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麗 李喜云
論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徐 麗 李喜云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發現會計制度對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想要在市場經濟中長久地生存和發展必須完善企業的會計制度。在建立初期,企業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并不重視企業的會計制度,導致企業會計制度形同虛設。許多企業利用會計制度方面的漏洞徇私舞弊,不顧及企業的經濟利益,導致企業效益低下,面臨破產的危險。本文從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問題出發,研究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與成因,系統地得出怎樣完善中小企業的會計制度,促使企業健全會計制度,能夠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更好地生存與發展。
1.財務崗位職責分工不明確
一般企業會計機構主要由會計、出納、審計組成,主要負責日常的往來業務,出納主要負責企業現金的流入流出,審計負責審理企業的憑證和賬簿。當企業會計業務過多的時候,會計、出納、審計身兼多職,企業會計、出納、審計在職務上沒有明顯的界定,會計人員可以一職多責,能夠隨時挪用企業庫存現金,出納可以參與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工作,審計可以參與企業會計憑證的編制工作。
2.會計工作流程不規范
企業對數據的發送與接收沒有明確要求,屢次出現未達賬項,有時候銀行已經收到款項,但由于出納不定期去銀行取單據,造成銀行已經登記入賬然而企業并沒有入賬,導致賬實不符。同時由于出納在編制企業現金日記賬和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的時候并沒有做到逐日逐筆編制,導致賬目混亂。審計在審核憑證和賬簿時,看一眼草草了事,沒有做到認真負責,有些賬目問題也發現不了。會計在編制會計報表時,有時候為徒方便,同時登記會計賬簿和總賬,沒有按照規范編制會計報表。
3.費用報銷制度不健全
企業沒有規范企業的費用報銷流程及費用報銷的時間限制,對員工的出行工具和每日補助沒有嚴格的制度要求。員工報銷時缺少申請環節,直接在出納處進行報銷,出差人員有時候會為了舒適,對近途、不是特別重要的業務乘坐動車或者硬臥等方便的交通方式,造成出差的報銷費用過高。報銷時部分員工存在原始憑證丟失、票據不全等情況時,出納念其人情也會給予報銷,報銷的原始憑證上缺少會計主管簽字或者蓋章。
4.會計人員獎勵與處罰制度不規范
對于會計人員的獎勵與處罰制度并不重視,會計人員遲到早退現象嚴重。不重視打卡制度,許多家遠的員工經常遲到早退,管理者只給予口頭警告,缺少實際懲罰措施,許多遲到者往往不以為然,遲到早退現象頻頻發生。缺少必要的會計處罰制度,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當有些員工對企業有重大貢獻的時候,管理者很少給予以表揚,或者只給員工口頭表揚,缺少獎勵性措施,導致企業員工缺少工作熱情,對工作沒有積極性,長久下去,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5.會計人員培訓與考核制度不規范
對會計人員的會計培訓并沒有做出硬性規范,雖然定期開展培訓,但參加培訓的人太少,企業不強制每位員工參加會計培訓,致使會計培訓制度形同虛設。企業對員工的會計培訓情況不太重視,部分會計人員缺少專業素質,不能及時了解會計中制度改革的內容,導致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經常發生錯誤。同時企業沒有定期開展對會計人員的會計考核,企業會計人員缺少危機意識,會計出納審計長期定崗,難以優勝劣汰,選拔更優秀的會計人員。
1.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不合理
一些企業不重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建設問題,一股獨大現象突出,股權結構嚴重不合理。管理者享有企業大部分權益,企業內部決定大多是由管理者一人決定,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同時企業的管理者沒有足夠的重視不同部門之間的橫向間的協調與合作,企業內不同部門間缺少必要的交流與合作,各部門員工之間經常因為員工彼此不了解在工作問題方面發生沖突,企業管理者經常充當下屬各部門之間在發生沖突時的裁判并調解員工之間的問題。
2.企業內部控制不健全
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存在弊端,具有繁瑣的財產清查程序,企業內部記載的會計記錄與實際資產嚴重不符,會計制度名存實亡,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頻頻發生,會誤導給信息的使用者,致使企業管理者不清楚企業的盈余情況。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企業的經營活動比較單一、經營規模小,人員配置少,企業員工一人兼任多職,不能做到員工各司其職,造成崗位設置缺乏牽制性,不相容職務在一起工作,職能分工不清楚,會計人員素質不高,不能做到不相容職位徹底分離。企業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合理的、系統的內部控制體系,并且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把內部控制制度視作一紙空談,根本不關心是否存在得力的實際執行情況、是否規范執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如同虛設。
