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學院商學院 高利軍 王萌 陳燕
?
溫州民間融資中心助推個人征信體系建設的策略研究①
嘉興學院商學院 高利軍 王萌 陳燕
摘 要:我國個人征信體系發展已逾6年,其組織結構基本完善。但是,由于我國金融市場中存在著大量的民間借貸活動,民間借貸活動由于其隱蔽性和隨意性,使得活動中產生的征信信息很難被我國的個人征信體系所記錄,溫州民間融資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為規范民間借貸市場而設立的一個機構。本文將從我國個人征信體系發展存在問題的角度出發,探討“中心”推動個人征信體系完善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民間融資中心 個人征信體系 完善策略
1.1我國個人征信體系發展現狀
我國的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于2006年正式成立。同時,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我國個人征信系統已經建立了超過8億的個人信用檔案,個人征信系統累計查詢量超過10億次。
我國所建設的征信體系主要是以政府主導型征信體系模式,即以中央銀行建立的中央信貸登記系統為主體,兼有私營征信機構的社會征信體系。目前,已完善了一個多層次的征信系統,第一層次是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管理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數據庫為代表,擁有大量基礎信息的公共信用數據庫和若干個專業信用數據庫;第二層次是以工商、稅務、海關等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管理系統為代表,掌握特定經濟信用信息的政府部門、投資金融機構、經濟鑒證類中介機構;第三層次是對信用信息進行搜索、調查、加工并提供信用產品的專業征信機構,既包括有政府背景的地方性征信機構,也包括國內民營征信機構及在我國設立辦事機構的外資征信機構。
1.2我國個人征信體系存在的問題
在個人征信體系中,個人征信數據的來源主要是自然人和金融機構交互活動中所產生的借貸信息以及政府所提供的個人基本信息。在個人和機構所查詢到的個人信用報告中,信息條目僅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用卡信息、貸款信息、其他信用信息、個人公積金、養老金等欄目。
而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中,個人信用信息的產出點卻不僅僅存在于自然人和金融機構的交互活動中。在自然人與自然人之間自發形成的借貸活動以及自然人和民營借貸機構所形成的借貸活動中依舊會產出大量的個人信用信息,這些借貸活動我們統稱為民間借貸。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民間借貸活動發生得越來越頻繁,在個人征信檔案中,民間借貸所產生的個人征信信息所占有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這一部分的信息卻不被我國征信體系所收納。這使得我們經??吹揭粋€自然人在民間借貸市場常發生違約現象,但在央行所出具的個人信用報告中,其信用記錄卻是良好,這使得我國個人征信系統對自然人信用參考作用越來越低,這對我國金融系統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在借貸市場中,當自然人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時,由于民間借貸機構對客戶隱私看得較重,而又由于其私營的性質,使其在金融市場中存在著較高的道德風險,因此,金融機構無法擁有有效的途徑獲取貸款者在民間借貸市場中的征信信息。所以,貸款者所出具的個人信用報告的有效度也難以保證。而自然人向民間借貸機構申請貸款時,會被要求出具個人信用報告,但是,由于個人信用報告中存在著大量未被記錄的信息,使得民間借貸機構在使用個人征信報告時顧慮重重,因此,他們會更看重貸款者的職業、工資、擔保品等信用支持,而對個人信息報告嗤之以鼻。
因此,完善我國的個人征信系統,將民間借貸活動所產出的信用信息納入我國個人征信系統迫在眉睫。
由于我國個人征信體系中所缺失的信息往往是來自于民間借貸市場所產出的信息,并且這部分信息的缺失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而“中心”本身就是為了規范化民間借貸市場而設立的一個服務性機構,其獲得的政策支持和三年發展基礎是其在完善我國個人征信體系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1由“中心”獲取民間融資信息有利于個人信息的安全
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個人信息的泄露和非法買賣一直是我國金融市場有序發展的巨大阻礙,而“中心”作為溫州金融改革的產物,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嚴肅監管使其具有較為完善的信息保護系統,最大程度地確保了登記信息的安全性,保護了投融資雙方的隱私。
2.2由“中心”獲取民間融資信息有利于確保信息的真實有效
民間借貸活動中投融資雙方往往不愿意向外界透露其真實借貸信息,而“中心”于2014年實行的“強制備案登記制”要求單筆借款300萬元以上、借款余額1000萬元以及向30人以上特定對象借款等的民間借貸行為進行強制備案登記,這一規定有效地促進了“中心”采集的民間借貸信息的真實有效性。
2.3由“中心”統一備案登記便于與央行個人征信體系的信息口徑對接
