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五個方法呵護脆弱關節

研究顯示,冬季氣溫下降會導致關節疼痛率上升。寒冷引發關節痛的具體成因尚不清楚,不過專家認為,低溫導致的關節及附近肌肉、韌帶僵硬,或許是造成關節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冬季人們更愿意待在溫暖的室內,外出散步次數明顯減少。保持日?;顒幽軒完P節保持靈活性,讓其正常發揮功能。冬季室外活動減少,會導致人們活動范圍減小,活動量下降,不利于關節健康。而且活動量減少還會導致體重增加,加大關節壓力。
有研究顯示,體重每增加1公斤,走路時膝蓋就需要多承受3公斤的壓力。
關節炎患者冬季更要注意保暖。保持關節部位及鄰近的肌肉和韌帶暖和非常關鍵。建議關節炎患者出門戴手套、圍巾,穿保暖性好的靴子、長褲,適當增加護腿、護腰等保暖“裝備”,以抵御室外低溫對皮膚和關節的侵襲。
冬季戶外天氣寒冷,可選擇在室內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用跑步機或健身自行車等設備鍛煉是保持體溫、鍛煉關節的一種有效方法。此外,在恒溫的室內游泳池游泳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
隨著年齡增長,關節也會逐漸變得僵硬。適度的拉伸運動能使關節保持靈活,肌肉放松,提升身體的柔韌性,有效減少關節問題。一些室內拉伸運動,如太極、健身操等類似運動是不錯的選擇,也可以做一些難度不大的瑜伽動作。
一些止痛藥,如泰諾、布洛芬及萘普生能幫助關節炎患者緩解關節痛,卻是治標不治本。盡管它們是非處方藥,仍應謹慎服用,特別是同時還患有腎病或胃潰瘍的患者,或正在服用處方血液稀釋劑藥物,應尋求醫生意見,謹慎使用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