3.管理模式僵化
企業管理者理念落后,先進技術和方法在企業中得不到應用。企業的會計基礎較弱,企業寧可選擇陳舊的財務管理方法也不愿意花費一定的人力、資金和物力去選擇先進的適應本企業發展財務管理的技術和方法。企業管理者缺乏專業素質,缺少現代會計管理的知識,對于財務會計方面的理論和實際操作方法缺少必要的認識和研究,導致企業難以在實際中應用先進的財務技術和高效工作方法。
4.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企業在會計機構的設置上存在管理體制方面的一些的漏洞,企業管理人員具有相對獨立性,會計人員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監督時缺少獨立自主性和權威性。當企業管理層的行為與會計監督內容發生沖突時,監督人員很難實行會計監督,會計監督的作用在企業中也不可能完全的實現。管理者獨攬大權的現象嚴重,企業內部缺少專門的監察機構,監督部門沒有能力監督企業的管理者,企業員工對管理者的決定十分的服從,盲目的實施管理者下達的各項決定。
1.樹立會計管理制度意識
樹立會計工作者的會計管理制度意識,應該組織全體會計員工進行會計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和考核的方法讓會計人員充分了解本企業建設會計管理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在會計工作包括的具體工作中,按照相應的會計準則辦理各項經濟業務,對待每位的會計人員都公平公正。同時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則,公開公正的進行會計執行,加大會計執行的透明度,在會計執行過程中不能帶有自己的主觀情緒色彩。最后要求企業加大懲罰違規違紀行為,對違反會計管理制度的員工給予制度處罰,更好的維護好企業會計管理制度,杜絕任何可能存在違反會計管理制度的行為。
2.健全企業內部組織機構
中小企業在理財方面具有比較弱的經驗基礎,經營活動單一,在會計數據方面需求不大,對會計數據、財務會計信息的需求比較單一,對數據和信息不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和分析。想要完善的會計制度,就應該健全完善本企業的內部組織機構,實行用人唯賢的人力資源政策,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做到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使企業內部各機構部門物盡其用。
3.建立健全具體的會計制度
第一、健全崗位分工制度
中小企業存在不相容會計崗位,絕對不得由同一人擔任,也不能讓與企業高層管理者有關系的人擔任,會計主管由企業管理者擔任違背了會計準則的要求,會計、出納、審計應該各司其責,一個員工不應該負責多個崗位工作,企業內部會計崗位應該定期輪崗,進行會計培訓和考核,實行實行定期考核輪換制度。
第二、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中小企業實行監督的其中一種手段是內部審計制度,企業內部推行內部審計可以幫加強內部控制并完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內部審計主要由企業管理者負責,企業內部審計缺乏有效的監督實施。要完善企業的會計制度必須健全企業的內部審計制度,內審人員應具備審計資格,具備應有的素質,有過硬的業務水平,在企業中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
第三、健全內部稽核制度
企業想要開展會計工作必須建立健全內部稽核制度,完善內部稽核制度可以更好的開展會計工作。內部稽核制度的建立,可以保證會計職能的有效發揮,使會計核算更加準確、會計監督更加合法。督促企業的全體員工樹立一種互相監督意識。企業對各部門應該定期開展稽核工作,由管理部隨時指定適當人員執行企業稽核工作,企業的稽核人員必須對自己所稽核的工作承擔一定的責任,在稽核之后應該在所核查的賬冊薄據上蓋章。
第四、建立財務審批制度
在企業發生經濟活動時,為了保證經濟利益的合理流入、流出,應該建立財務會計批許制度,保證經濟業務的有效進行,保證企業使用資金的安全。在審批過程中會計人員應該按規定的順序進行審批,審批過程必須嚴格符合企業規范。出納應該拒絕執行企業員工沒有完成審批的的業務支出,對每筆賬務做到賬實相符。
4.加強會計制度執行
企業只有在一個優秀的內部控制的社會環境中,才能有效的實施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企業正常運轉。具體來說,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應該健全企業組織結構和企業內的責權關系、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并提高職工素質、建立良好的企業內部的控制氛圍。企業管理者應該完善企業組織架構,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建立適當的風險評估程序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
[1]曲遠洋.會計制度設計[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20-25.
[2]唐立新.會計制度設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99-105.
[3]苑小花,杜唱.試論基于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模式管理[J].現代營銷,2014,(11):23-26.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齊齊哈爾市科技局項目《齊齊哈爾市創新型城市建設進程中金融支持研究》,編號:RKX—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