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 劉滔 許晶
?
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仿企業化問題初步探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劉滔許晶
摘 要:近年來,各大高校開始進行擴招政策,高等院校的教學規模不斷擴大,行政機構工作人員人數逐漸增加。本文在對傳統高校的行政管理進行分析后,挖掘傳統高校行政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高校行政管理仿企業化的思路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規模經濟企業集團競爭力
我國高等院校開始擴招,教育事業開始改革,這使高校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創新成為各大高校的話題新星。大學實現教學、科研的基礎就是行政管理,它也是我國高校行政管理走向科學化和現代化的階梯。本文在實際工作的前提下對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仿企業化進行分析,通過抽樣化介紹教育的目標和行為,展開分析保障教育的行為和功能。
我國高校的管理體制改革一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進行著,但是,根據各地經濟水平不同改革深度不一,現高等學校與現代企業在對比之下存在大量問題。
(1)如今我國高校行政機構人員的編制是參考政府機關的人員編制的形式來進行的。故而,在高校和政府機關中都存在著“設立—膨脹—精簡—再膨脹”的惡性循環。現如今機構中分工越來越細化,從而招募大量員工,使得機構中人員擁擠,高校亦是如此。
(2)部門間缺乏密切配合。現如今各大高等院校與行政機構將工作分的越來越細,雖然員工能做到各司其職,但由于各部門之間的聯系不密切導致辦事效率低下。
(3)缺乏奮斗創新的精神。高等學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明確、流程清晰,工作人員不愿意去思考,養成了惰性心理。這使得行政管理觀念遠遠落后于國際水平,甚至已落后于我國高校的改革發展。
(4)行政權力擠占學術權力。這個問題在高等院校中越來越嚴重。在高等院校進行政管理的過程中,由于行政管理權力越來越一手遮天,使員工重視追求行政權力從而忽略了學術的權威性。
在行政管理的改革中采取“仿企業化”思路對高校管理具有現實意義。以下,筆者將從幾個方面來談仿企業化的優勢。
第一,比較高校與企業之間行政結構的差別。在憲政體制結構和體制化結構層面上高校和政府一致,在這種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企業的運行更具有獨立性、更具有自己的特點,同樣的,這種體制也給企業提供了一種自由自在、可以有很大發展的空間。現在我們的教育,也是在高仿企業化,給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和學習的空間。一些高校和企業也就被看作被操作的系統,學校是培養人才的,而企業是驗證學校的成果,兩者是相互聯系的。高等學校中的人力資源通常分為領導者和科員,與企業人力資源相輔相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許多經驗都值得高校人事管理去學習。總的來說,高校的體制化和人格化的改革都可以用仿企業化來解決。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依靠仿企業化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行政人員、管理者和員工永遠不是同一層面上的人物。
第二,管理過程與仿企業化。我們可以將企業通過占用一定資源來生產相應產品從而獲利的過程稱為企業過程。企業以服務顧客為中心來進行各種活動,來進行企業之間競爭,從而實現企業的高效率化。企業活動中的成本與效益分析都可以使企業得到最大化的利潤。仿企業化的重要內容就是在對各項公共事務的管理中,通過引入市場機制來進行成本與效益的分析,從而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統一。除此之外,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同樣是仿企業化的重要一步。行政管理可以借鑒企業活動的部分規則。
我們應當看出,高等院校在行政管理的過程中應當體現出必要的政府功能,現在仿企業化根本達不到決策階段,或者可以說仿企業化并不能告訴我們應該或不應該做什么,只能告訴我們如何能做僅此而已。
3.1仿照政企分離原則適當地分離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
學校的行政管理,是為學生提供知識,也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前提,它具有服務和保障的作用。同時,要提高學術的權力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屬于自己的學術權力,據研究,好多高校認為行政管理權力和學術權力是對立的,但其實這兩種權力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
