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東方學院 李兵 江翼兵 范玥
?
關于人力資源管理規劃戰略性的若干研究
河北東方學院 李兵 江翼兵 范玥
摘 要:人力資源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其管理規劃影響著社會與單位的未來發展,可促進資源分配,減少成本,降低損失。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經由人才分配,通過科學的方法與有效手段,增加效益,達成戰略目標,實現長遠發展。本文主要研究與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相關的問題,希望可促進人才分配,推動企業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人力資源 管理規劃 戰略性 若干研究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人力資源成為市場競爭關鍵,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地位不斷提升。如何依照戰略目標科學分配人力資源,達成戰略性規劃,影響著未來發展,決定著戰略目標的落實情況。本文首先介紹人力資源管理規劃和進行戰略性規劃的現實意義,然后分析當前人力資源規劃表現的問題,最后探討規劃舉措。
1.1基本內容
人力資源管理規劃主要是借助人才審核,實現人力資源的科學分配,進而獲得滿足單位發展需求的高新人才的一種管理過程。它強調組織發展,以高新、專業人才為根本目標,不斷增加單位吸引力、提升競爭力。一般包含狹義與廣義層面概念,其中,廣義上是一種技術性統稱,具體包含人力資源評判以及單位資源測評,能夠有效整合單位文化,大力開拓多元產業鏈,改善工作質量,提升工作成效。
1.2戰略性規劃的現實意義
1.2.1促進運營發展
因內外部運營環境與自身發展目標以及發展戰略的變動,人員需求量出現波動,并提出新的人員質量標準。人力資源規劃依托人力當前的情況、未來人力需求以及社會供應,圍繞人員增減、補充、培訓編制相應規劃,以此來達到人力動態需求,這可促進單位的運營發展。
1.2.2改善人員配置
因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發展戰略也逐步調整,使得單位內部的人力資源始終未達到最理想狀態。而戰略性規劃能夠改善人力資源分配失衡這一狀況,促進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并可確定現有人力資源,綜合分析人力結構,達到人力效能最大化,減少用人成本比重,增加經濟效益。
1.2.3推動企業與員工的和諧發展
成熟的戰略性規劃一般是依照企業實際、聯系個人情況制定的。將人力資源規劃列到長遠規劃層面,進而將單位未來發展與個人自身發展進行整合。員工能夠參照人力資源規劃,明確職位空缺,并以此依據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以此來達到人力需求,全面增加個人成就感。
2.1人員短缺,嚴重不足
人力資源管理要求管理者具備較高素質、突出的領悟能力與較強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規劃編制人員,應具備敏銳的戰略眼光和靈活的交流協調能力。然而,現階段卻存在管理人員短缺、嚴重不足的問題,已有人員大多不具備系統化的知識結構,也未接受過專業培訓,其管理經驗缺乏,僅僅利用理論知識、科學技術、信息處理加工編制的規劃不具有可行性。另外,員工綜合素質不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規劃的落實。
2.2不重視各個單位的融合
大部分單位強調經營計劃,將工作重心放到開發計劃上,不關心人力資源管理規劃,致使人力資源背離戰略發展,對單位發展產生嚴重阻礙。另外,一些單位對人力資源進行規劃時,存在認識錯誤,把人力資源規劃管理看作人事計劃,使得人力資源背離單位實際,一旦出現危機,單位將手足無措。
2.3定位不清晰,缺少準確性
目前,在大部分單位中普遍存在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思想認識不到位、定位不清晰、缺少準確性等問題。雖然現有單位為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組織形成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實際上卻并未發揮出自身作用。人力資源整體管理規劃形式并不理想、管理模式缺少多樣性、管理工作不全面,進而阻礙了經濟發展進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一般只是單純地處理人事檔案,主要進行考勤管理與合同管理,并未真正履行規劃管理職能。
3.1規范招聘,強化培訓
