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帥河南電視臺,河南鄭州 450008
自媒體時代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和反思
鄭國帥
河南電視臺,河南鄭州 450008
新聞專業主義是西方新聞界探討的核心內容,提倡新聞報道的公平性和客觀性,推崇職業化教育。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展,傳統新聞專業面臨著嚴重的沖擊和挑戰,人人都擁有信息發布權利,如何在新聞中尋找細節,綜合分析材料已經成為新聞專業主義人士應該探討的主要問題,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分析。
自媒體時代;新聞專業主義;反思
自媒體的出現讓社會更加公正和公開,與傳統機構相比,自媒體側重于對傳播者傳播內容的個性化、自主化和傳播者的主動性。網絡是自媒體發展的主要載體,對信息傳播具有很大作用,但自媒體也對新聞專業主義產生了很大影響,自媒體時代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和反思具有重要意義。
新聞專業主義是一種對新聞職業進行指導,倡導新聞教育理論體系,在長期發展中變化的過程??梢詫⑿侣剬I主義理解為傳播并進行新聞業務實踐的過程,是一種職業性理論體系。
1.1新聞專業主義側重于新聞的客觀性和中立性
客觀和中立是新聞專業主義的特征,客觀公正的報道是新聞專業主義所堅持的主要主張。金字塔結構、不偏、真實和平等是新聞客觀性的基本元素。由此可見,新聞客觀性是新聞報道的底線,必須忠實地反映新聞內容,不能欺騙和隱瞞受眾??陀^性原則的建立必須相信受眾具有足夠的智慧,讓受眾獨立對事件進行分析??陀^性報道自身就是客觀、全面的反映新聞事實,與全面性相關。為了保證新聞記者可以保證公正、中立和客觀的報道內容,必須做到:借助金字塔方式陳述事實;以五個W報道;陳述當事人的話;使用第三人稱預期陳述報道;不站在某種立場上分析問題;表述新聞事實的兩面。
1.2新聞專業主義側重職業化教育和程序化操作
新聞專業主義認為新聞工作者是社會經濟運行中不可缺少的職業之一,具有不可代替性,只有經過長時間專業知識培訓和系統學習后才可勝任該職業。新聞報道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邏輯性,包括采訪、編輯加工和審稿等多項過程,具有較強的技術要求。在自媒體時代,新聞媒介職業發生了較大變化,對采、寫、編、評等提出了嚴格要求,開始向程序化發展,增加了記者的壓力,給其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1.3新聞專業主義強調媒介社會責任
大眾傳媒是向社會大眾傳播的信息產品,會對受眾的生活產生影響,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由于自由和責任具有密切聯系,所以新聞媒體承載責任及保護了公眾利益,也保護了新聞專業主義的發展。所以可以將新聞專業主義理解為對新聞自由主義的修正。在社會責任的限制下,傳媒被賦予了以下幾項任務。
第一,給政治制度服務,提供相關的觀點、討論和信息。
第二,監督政府,保護個人權利。
第三,啟發民智,讓其自治。
第四,給經濟制度提供服務,借助廣告溝通買賣雙方商品和服務。
第五,保持經濟獨立,不受各種權益壓迫。
在網絡技術和社會技術發展的影響下,網絡已經成為引導公民進行信息傳播的主要平臺。由于網絡門檻低,受眾群體多,所以網絡媒體形式越來越多。經過分析發現,自媒體信息傳播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2.1信息傳播和受眾的變化
與傳統大眾媒體不同,受眾改變了傳統有目標的引導,受眾掌握著主動權,可以保證傳播者和受眾具有平等的關系,將受眾和信息傳播者聯系起來,自媒體網民對信息掌握的主動性以及主動地位開始發生變化。人們已經從接受信息中釋放出來,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信息創造中,受眾角色發生了明顯轉變,將生產者與消費者結合在一起。
2.2信息傳播控制方式發生了轉變
大眾傳播媒體信息依賴于兩個基礎:發布信息需要經濟成本和傳播媒介。但是在網絡現代化的發展下,信息傳播成本不斷降低,信息資源更加廣泛和開放的發展,個人都可以完成信息發布。自媒體信息在普通民眾中產生,注重協作、對話和平等。
2.3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轉變
