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岑
高新技術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劉思岑
績效考核是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內容,高新技術企業在結合自身經營特點的基礎上,必須建立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發展情況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能盲目借鑒,要將該項體系實際落實,真正發揮其優勢和作用,幫助高新技術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高新技術企業;績效評價指標;評價體系
(一)對企業整體管理作用
高新技術企業具有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特點,與傳統企業不同,其管理成本在企業成本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提高管理水平,可以有效促進企業活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內部控制中,創新績效評價體系可以促進企業提供快捷、真實的財務和會計信息,發揮企業的實際經營水平。另外,績效評價體系還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管理者素質,進而促進業績提高。
(二)改善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
高新技術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可以分為普通績效評價和財務績效評價,財務績效評價主要針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環節,可以直觀地發現企業財務和資產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便于全面系統地剖析影響企業當期經營和長遠發展的諸方面因素。高新技術企業作為資金密集型企業,財務管理可謂企業的心臟,而對財務管理環節實行績效評價體系,可以將財務與企業的整體規劃與發展戰略相連接,把企業的近期利益和長遠目標相結合,從而引導企業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三)績效評價機制有利于監督體系的完善
對于績效評價機制來說,除了在財務管理上有重大意義外,在企業日常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容易被管理者忽略的是其在監督機制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冃гu價雖然不屬于監督機制,但是通過績效評價可以有效幫助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各部門的工作情況,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明確責任,從而實現高新技術企業的長久持續發展。
(一)沒有全面依照行政法規建設績效評價機制
我國企業績效評價機制主要依據的是2002年頒布的《企業績效評價操作細則(修訂)》,根據其規定,企業的績效評價重點應當放在企業資本效益狀況、資產經營狀況、償債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項目內容,并且規定了具體的實施細則。該操作細則同時對財務績效評價作出了詳細的規定。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該實施細則有利有弊。該細則是一個普遍的指導,沒有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的特點做出詳細的針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規定,適合所有企業的績效評價體系建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但總體來說不能完全照搬。另外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全面否定該細則,同時又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導致其設置的評價制度畸形,經不起長期考驗,短期內可能有效果,但是長期實施,并不利于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發展。
(二)財務績效評價結果分析與應用存在的問題
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全面內部控制制度,相應的也設置了績效評價機制,但卻忽略了對績效評價結果的重視,使之浮于表面??冃гu價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高新企業作為技術集中型、資金密集型的企業,擁有眾多技術人才,對數據分析與科學管理應當相對關注。但是,當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情況卻不容樂觀,企業中有大量技術員工,卻嚴重缺乏具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管理人才。這導致這部分企業雖然擁有財務績效評價機制,但是作用卻沒有真正發揮出來,缺乏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專業分析,導致通過績效評價發現的問題一直存在,未得到根本解決。
(三)績效評價制度不完善,指標片面,不平衡
科學的績效評價制度是績效評價得以存在的前提,企業若不能設計科學的績效評價機制,那么該制度在企業的作用就不能夠充分發揮。很多高新技術企業過于重視財務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的價值表現,忽視非財務指標的非價值評估。這是目前管理者的普遍誤導,將績效評價機制主要放在財務管理之中,忽視了績效評價機制在其他環節的作用。重視財務管理的績效評價機制,可以幫助高新技術企業對有形資產的規劃與控制,但是高新技術企業多以技術、專利、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為主,甚至企業品牌、企業文化都是企業不可估量的財產,但是很多高新技術企業管理者沒有將無形資產歸入效評價機制中去,嚴重浪費了績效評價資源。
(四)在建設績效評價機制時忽略對權益資本成本的確認和計量
績效評價機制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的應用要求較高,其中在制度設計時必須要考慮權益資本成本的確認和計量,缺乏該項績效評價會導致結果嚴重失衡,直接影響企業未來決策的科學性。
(一)完善績效評價體系中財務指標體系
就高新技術企業而言,企業的各個環節都需要績效評價體系,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的心臟部門,尤其應當重視績效評價的應用。從目前來看,整個高新技術企業總體還不能完全適應高新技術企業戰略經營業績評價的要求,但是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拋棄財務業績評價。相反,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國內的前沿企業,應當,積極實施財務業績評價,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措施,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適合企業又符合《企業績效評價操作細則》要求的制度。
(二)將企業創新能力等無形資產歸入績效評價體系中
績效評價體系不是空中樓閣,而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必要管理機制,高新技術體系不僅可以落實有形的調整范圍,還可以對無形的因素納入管理體系之中。將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品牌價值、企業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納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可以幫助企業做好無形資產的管控,盡量保證無形資產的增值,避免五星資產貶值或者流失。高新技術企業在績效評價指標中,應當考慮研究開發費用率、新產品開發費用率、新產品貢獻率、研究開發費用增長率、技術性產品成本降低率等問題,科學的制定績效評級指標。
(三)增加客戶績效考核指標
高新技術企業十分重視客戶管理工作,但是很少有企業將客戶管理放入績效考核評價之中。高新技術企業在設置新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時,必須將客戶績效歸入考評機制中。沒有科學的客戶管理機制,就無法通過客戶實現企業產品的價值,也無法實現企業既定的財務目標。高新技術企業在制定客戶績效評價時,應當注重對原有客戶的維護與保持,在此基礎上進行新客戶的開拓發展,其中指標的設定應當包含市場占有率、客戶滿意度、客戶保持率、可和獲得率、從客戶處所獲得的利潤率等問題。高新技術產業同普通企業一樣,必須重視客戶工作,任何企業都必須承認客戶是公司賴以生存的基石,只有將客戶管理工作做透徹,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高新技術企業在構建績效評價體系時,要突破傳統,在傳統內容的基礎上,重視無形資產的績效評價,要結合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在實踐中循序漸進的豐富與完善績效評價體系。
[1]陳婧,姚偉.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技術領域發展能力測算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5.23:4-6.
[2]汪軍;朱建軍;楊萍;龍俊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績效的綜合評估研究——以“十一五”期間上海市為例[J].征信,2013.07: 12-17.
(工作單位:上海光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