3.2將行政權力在某種程度上進行分散化管理
現如今,高校開始實施校—院—系三級管理體制。而這種體系的形成,其現實意義就是要將高校權力徹底分散,把權力下放到學院和系自己的手中,激發基層自主尋求發展的動力。如何將權力在更多的利益集團間進行合理分配的是我們首要的任務,將學校的決策下放到各利益階層的代表中并讓其積極參與,就避免各利益階層觀點不一從而產生矛盾。
3.3注重高校行政管理中的職能創新能力
高校行政管理的現狀到現在還沒有得到改善是高校中人員冗雜的原因。為了減輕高校行政管理的壓力,我們可以將學校中的一些設備或者一些基礎設施完全下放到市場,自負盈虧。除此之外,提高行政管理中各部門的默契度,加強員工間的溝通與聯系,促進團結、競爭、協作,尋找符合時代要求、貼近實際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一是要注重感情投資,凝聚人心,身為一個管理者,就要努力教育引導別人,我們雖然身為上層,但是,我們要尊重別人,從自身作起,給別人樹立一個榜樣,在工作中要謙虛地幫助別人,耐心地教導別人,努力做到最好,同樣也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努力改正不足,大家共同的努力,一起創造一種很好的和諧的工作環境。
二是要注重“熱點”、“難點”的攻克。現如今煤炭企業的改革正處關鍵時期,職工的思想也極其活躍,熱點、難點都很多,需要以職工思想動態為主要分析目標。黨委和行政之間相互交流,直接與一線職工進行信息傳遞,通過搜集和反饋信息來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從而可以對癥下藥。對于帶有傾向性的熱點問題,我們應當公平、公開、公正地去統一職工的認識和行動,例如合理運用職工代表座談會、廠務公開等形式;組織政工人員進行思想突破從而解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難點、重點問題;組織政工部門做好職工的咨詢工作,從而解決基層員工的思想問題。組干部門要負責基層單位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整頓;宣傳部門要幫助基層黨支部做好職工的宣傳動員工作;工會、共青團組織要經常組織勞動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多管齊下達到綜合效果。
3.4高校行政管理者也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不能只按照制度去要求職工,應該視情況而定。身為管理者也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從基層入手,了解不同人員的生活習慣、脾氣秉性,從心理狀態入手。所以,身為管理者也要不斷的進行學習,不斷地進行定期培訓,學習更多的知識,逐漸提高管理水平,讓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強,使得教出的學生更優秀。
3.5提高高校行政人員的素質
不斷的加強行政管理人員的在職教育和在職培訓,可以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可以擴展他們的知識,也可以帶動起一些行政管理人員對于業務的興趣。這樣管理經驗就得到了創新,打破了以前傳統的教學水平,同時與現代科學相結合,使得管理更加有制服性,使他們具有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能力。現在還應該不斷加強行政管理人員對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管理理論的研究,讓行政管理人員定期參加企業組織的活動。要注重工作作風,從嚴治理企業,從嚴帶領隊伍。培養職工過硬的作風是企業的優良傳統,要注重發揚這一傳統,并讓其在新時期繼續發光發熱。堅持在思想工作、紀律作風、管理技術上從嚴要求,無規矩不成方圓,家有家法國有國規,我們要在做事時按著規矩來、根據工作制度走。總之,高校行政管理是一項不可少的工作,加強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訓,發揚企業的優良傳統,可以讓剛剛著手的員工更快地適應工作,同時也可以使其工作素質更好的提高,可以對自己的不足進行改正,可以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美]戴維·奧斯本,特德·蓋布勒.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2] 克里斯托夫·波里特.西方五國公共管理改革的軌跡與模式比較[J].公共行政與人力資源,2006(4).
[3] [美]路易斯·尤奇特爾.一些經濟學家稱行為是一個重要因素[N].紐約時報,2001-02-11.
[4] 任曉.中國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中圖分類號:F2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5(a)-060-02
作者簡介:劉滔(1978-),女,陜西省蒲城縣人,助教,主要從事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