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司楊
?
就業導向的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曲靖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司楊
摘 要:本文基于對地方本科院校市場調研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指出就業導向下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優勢所在,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培養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的策略。
關鍵詞:就業導向 市場調研 應用型人才
隨著全球化的持續推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更加復雜和動蕩的商業環境。企業面臨競爭加劇、產品生命周期迅速縮短、消費者的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等變化趨勢,這使得決策的難度和風險進一步加大。
降低企業決策中的不確定性并提高決策的質量,關鍵在于及時獲取有價值的市場信息,而這些信息的獲取就來自于市場調研。市場調研是準確認知市場需求和把握市場趨勢的方法和工具,是企業決勝市場的重要手段。市場調研人才對企業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本文將對基于就業導向的地方性高校市場調查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
1.1 對市場調研缺乏重視
一方面,學生對市場調研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1];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市場調研意識薄弱[2],不愿在調研上投入決策帶有盲目性。兩者對市場調研的漠視極大地制約了教學效果、調研人才能力的提高以及企業決策的科學性。
1.2 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實踐
市場調研是一門交叉學科,綜合了市場營銷、消費者行為學、統計學、商業研究方法等學科的知識,有豐富的理論基礎。市場調研在國內高校管理類專業基本都有開設,課程名稱一般叫做“市場調查與預測”。但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圍繞著調研方法和數學模型來開展,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倍感枯燥。這恰恰就是一種誤區,市場調研其實具有高度實踐性,通常以解決企業特定的問題為目標,通過項目方式來實施,教學應當結合企業實踐來進行。
1.3 學生基本功不扎實,市場調研流于形式
首先,在市場調研的理論學習過程中,由于相關前期課程,如市場營銷、統計學等專業課程由不同任課教師承擔,課程又設置在不同學期,課程間的支持和聯系較少,很多學生在前期課程考試結束后就遺忘了相關知識,使得學生難以深入理解市場調研知識。其次,在運用市場調研知識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只是照葫蘆畫瓢,能夠按照市場調查的流程和形式完成調研。但是,對于調研的真實性、可靠性和適用性等基本條件并沒有深入領會,導致市場調研的結果沒有價值,甚至對企業決策產生誤導。
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分為研究生、本科和高職高專三個層次,本科應用型人才從定位上看介于研究生和高職高專之間,既要有職業崗位要求的工作知識和技能,又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創新能力[3]。在就業導向下,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既要基于就業崗位的需求來設計,又要保持一定的彈性,以適應所在行業的變化趨勢和本科應用型人才發展的內在要求。與傳統的以課堂講授為主的人才培養方式相比,就業導向的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培養所具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學習市場調研課程的興趣和積極性。強調就業和應用的課程設計是對傳統的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的改進,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
(2)促使市場調研人才培養規格與企業用人標準相契合,滿足市場對調研人才的需求。在就業導向下,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充分調查地方產業發展狀況和企業相關崗位的需求,以此來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保證人才培養規范與企業用人需求相一致。
(3)培養職業意識,提高職業能力。就業導向的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培養有助于學生盡快完成從學生到職員的角色轉變,并進一步明晰自己的職業目標和發展路徑。通過課堂內外的實踐培養職業意識,提高職業能力,從而為學生的順利就業提供保障。
(4)結合市場調研理論與實踐,拓展學生綜合能力。市場調研本科應用型人才本質上就是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同時能夠適度地創新并運用于調研實踐,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市場調研的實施是基于具體項目的,除了要有調研的知識和技能,也非常重視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等“軟技能”的提高,故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1 明確本科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定位,完善配套職業化培訓
本科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可進行如下定位:牢固掌握市場調研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能夠在調研實踐中加以總結、提高、創新和運用,從而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為此,在課程體系設計中應注重應用導向和能力導向,培養學生識別企業市場調研問題、策劃市場調研方案、收集數據、整理和分析數據、撰寫和陳述市場調研報告等方面的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市場調研的職業化培訓,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就業競爭力,培訓內容包括行業發展現狀的介紹、企業崗位的需求狀況、職業生涯的規劃、職業道德的樹立和職業資格證書的考取等方面。
3.2 把握市場需求,優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地方本科院校在規劃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時要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分析,掌握用人單位的崗位設置情況以及能力要求,以此作為制定培養方案的依據。拿市場調研行業來說,擬調查用人需求的雇主包括但不限于市場調研公司、廣告公司、管理咨詢公司、政府統計機構、科研機構、大中型企業的營銷部門、部分創業公司等。在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培養方案的同時,還要結合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定位來進一步優化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也就是說,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還要具有前瞻性和柔性,使得就業學生在勝任崗位的同時也有發揮創造力解決問題的空間,而且能夠幫助學生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3.3 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
在教學方法上,需要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結合項目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需要搭建校內外的綜合實踐平臺。在校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訓:借助于市場營銷和市場調查的教學軟件平臺開展實驗教學;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科研和營銷競賽等活動;與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項目開展合作,進行市場調研實踐。在校外,市場調研實踐主要基于校企合作,以“聯合辦學”、“工學交替”和“訂單式培養”等方式來進行[4]。
3.4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既有扎實理論學識、又有豐富市場調研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但這正是現有的教師隊伍中的薄弱環節。建設“雙師型”教師團隊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
一是建立“雙師型”教師的激勵機制。教師應當更新觀念,不僅僅要保持教學和科研的理論方面的學習,還要加強學科在應用領域的學習。高校可以對具有職業資格證書和實踐經驗的教師進行量化評估,在教師評優和職稱評定時作為評價參數,以此來激勵“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5]。
二是加強產、學、研的合作,完善各方人才的交流機制。一方面,教師可以到校外科研機構和企業以參觀、培訓、合作和掛職等方式積累實踐經驗和發展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請校外優秀的市場調研專家和學者擔任教師或兼職教師,以市場調研行業最前沿的發展動態與學生交流。
3.5 改革考核體系
傳統的以閉卷筆試為主的考核方式難以衡量應用型本科市場調研人才的知識和能力,而且不能對應用型人才產生激勵作用。考核體系的改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從考核范圍上看,考核應當綜合考評市場調查的理論和實踐,以實踐考核為重點,突出對市場調研應用能力的培養;第二,從考核時間上看,考核應貫穿整個課程周期,以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的形式來進行,注重平時成績的積累;第三,從考核者的角度看,考核應當結合企業考評、教師考評、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來進行,應注意考核過程和結果的公開、公正和透明,考核后各方都要注意總結提高。
綜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市場調研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當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堅持就業導向,關注學生職業發展,以培養應用能力為核心,從人才定位、培養方案、教學方法、師資建設和考核體系等方面進行規劃和實施,讓人才能夠更好地為用人單位創造價值,為地方經濟建設做貢獻。
參考文獻
[1] 劉穎.“市場調查”課程實踐性教學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0).
[2] 陳焱晗.我國市場調查行業發展現狀及特點分析[J].商業時代,2010(5).
[3] 李俊.經管本科生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大學教育,2011(8).
[4] 張兄武,徐總寧,付保川.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策略探究[J].教育評論,2011(2).
[5] 張純榮,段淑梅.應用型本科“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吉林省經濟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13(4).
中圖分類號:F7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1(c)-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