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 黃佳
?
中小企業融資障礙及對策研究
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 黃佳
摘 要:進入經濟新常態以及經濟調整階段之后,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仍舊是融資方面的障礙。雖然中國在中小企業發展方面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在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中占大部分的是金融機構,盡管如此,當前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供需之間依然存在矛盾,由此引發金融服務在質量上的參差不齊和服務的低效率。筆者針對中國中小企業存在的融資障礙問題進行分析,從企業自身發展、金融機構配套和政府政策扶持三個方面進行原因分析,進而提出:要想突破融資障礙,國家必須對現有制度問題進行變革,提高融資的效率和質量,促進中小企業良好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融資障礙 金融機構 困境 社會信用
中小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實際情況表現出來的是“強位弱勢”,中小企業現在依舊遭遇著融資困境,而在這種情況下面對當前經濟新調整改革階段,中小企業應該找到融資困境的突破口。
作為中國國民經濟平穩高質量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小企業由于受到企業自身規模小以及償債能力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仍舊存在著資金短缺、融資障礙等重大制約發展的問題,阻礙著企業的穩定持續高質量發展。而中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融資障礙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顯著的層次。
1.1融資渠道及來源狹窄
融資渠道及來源狹窄,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已經從單一過渡到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上去,而且我國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以及渠道豐富多樣,存在的形式也不少,但是,實際情況遠非如此,由于受中國特殊的國情限制,大多數融資渠道都有較高的發展門檻,相應抬高的條件制約了企業在資金方面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融資渠道以及方式的狹窄,同時也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運用帶來不便,這也阻礙了中小企業的順利籌集資金進行生產運作,使得融資渠道越來越狹窄,進而出現問題。
1.2融資結構不甚合理
融資結構的不合理有多方面的表現。首先表現在依靠企業自身積累,內源融資較多,而外源融資比重小,這是中國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式,這種單一的融資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穩定發展。其次表現在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主要渠道的融資方面,相對的形式主要是抵押或擔保貸款。最后表現在借款期限方面,因為銀行的安全性考慮,金融機構一般只能把短期貸款借給企業,而不能借到相應的長期發展貸款。這些表現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融資結構的變化趨于不合理,也使企業發展在運用資金時受到阻礙。
1.3融資成本較高
利息支出和相關籌資過程中表現各項費用也都包含在企業的融資成本里面。相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在融資運用方面中小企業不僅與相應的發展優惠沒有太大關系,而且,在這一實施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利息成本,這是大中型企業所不必要的支出。然而,更多地因為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方式采取謹慎的態度,并且在方式上采取抵押或擔保,為尋求更好地擔保及抵押,中小企業還要依靠繁雜的手續以及付出擔保費,還要進一步進行抵押資產評估等不必要費用。這些表現出來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都使中小企業在現如今的市場環境中處于不利地位。
2.1金融體系缺乏監管,出現擔保障礙
2.1.1缺乏相應的監管和市場化的利率機制
為了對中小企業進行資金支持,大多數國家都設立了專門的金融管理單位。政策性金融機構雖然在中國有所設立,但是沒有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從而導致金融機構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這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另外,在缺乏監管條件下,相關金融咨詢機構就會對金融服務和產品產生各種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挫傷金融機構搜尋中小企業信息的積極性,進一步影響其提供金融服務。
2.1.2信用擔保體系的不完善,從而造成尋求擔保困難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工作試點在中國逐步實施是從21世紀初才開始的,擔保機構不多是首要的一個問題,其次是它的資金不充足及手續繁雜等諸多特性。同時,由于對自身利益的保障,在中小企業擔保融資方面金融機構表現的比較謹慎。除此之外,銀行對抵押標的要求也是相對更加嚴格,這樣也就使得中小企業不容易提供合乎銀行設計標準的抵押物,特別是銀行更加偏好于不動產的抵押。
2.1.3趨利性以及信息不對稱
趨利性選擇在銀行和企業方面都會有所表現,中小企業為實現融資目的,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達到目的。然而這會造成銀行與投資者利益的道德風險出現,企業社會公信力遭到損害。因此,要想避免貸款違約情況的出現,中小企業要想及時進行融資就必須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來進行分析。同時,鑒于中小企業對債務和資本需求規模不大,出于規避銀行經營風險和減少經營方面的多余支出的考慮,金融機構就會選擇更加謹慎的方式融資。
2.2企業信用等級低,融資意識淡薄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發展有限,相應的資金缺乏情況的出現,同時企業的信用水平不高,這些諸多因素會造成企業貸款償還違約率普遍偏高。因為大多數中小企業一般是推行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相對就會產生產權結構不明晰,進一步造成不能合理科學地規避風險,進而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履約能力,并觸到了銀行安全性及收益性原則點,致使銀行不愿放貸。
同時,中小企業相關經營管理者對資本的認知水平很低,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在與銀行或投資方打交道的時候不懂得資本運作的操作規程及相關要求,更不善于將本企業的投資價值及特長方面介紹給金融機構以及投資方。在這樣缺乏專業融資人員的情況下,不懂得以此來宣傳自身企業良好的金融信用形象,就會導致中小企業失去了諸多難得的融資機會,從而限制企業自身開拓融資渠道的發揮。