民間借貸活動在“中心”進行備案登記時,要以“中心”所規定的統一的登記方式進行登記,并統一登記至系統。這種統一的電子化登記方式大大提高了“中心”與央行個人征信中心對接時的信息交互活動,方便民間借貸活動所產出的信用信息納入個人征信系統。
3.1努力提升“中心”備案登記制的執行力度,增加民間融資信息的獲取量
登記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借貸登記備案服務,借貸完全由中介牽線搭橋。目前入駐中心的中介有翼龍貸、福元運通、人人貸、速貸邦、浙貸通等八家借貸中介機構,這些機構絕大多數都有自己的P2P網貸平臺,借貸雙方可以直接在中介的P2P平臺進行借貸。中心可以通過引導中介納入征信體系,由中介將借貸信息在中心進行登記備案,以此擴大信用信息的獲取量,將民間借貸信用信息納入現行的征信體系,擴大征信范圍,完善個人征信體系。依托中心登記備案的民間借貸信息,溫州市社會公共信用信息查詢服務平臺于2015年9月正式啟用,至此,溫州建立了全國首個民間征信平臺,填補了征信體系在民間借貸信息方面的空白,擴大了征信范圍。
3.2“中心”應從多角度進一步規范信息的使用,提升信用信息安全性
個人信用信息保存與使用的安全性是個人征信體系建設的重點,為此,中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個人征信體系建設中的信息安全性。
首先,中心可以通過加強對中介的監管力度規范征信信息的使用。民間借貸中介在業務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存在內外部管理不到位、對征信相關的法規制度不熟悉等問題,致使某些機構在使用個人信用信息時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不能對收集到的大量個人征信信息進行妥善保存,威脅到信息主體的個人權益。中心可以通過提高對入駐中介人員的上崗要求,加強對中介的監管力度,從而提升中介對個人信用信息安全性的重視,規范個人征信信息的使用。
其次,中心可以通過技術層面的創新,提高信用信息的安全性。一方面中心承擔著公開借貸信息的責任,另一方面由于借貸信息的隱秘性又需要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因此,中心可以通過技術層面的創新,如以代碼表示信息主體,隱掉借貸雙方的私密信息后進行保存和公開。既保障了借貸陽光化,又維護了借貸雙方的信息安全。
3.3“中心”應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增強信息開放力度,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我國現行的征信體系是由人民銀行主導的,每人每年有兩次免費查詢征信記錄的機會,但是鮮有個人主動對個人征信狀況進行查詢,信用信息公開力度也較小。中心引入的中介除了進行撮合借貸交易的業務,另一類是類似律師事務所、公證和評估這樣的配套服務機構。資金出借人可以通過這類服務機構在借貸中心查詢到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同時,目前建立的溫州民間征信平臺的查詢服務是免費對外開放的,查詢者可以無死角地了解個人或企業的信用狀況。這些舉措都有利于擴大信用信息的公開力度,完善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另外,中心承擔著對借貸信息進行公開的責任,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信用信息的公開力度,有利于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
3.4加強多平臺合作,擴大信息獲取渠道
個人征信體系涉及多個領域,中心可以通過加強多平臺的合作助推征信體系的發展:首先,中心可以與銀行建立一個互通的征信體系?,F行的征信體系主要通過銀行貸款信用記錄來評價信用狀況,征信范圍較小,不能全面反映個人信用信息。中心可以建立一個與銀行互通的征信體系,將民間借貸信用信息納入銀行的征信體系,同時也可以通過銀行的征信體系來判斷個人信用。若貸款人在借貸中心發生違約現象,不僅對其民間征信造成影響,也將影響其銀行信用。若整個借貸交易正常完成,借貸雙方的信用報告都能留下好的記錄,提高雙方的個人信用等級。同時中心可以設立額外的信用積分制度,通過在中心的借貸記錄,根據金額以及次數可以累積個人的信用積分,當達到一定的額度可以提升其在銀行的信用等級。其次,要加強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目前獲得個人信用市場化資格的企業中有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他們依托強大的數據庫獲得了大量的個人信用信息,中心可以通過加強與他們的合作,擴大征信范圍,完善個人征信體系。
參考文獻
[1] 陶浬.我國個人征信體系發展的思考[J].審計與理財,2012(12).
[2] 汪曉陽.我國個人征信體系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東方企業文化·策略,2011(8).
作者簡介:高利軍(1993-),男,漢族,杭州人,嘉興學院本科在讀,主要從事民間借貸市場規范化發展方面的研究。
基金項目:①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對溫州民間投融資規范化引導效應的研究(201510354014)。
中圖分類號:F8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a)-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