在市場競爭活動中,人處于主體地位,資深、專業、卓越的員工能夠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縮減生產成本,創造更多價值。因此,各單位應關心人員的招聘工作,規范招聘,盡可能選拔優秀人員。同時,強化培訓,一般包含崗前以及在崗培訓這兩種形式,其中崗前培訓主要是面向新進員工進行職業教育,增強職業素質,提高專業水平。而在崗培訓指依照員工基本表現,全面挖掘內在潛力,逐步提升工作能力。合理、可行的培訓方式有利于預期目標的達成與個人潛能的充分發揮。
3.2深化人力資源規劃
人力資源規劃指面向單位人員實施動態預測,這可促進戰略性管理的落實。在人力資源規劃中,人力資源需求估測、實際供給評判是主要目標,保障單位結合實際需求獲取合適的人員,最終在達成發展戰略的同時,增加員工的根本利益。其和單位用人需求、工作經驗與專業技能緊密相連。因解雇、晉升、離職和退休等也會對人力需求產生影響,由此可知,管理層應科學看待人力資源規劃,有效利用,準確預估員工需求,明確所需員工種類。同時,還應定期開展技能培訓,滿足個人發展需求。系統、全面的人力規劃除可保障單位的穩步運轉,還可增強市場競爭優勢,提升市場地位。
3.3及時優化發展戰略
因單位發展情況的不同,在不同的時期,要求采用針對性管理規劃方案,及時優化人力發展戰略,進而有效迎合市場發展需求,達成戰略目標。在初始發展階段,單位編制的人力規劃應突出凝聚力,具有業務導向。培養更多能力卓越、專業水平高的新型人才,打造基本功過硬的管理隊伍。經由選拔、系統培養與綜合應用不斷提升單位競爭力,增加凝聚力,吸引更多外來優秀人才,拓展單位發展團體;在成長階段,其所編制的人力規劃應凸顯單位戰略發展,最終實現戰略目標。在這一階段,人力規劃更加關心和傾向人力管理標準化與職業化,落實人力資源常規秩序。借助人力資源的科學分配,保證單位的高速、良好運行,使單位管理不斷朝著正規化方向發展;在成熟階段,所編制的人力規劃應切實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全面準備,有效應對戰略發展變化;在衰退階段,進一步提升人力管理水平,關注各種類型員工的專業素質、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崗位匹配度等問題。
3.4清晰定位
辯證看待人力資源規劃,認識到戰略性規劃與人力計劃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對于單位而言,旨在通過戰略性規劃實現穩步、良好運轉,以未來發展戰略以及支持戰略發展基本組織為依據,主要內容是明確未來發展所需人力資源種類,進而實現高層目標。由此可知,應將人力資源規劃列至整體發展戰略中,不斷優化其戰略地位,同時,明確未來發展走向,并據此有效落實前瞻性預測工作,讓人力資源規劃滿足單位發展實際,達到有機融合。
3.5有效診斷,不斷改進
診斷可讓管理人員明確人力資源工作實際開展情況,不斷改進,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具體是指圍繞資源管理開展情況、管理成效實施調查評估,綜合剖析人力資源管理根本性質、主要特點。有效落實診斷工作能夠科學評判人力資源戰略踐行情況,及時發現不足,提出適宜的整改措施,讓人力資源戰略符合自身發展戰略,達到協調一致,增強市場競爭力。
各單位應重視人力資源管理規劃,掌握核心意義,針對管理規劃構建成熟條例,實現單位的穩步運營。同時,正確對待人力資源管理,將其列入發展戰略內容中,進而實現人才的科學分配,達成戰略發展目標,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冬葉.關于企業戰略性人力資源規劃的若干思考[J].全國商情,2013(12).
[2] 李俊海.企業戰略性人力資源規劃模型的研究與應用[D].重慶大學,2014.
[3] 張亞越.對商業銀行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探討[J].企業經濟,2013(7).
[4] 林耀.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性規劃[J].人才資源開發,2016(7).
[5] 劉召鵬.淺談人力資源管理與規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1).
作者簡介:李兵(1983-),男,山東東營人,本科,河北東方學院助教,主要從事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江翼兵(1981-),男,河北廊坊人,本科,河北東方學院助教,主要從事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范玥(1983-),女,遼寧沈陽人,碩士,河北東方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F4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a)-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