從信息傳播的發展來看,信息傳播主要經過廣播、報紙、電視等發展,已經向大規模發展。在網絡技術和當代移動通訊的發展下,受眾已經成為信息的主要傳播者和參與者。互聯網給全球對話提供了支持,人們可以分享并發現新知識,多對多等方式不斷轉變,民眾可以獨立發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可以將媒體信息傳播方式看作從“教堂傳播”向“集市傳播”。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專業主義必須與時俱進,與時代同步發展。在媒體時代的到來下,新聞專業主義開始面臨著很多問題,為了在自媒體時代的發展,必須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第一,新聞報道的第一要務是什么?自媒體比較重視新聞發布時間,為了在時間上搶占先機,很多新聞甚至出現了錯漏百出的問題。但是從受眾角度上分析,受眾較關心新聞報道的深入和準確性。所以在自媒體時代下,不要將新聞報道停留在發布最新消息上,必須引導受眾思考,擔當公平正義的責任。
第二,自媒體時代受眾的獨立性是否會對記者造成威脅。自媒體提供的只是技術平臺和發布信息渠道,只能給“人人都是記者”提供了可能,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勝任記者的工作。從長遠的方向分析,未來的記者必須是復合型、思想型和藝術型等結合體,屬于全能型記者,必須要擔當起一定的社會責任。
第三,由誰捍衛新聞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與傳統新聞相比,自媒體信息發布的絕大多數新聞信息都夾雜了自己的主觀情緒,對民眾的思想認識產生很強的導向作用,導致新聞客觀性和公正性受到了影響,嚴重時還會對他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所以在進行新聞傳播的時候,媒介必須堅持客觀性和中立性,建立行業規范和標準,對新聞實施管理。
第四,如何防止新聞傳播的濫用?新聞專業主義必須將倡導新聞傳播權利作為理論基石。但是在數字技術的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發布不負責任的新聞信息,一方面給新聞檢查帶來了很大壓力,另一方面將新聞自由置于濫用境地。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信息發布者必須在虛擬世界對言論負責。例如:實施實名制,保證每條網絡信息和收集每條發布的信息都可以找到真實負責人,對制造不良信息的人員進行懲罰,給新聞信息營造積極、健康的氛圍。
第五,實施新聞專業教育時,應該注重什么?國內很多新聞教育主要講述新聞業務、新聞歷史等課程。新聞傳播學理論主要進行新聞學理論和傳播學理論兩方面教育。一些學校甚至開設了國際新聞等課程。在新興媒體的帶動下,新聞專業教育必須順時變化。進行自媒體時代新聞專業教育時,可以加強學生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育、數據庫開發等技術,培養學生對信息篩選、分析檢索和歸納的能力,側重于對信息的加工和處理,讓受眾正確認識新聞事實的真實性,推動社會向和諧的方向發展。
自媒體是新聞和網絡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的產物,對傳統媒介造成了很大影響。但是自媒體依然能有很廣泛的發展空間。所以在新時期下,新聞工作人員必須積極面對自媒體時代的挑戰,在秉承職業道德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促進新聞專業的快速發展。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給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1]烏蘭格日樂.自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的幾點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6,2(4):137-138.
[2]金春平.自媒體時代微博新聞編輯模式分析——基于新聞生產市場學視角[J].編輯之友,2015(1):64-67.
[3]馮菊香.自媒體時代《新聞倫理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4(1):120-124.
[4]司達.C.W傳播模式: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一種二次傳播規律——以央視《真相調查》節目的微博傳播為例[J].現代傳播,2013,35(6):161-162.
[5]劉冠群,謝正宇.自媒體時代高校新聞網的發展困境及對策——基于國內10所高校新聞網的網上調查[J].科技信息,2012(31):44,53.
G2
A
2096-0360(2016)16-0048-02
鄭國帥,河南電視臺主任編輯,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編導、節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