2.3政府扶持力度缺乏后勁
政策通常在融資問題上起著不容小視的作用,西方等資本發達國家都設有專門的政府部門和政策性金融機構,來幫助中小企業發展,從而為其提供資金借貸。而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政府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都給予了偏好性措施和扶持,具體表現在人才技術、資金稅收支持、信息支持等方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同等環境下競爭條件的不平等。同時,由于某些政策方面限制的因素,直接融資基本與中小企業無緣,因此也不能順利融到資金。更多的是在債券市場上,受到體制方面因素的約束,中小企業也不容易以發行債券方式來進行籌集資金,這樣就造成企業沒有直接的融資渠道。
除了以上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些金融機構在提供貸款時,雖然難以獲取準確的貸款決策所需信息,但是從企業所提供抵押物方面可以獲得相應的償還能力信息,從而做出貸款決策。然而,中小企業內固定資產比率低的財務特征,又進一步阻礙了企業可用于抵押資產的流動。鑒于此,大多數金融機構都不情愿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
鑒于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現狀的闡述以及各方面的特點,根據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所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和建議。
3.1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綜合素質
中小企業要改善自身融資困境,必須努力提高企業發展的綜合素質,清醒的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在融資方面的問題。中國的中小企業在自身的發展改革過程中,必須逐步根據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科學的企業結構,形成趨于完備的內部監控系統,特別是要規范企業的財務監督方面的保證,從而確保相關企業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進一步提高企業有關信息的透明度,使企業達到合法經營的狀態,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的競爭力,這也是體現企業信用的實力和價值,因此,需要相關企業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開始,同時在此基礎上需要不斷增強企業經營管理者的信用意識,改善銀行與企業的關系,以此來提高中小企業的自身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進行融資處理。
3.2構建科學配套的融資環境
構建科學配套的融資環境,這需要企業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因為中國的中小企業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且中國相應的融資體系也應當不斷完善和健全,根據自身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一一進行對照完備,從而建立對中小企業公平對待的新型融資機制,這里面需要形成中小企業開放包容的資本市場,在直接融資方面也應該積極創新變革,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要不斷根據國情調整,發展出適合中國國情的間接融資服務體系,進一步開拓間接融資渠道。同時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完善信用擔保體系,規范中小企業融資的工作流程。更多的也需要企業在政策支持下積極主動開拓直接融資渠道,政府進而根據實情完善資本市場,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以便完善間接融資體系,促進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
3.3完善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
完善中小企業的融資體系,根據中小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時間以及相應的環境,可以借鑒發達市場經濟的國家相關經驗進行構建擔保體系,搭建多層次的地方和中央配套的融資體系,采用多級擔保服務機構作為服務對象開展業務工作,政府應該在財政扶持中增加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進行重新構建,在這一基礎上逐步形成符合國際慣例的制度,同時還要根據國情形成中國特色的信用擔保預算扶持體系。也可以采用政策性基金作為基礎、市場化運作為形式、法人化治理為標準要求的運營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對擔保機構和擔保業務應減少行政干預。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并完善以國家產業政策、企業政策為導向的體系,以各級政府為鏈條支撐,形成專業的中小企業擔保服務機構,搭建合理的人才支撐體系,從而建立以基金治理機構為主要形式的信用擔保融資體系,進一步創造優良的融資發展環境。
綜上所述,要想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的問題,在思路上需要從中國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首先,需要大力發展一批合法合規的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同時可以為企業融資進行金融制度方面的鋪墊。其次,中小企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基于加強內部財務制度、疏通融資渠道等方式,為隨后的繼續長期發展引入活力。最后,要積極推進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試點建設,要建立相應的信用實施制度,在這樣的條件下更合時宜地發揮信用中介主體作用,同時可以營造良好的社會信用法制環境,這些都是積極有益的探索。在這樣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出中小企業應有的優勢和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 譚海燕,管士云,倫劍鋒.信貸保證保險介入中小企業融資的研究[J].商,2014(07).
[2] 周中勝,羅正英,段姝.網絡嵌入、信息共享與中小企業信貸融資[J].中國軟科學,2015(05).
[3] 王筱萍,王文利.農村中小企業集群供應鏈融資:內生風險治理機制與效應[J].農業經濟問題,2015(10).
[4] 尚蔚,李肖林.金融抑制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及對策[J].上海經濟研究,2015(10).
作者簡介:黃佳(1992-),女,湖北仙桃人,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學院2014級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主要從事財務與會計方面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a)-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