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杰許昌日報社,河南許昌 461000
新媒體環境下報紙的生存現狀及發展出路探析
張漢杰
許昌日報社,河南許昌 461000
新媒體的發展和壯大來勢洶洶,給傳統紙質媒介的報紙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報紙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報紙發展如何突破瓶頸,找到自己的發展出路是一個值得每一個報紙工作人員研究的問題。
新媒體;報紙;有利條件;影響;出路
新媒體(new media)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由美國CBS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P.Goldmark)于1967年,在一份商品開發計劃中提出了新媒體這一概念,被人們認為是新媒體這一概念的誕生。
媒體的發展,經歷了由印刷、電報、報紙、傳真、廣播為主導媒體的時代,又在網絡媒體時代經歷了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第四媒體”。21世紀,新媒體又經歷了信息時代下,以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多媒體傳播環境下的各種媒體交互與融合。新媒體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是一種全新媒體傳播技術。現在我們熟知的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經過數字端的鏈路,傳遞和反饋,再以電視、電腦和手機為終端,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向用戶提供視頻、音頻、語言數據服務,連線游戲、遠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娛樂服務的一種傳播平臺。
新媒體在當今時代的發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首先,新媒體技術全世界范圍內都已經完全成熟,技術支撐體系也越來越完善。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電信運營商資費的下降,推動了手機上網群體廣泛化的發展。同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使網絡技術也更加成熟,這些條件都給新媒體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其次,新媒體的終端普及率不斷增高,并且受眾群體更加偏年輕,人們運用新媒體終端,快速、便捷、高效也更全面地認識社會。這部分群體是目前傳媒出版市場最大的消費者,占有了傳媒市場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
再次,新媒體的傳播內容以及信息量也更加的豐富。它涉及休閑娛樂、新聞資訊、信息應用、購物消費等各個方面。這些應用為受眾節約了時間,更方便了生活。例如,社交軟件微信、QQ讓社交變得更加便利,支付寶、網銀等讓消費支付都更符合現代快節奏的生活。
最后,新媒體的發展,受到黨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視,把互聯網等新媒體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互聯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把新媒體的發展列入科技創新的重點。因此,新媒體的發展受到國家政策的相關支持。
新媒體的應用和發展,給新聞傳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它改變了傳統新聞傳播以紙質報刊為主要轉播方式的傳統理念,豐富了新聞傳播的手段。然而新媒體的興起和發展卻對報紙這種紙質媒介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王依寧(2004)對二語習得中影響語言遷移的社會因素進行大量的研究,并給出例子證明社會因素所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性別、文化水平、社會地位、民族和文化因素都影響了語言遷移。
2.1對受眾的影響
新媒體的終端,可以更加方便的為受眾提供更多的信息,它涉及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新媒體的發展很大程度地方便了受眾的日常生活,給了受眾更多的選擇。新媒體的受眾“青年化”與傳統報紙的“老齡化”是相對應的。近年來,報紙的從業人員不難發現,報紙的受眾正在向著“老齡化”發展,而市場里的大部分讀者被新媒體分了去。報紙本身存在信息無法快速檢索、紙質媒介攜帶不便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報紙擁有的讀者數量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在逐漸減少。
2.2發行量和廣告收益的不斷下降
上文分析了報紙的讀者數量在不斷減少,也就是對于整個報紙行業來說,需求在不斷下降。需求量下降最明顯的影響因素就是報紙讀者出現嚴重的分流,相當一部分讀者不再看報,他們更加傾向于在互聯網上進行新聞閱讀,不僅自己是讀者,也可以在互聯網提供的平臺上進行新聞評價和參與。同時,讀者的分流,也就造成了廣告額的萎縮。影響了廣告收益,經濟壓力的日益增加,勢必會影響報紙行業的健康發展。
2.3報紙的新聞時效性相對較差
報紙是傳統的紙質媒介,它的印刷和發行需要新聞搜集、撰寫稿件、審核稿件、排版、校對、印刷后才能發行。然而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新媒體的新聞傳播的速度遠遠高于傳統紙質媒介的報紙。作為主流大眾媒體,報紙起到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與傳播的關鍵作用,新媒體的新聞報道不僅僅優先于傳統報紙,其更新速度、承載內容以及互動性都比報紙更具備優勢,使傳統報紙媒體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逐漸地走向了下坡路。
2.4報紙無法及時反饋讀者信息
報紙對于民眾在某一時段關注的焦點新聞和熱點問題無法做到第一時間的回應,民眾也無法與報紙進行互動,只能是報紙單方面的傳播。伴隨著微博的應用,新聞的透明度增加,網民的參與性提升,報紙無法迅速對讀者的問題及時反饋和解決,是制約報紙發展的一大障礙。
新媒體雖然功能強大,但同樣無法替代傳統報紙。科學技術的進步是無止境的,報紙在新媒體發展的沖擊下,必須拼命尋求生存和發展之路,以做好報紙本身為根本,同時合理利用新媒體發展壯大自身。
3.1注重內容、深度報道,增加報紙的核心競爭力
我國對網絡媒體新聞的控制相對薄弱,因此,網絡報道用稿相對于報紙來說,用稿隨意、很難保證其真實性。因此,在報道內容上,報紙明顯具有原創性和權威性的優勢。而且大多數報業集團都屬于黨報集團,政治優勢明顯。同時,報紙有專業、嚴謹的采編隊伍,他們采訪,撰稿都會辨別信息真假,信息報道也比較慎重。另外,報紙的區域優勢明顯,報道內容與當地民眾關系緊密,容易引起受眾的認同感,這些優勢都是新媒體無法取代的。因此,報紙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增加核心競爭力,堅持內容為王。報紙的內容報道應堅持在新聞的深度、高度上下足功夫,報紙編輯人員對新聞線索應該避免單一報道,爭取最大限度地挖掘新聞資源的深度,提升報道內容的思想高度,對新聞信息進行深層解讀和理性分析,努力為讀者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幫助讀者辨別真偽得失,看清事件背后的真相。
3.2合理利用新媒體,實現二者的優勢互補
報紙利用新媒體技術的改革已有不少的成功例子,例如手機報、iPad報紙、3D報紙等,然而大多數也都是曇花一現,過分注重了技術,對報紙本身的影響力提升意義不大。紙質媒體與新媒體,局限在將報紙內容通過手機、電腦、網絡設立成某某報紙的電子版,應該強調二者的互補性。實現內容上的互補、互動上的互補,以及時間上的互補。
3.3借力新媒體,提高報紙的影響力
新媒體的發展為報紙創造了各種創新的條件和可能。例如:報紙的時效性的限制,導致報紙的獨家新聞無法直接傳播出,但可以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公共平臺推送出去,相當于提前給讀者推送了導讀,激發起讀者的買報紙欲望,可以提升第二天報紙的影響力。不僅如此,報紙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QQ公共號等,將編輯、記者、讀者集合在一起,對報道展開討論和交流,這不但加強了本地讀者的凝聚力,而且提升了報紙的影響力。
G2
A
2096-0360(2016)16-0117-02
張漢杰,許昌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