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孔祥璐華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俞樂
?
物資集中采購模式淺析
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孔祥璐
華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俞樂
摘 要:物資集中采購逐漸成為大型集團企業的主要采購模式,與傳統化分散采購相比,集中采購在降低生產成本、規范采購過程、加強供應商長期合作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充分研究集中采購模式對于企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物資集中采購具體實施過程中,目前還存在著不足,為企業采購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困難。因此,本文重點對物資集中采購模式的優點進行了匯總分析,并提出了其存在的問題,給出了更好的建議,為今后各企業集中采購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物資 集中采購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向集團化方向發展,在整體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各個集團企業對于物資采購模式也在進行調整。傳統的采購模式為分散采購,即集團公司下屬各分公司對各自的需求物資獨立進行采購。為有效降低采購總成本,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許多大型集團企業對于物資的采購模式逐漸趨向于集中采購模式。
集中采購是企業采購的一種組織實施形式,由企業將具有批量規模的采購項目納入集中采購目錄,統一由集中采購機構開展采購活動,從而獲得企業采購的規模效益。總的來說集中采購大概包括兩層含義:第一,為了降低分散采購的選擇風險和時間成本;第二,集中時間,集中人力,集中組織[1]。集中采購將一定時間、地域內的一種或幾種相同產品需求,進行整合歸并后進行規模采購。
2.1 有利于降本增效
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采購成本的略微降低能對公司的利潤產生重大影響,一般來講,采購成本每降低1%,企業利潤率將可以提高10%~30%,甚至更高[2]。例如,2003年中國石油集團對西氣東輸工程所需的13萬噸直縫埋弧管進行了集中采購,前次采用分散采購中標的三家國際頂尖的鋼鐵企業日本新日鐵、住友金屬和歐洲鋼管都參與了此次采購,三家在前次中標價格的基礎上分別降價20%、17%、8.3%,相比前次采購節約資金1.2億元[3]。另外一個例子是2009年,海螺水泥因新增9條5000t/d熟料生產線和12臺水泥磨擴建投產,使得成本降低難度增大,但由于靠著海螺水泥集中采購的優勢,煤炭成本下降明顯,企業綜合銷售毛利率最終提升了3.6個百分點,成為業績增長的主動力[4]。
由于集中采購匯總了各下屬分公司統一需求量物資,在采購數量與規模上具有明顯的采購優勢,能吸引更多實力強勁的供應商參與采購項目,在有效提高對供應市場議價能力的同時也對物資質量提供了有效保障。集中采購對于供應商也具有買方優勢,規模性的生產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使買賣雙方共同受益。
同時由于采購項目的集中統一,將下屬各分公司分散采購的項目一次性完成,避免了重復采購,使采購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時采購人員的數量減少,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2.2 形成穩定的供應商體系
長期推行集中采購能有效避免分散采購一單一采、僅為價格短期博弈的現象。集中采購將供需雙方推到一個更大的平臺進行交易,在供需雙方都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自然會形成一種相互依托、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關系。在遇到市場緊缺、臨時需求等突發情況時,可以確保物資的正常供應,規避了資源風險。許多大型集團企業目前已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供應商資源庫,通過歷年的集中采購和對供應商的動態考核評價,篩選出優秀的供應商與其制定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僅根據市場價格變動趨勢進行價格談判調整,有效保障了物資的供應與質量。
2.3 有利于庫存降低
每個企業都會建立相應的庫存儲備,庫存量過多則會導致資金被占用,無法進行更好的資金周轉,庫存量過少則不能保證現場生產的正常運行,緊急物資需求采購項目增多。通過集中采購,可以在采購源頭將各下屬分公司物資規格型號進行統一化,在后期的庫存管理中可以相互間進行緊急調劑,避免了各自為政導致的大庫存積壓。以小型發電機為例,分散采購的小型發電機雖然在功能上可以相互調劑使用,但是由于各個發電機廠家機型不一致,配件通用性差,使得發電機配件需每個品牌單獨進行儲備,集中采購發電機使得配件儲備大大降低。
2.4 有效規范采購行為
集中采購將采購過程提升到更高的平臺上進行,在采購方式上由于金額較大,基本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有效控制了各下屬公司利用金額界限規避招標情況,評標專家庫也相對龐大,參與招標的評委均在公司評委庫中隨機抽取,保證了招標評審的公平性。使公開招標方式最大限度的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有效規范了采購行為,真正實現了“陽光采購”。
2.5 避免企業系統內部競爭
在物資價格波動較大造成物資短缺的時候,各下屬分公司為了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會出現相互之間爭奪資源而彼此競爭的現象,從而導致賣方借此機會虛抬物價。而通過采用集中采購模式,可以將緊缺需求物資進行整合,統一尋求市場資源,將采購價格有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現行的集中采購模式在降本增效、規范采購行為、保證物資質量、穩定供應商關系等方面具有很多優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進一步分析研究使其更加完善。
