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新預算法視角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的研究
王志強
本文主要是就目前國家推出的新預算法的相關內容對行政事業到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據實際的情況提出了一些解決的策略。
新預算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
依法治國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而政府相關部門所頒布的新的預算法也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切實的按照新預算法的精神進行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并對實際工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的解決是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概述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所進行的財務預算管理只是以一種量化的形式將自身的運行方案予以表現,提升單位預算編制的精確度以及水平是其主要的目的,以便于相關財務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其次,其作為一種極為有效的溝通形式,必須對相關的預算編制予以控制,同時通過所有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相互協商,才能確保全局預算目標的統一。最后,通過有效的執行預算管理,可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與管理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內部財政支出架構的進一步完善,而這對于規避腐敗現象也有積極的作用,從根本上確保了行政事業單位所有的支出都可以按照制定好的預算進行,最終逐步的形成科學、合理、權威的財務管理機制。
2.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
(1)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必須進一步加強。隨著國際預算管理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收支監管力度也越來越大。而隨著新預算法中對政府部門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也進一步促進了預算編制完整性的提高。同時新的預算法也對預算編制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增強了之間的相互聯系,同時要求預算編制必須及時的將各個部門的預算納入到整個預算管理的團隊中,不僅做到了人人參與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同時也使得資金的使用更加個科學合理。(2)進一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精細化。只有行政事業單位全員參與預算編制的所有步驟進行認真的管理才能實現全面預算的管理。就目前而言,普遍存在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預算的過程中,并沒有按照實際的記錄將本單位的預算向上級部門進行上報。而新的預算法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在預算實際執行的過程中,必須對其采用功能與經濟分類的方法,從而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與外部預算的統一。(3)積極的樹立行政事業單位廉潔公正的形象。新預算法是以勤儉節約、收支平衡為基本原則的,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建立廉潔公正的形象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加強對各級爭奪部門基本費用支出的控制與監督力度,對于出現的超支預算行為,要求相關的人員必須及時的予以改正,確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支出的有效約束。
1.簡陋粗糙——預算編制存在的問題
預算編制的目標是對行政事業單位社會經濟目標的進一步公益化,在這其中會涉及到各個部門的日常活動,必須確保預算工作的嚴肅性。但是很多事業單位進行預算編制時,因為受制于傳統預算制度的影響,關注的只是預算的額度,而對于相關部門往年的預算編制情況并沒有充分的重視,從而導致了財務預算目的的不明確,同時也沒有將預算的積極效應發揮出來。
2.嚴謹性差——預算執行存在的問題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都沒有進行嚴格的約束,即便是有一些制度也已經不適于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造成了在實際執行預算的過程中、主觀性、隨意性較強,最終造成嚴重的資金浪費現象。但是,仍然有很多的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執行的情況沒有進控制。而對于相關資金使用情況也沒有掌握,也就使得預算編制失去了其實際的意義。
3.片面偏頗——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在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制定相應的內控制度和規定,即使有這樣的規定也很片面,并沒有使其涉及到所有的崗位和工作環節;有些甚至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而制定的內控制度,使得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沒有相關的制度可以依托,即便是出現了違規現象也不進行追加;同時在財務崗位上也沒有嚴格的執行崗位分離的原則,經常出現出納、會計等崗位一人負責的情況,而這些情況都進一步說明了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
1.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
在進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改革的過程中,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而在進行相關的預算編制前,必須進行深入的調查,并與實際的情況相結合,制定出合理的預算方案,然后提交上級部門進行審核,在審核通過之后才可執行。
2.提升預算執行的規范化
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是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支出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基本支出指的就是日常活動支出和人員支出兩部分,必須根據相關的標準對其進行預算,才能避免超支現象的出現;而項目支出的控制而言,必須嚴格的按照預算標準執行,嚴禁出現支出混用現象的發生;而且要求所有的相關部門必須對所在部門的預算執行負責,一旦出現了不良行為,必須追求相關的責任人,才能確保相關預算的順利執行。在新的預算法中對于預算績效的管理非常的重視,要求其必須在預算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要得以體現。在進行預算編制時,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形成預算績效目標;而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在靈活運用績效原則的基礎上,促進員工參與各種積極性的提升,將其職能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而在預算執行完成之后,必須根據相關的情況進行預算績效的評價,才能將預算管理約束力的作用發揮出來。
3.完善內部控制的周密性
只有在良好的內控環境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開展定期的培訓,切實的提升全體工作人員對內控重要性的認識,才能發揮出內部控制的積極作用。而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內部控制時,必須要確保其擁有專業的隊伍,而且這支隊伍必須具備高水平的內部控制能力以及職業道德,同時對所有的崗位責任都必須予以明確,才從根本上促進內部控制工作高效的完成,以及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在公共財政改革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不斷的進行自身的規范,才能將其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新預算法對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這也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加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
[1]李慧.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問題與新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35:152.
[2]李延鵬.淺析市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J].商業經濟,2015,02:134-135.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