失敗。因此,那些生產差商品的企業,正如有關部門所說,確實擾亂了市場,讓客戶對整個林業加工企業的產品都產生了不信任,間接損害了其他企業的利益,也損害了整個市場的發展。由此,督促所有的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設立完備的檢測部門是必須的。同理,于任何小微企業而言,對于自己產品質量的保證也是生存的法則。
3.2發展小微企業聯保機制
以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為例。由于該地區存在大量同種類型的企業,即便它們難以接受統一的管控,但依然可以促使它們互幫互助。政府有關部門作為發起人牽線,符合規定,通過審查的企業加入,推動聯保的發展。一家企業需要貸款,其他家企業共同為它擔保,如此,一方面相對雄厚的資金后盾可以使得金融機構放心的放貸,另一方面也分散了少數幾家企業作為擔保人的風險。但是,這個方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確定某家企業貸款數額與其擔保數額的比例。
3.3發展供應鏈金融,在“鏈”上進行融資
邳州林業加工型小微企業,在整條供應鏈上屬于缺少資金的弱勢群體,但缺少了它們,整條供應鏈都無法正常運作,因此,供應鏈可以成為小微企業融資的渠道。
以邳州林業小微企業為例,下游的板材精加工企業總是需要小微企業提供的粗加工板材,一個林業加工型的小微企業只要獲得了訂單,就一定能銷售出產品,收回貨款。即便是市場上對于下游精加工企業的產品需求量減少,也會在上下游企業的合同中體現出來。因此,金融機構根據采購訂單發放給小微企業貸款,存在的風險很小。作為小微企業,在銷售過程結束,資金得以回籠時,需要控制好投入再生產的資金以及需要償還貸款的比例,以維持在金融機構那里的良好信譽,就可以較為舒適的取得下一周期的貸款。
由于下游企業拖欠了小微企業的貨款,資金實力并不雄厚的小微企業就會因此而資金鏈斷裂以至不能開始下一個周期的生產。金融機構應該看到下游企業償還貨款的能力,以應付賬款作為小微企業取得貸款的擔保,幫助小微企業融資。如此,小微企業不至于失去繼續經營的能力,而下游企業貨款的償還也可以保證金融機構的權益。
需要融資的小微企業將質押存貨,即板材原料交給銀行以獲取相應貸款,銀行則委托物流企業對板材及小微企業進行相應的業務控制。銀行允許企業在保持板材價值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將質押存貨變現,從而促使小微企業生產及銷售的進行。
小微企業想要生存發展,并不能把希望主要寄托在國家和金融機構的直接支持上,而應不斷完善自身的產品,從創新的渠道取得資金支持。同時,小微企業主也應該摒棄傳統的家族經營模式,順應當下市場,與其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只有參與合作,與其他合作伙伴形成當下市場中的有機整體,才能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車湘輝.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優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 (18).
[2] 于洋.中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
[3] 彭娟.探討小微企業的內部管理問題及發展戰略選擇[J].中國集體經濟,2014(18).
[4] 小微企業內部管理問題研究——基于管理者特征和市場導向視角[J].商業時代,2013(36).
[5] 徐良英.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商場現代化,2012(11).
[6] 趙永樂.人力資源管理概論(第二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7] 李振宇.小微企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河北金融,2012 (05).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a)-046-02
基金項目:①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20141029801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