3.1 集中采購物資范圍不易確定
為保證集中采購能夠達到規模效益,集團企業在年底會對次年物資需求計劃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物資的需求數量及技術含量制定集中采購目錄,目錄中的物資由集團企業統一組織集中采購,不在目錄范圍內但金額超出規定范圍的物資也需上報。因為年度需求計劃的準確性較差,集中采購物資目錄范圍不容易確定。集中采購目錄制定范圍過小,目錄范圍外超金額物資會頻繁上報,不僅在采購流程中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不利于物資的提前儲備。集中采購目錄范圍過大,個別物資實際采購量不能達到預期估算量,中標供應商因數量因素給予的價格上的讓步不能得到補償,還可能會影響供應商供貨質量或后期質保服務。
3.2 集中采購周期長
為避免集中采購物資需求的完整性,盡量對需求物資收集齊全,授權集中采購單位要求所有物資需求分公司將需求計劃上報完成后才能制定集中采購計劃,因個別分公司目標計劃下達較晚,可能會導致整個物資采購延后進行其他計劃下達較早的分公司則不能及時拿到需求物資。集中采購涉及所有分公司物資需求,從物資需求計劃到合同簽訂中的各個環節,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則會影響采購的整體進度。
3.3 采購計劃不準確導致重復采購
集中采購計劃是各下屬分公司需求計劃平庫后上報匯總形成的,但由于計劃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準確,因此需求計劃的不準確性和不完整性往往使得集中采購計劃不能完全覆蓋分公司的全部實際需求,造成了同類物資不同型號產品在招標采購范圍之外,同年內需反復進行采購,因而失去了集中采購規格效應的意義。
4.1 推行動態化集中采購
集中采購的最終目的是降低采購的總成本,如果一味的為了集中而集中,則失去了集中采購的真正意義,因此在集中采購模式中面對各種突發情況應該加入動態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購成本。
如果需求計劃提報時準確性較差不能完全覆蓋同類物資的不同型號,可將該型號物資根據歷年的需求量給予估算,并在招標前給予應標供應商以明示,將數量不確定因素綜合考慮到報價中,實際采購量以雙方訂單為準。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緊急或特殊情況,物資需求型號不在集中采購范圍內,如果再次進行招標則耗時時間長,不能迅速解決生產供應,這種情況可以邀請已經確定的集中采購中標供應商對該型號物資進行小規模談判,價格參考中標物資型號中標價,第一時間解決現場生產需要。
集中采購目錄也可進行動態調整和細化,根據物資的需求情況將物資劃分為定商定價式采購和項目定量采購,定商定價式采購在年初進行,根據年度計劃及歷年需求量給予預估數量。定量采購項目需等待項目計劃落實后啟動,若定量采購項目只涉及一個分公司,也可將該物資臨時調出集中采購目錄或授權分公司進行集中采購。
4.2 推行電子信息集中采購
根據企業實際采購情況研發電子信息物資采購平臺,從物資的需求計劃至最終形成的采購結果全部在平臺上進行操作,在關鍵環節設置審計及監督系統,招標采購過程也可在平臺上進行公開博弈,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時間、人力和物力。電子信息物資采購平臺的操作需盡可能的操作簡便,減少操作過程中造成的數據錯誤,在關鍵環節的設置必須考慮充分,防止系統漏洞被暗箱操作者非法利用。
4.3 推行代儲代銷模式集中采購
代儲代銷是指在經濟領域里供需雙方簽訂經濟協議或合同,供應廠商為需方儲存物資或將物資送達需方指定的存儲地點,需方將這些物資代為儲存并在一定周期內對消耗完的物資向供應廠商支付貨款的物資采購方式。
物資采購中計劃提報的準確性往往是采購的難點,因為計劃只是一個大概的預計,因此想做到計劃的完全準確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生產方案的臨時變更,更是加大了物資需求計劃提報的困難性。代儲代銷在處理計劃提報的時候具有絕對優勢,年初采購時各分公司只需提報物資需求的型號,不需要統計數量,公司集中定商定價后,再與分公司簽訂框架合同,每次需求的物資根據生產的需求分批次的以訂單的形式發送給供應商,等待物資使用后定期進行結算。這種模式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計劃不準確性帶來的物資滯后問題,有效解決了事后合同情況。
代儲代銷對于公司的倉儲庫存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代儲代銷按照實際使用量進行結算,使用不完的物資可以全部退回給供應商,這樣便不存在庫存積壓,既減少了儲備資金的占用,也讓企業實現了“零”庫存管理。
代儲代銷物資必須以采購頻率高、標準統一、質量性能和價格較穩定、通用性強的物資品種為主,從合作的供應商角度來考慮,如果確因計劃的不準確性導致訂單大于實際使用需求,該物資也可在市場上進行有效流通,既減輕了供應商的壓力,又降低了采購成本。
在集團企業日益擴大的市場氛圍下,物資集中采購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也是今后采購的主流發展趨勢,在充分發揮物資集中采購的同時,要對采購模式進一步研究細化管理,不斷改進其中的不足,使整個物資采購過程變得更加陽光、便捷和嚴謹。
參考文獻
[1] 畢延云.集中采購模式分析與應用[J].才智,2012(21).
[2] 車玉梅.集中采購策略在成本控制上的成功應用[J].中國煤炭,2008(08).
[3] 涂春雪,唐立新.石油物資集中采購模式的分析[J].物流科技,2009(09).
[4] 孫旭升.中國石油物資集中采購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
作者簡介:孔祥璐(1984-),男,山西省人,漢族,大學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物資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1(c)-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