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群
企業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張智群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企業迅速成長,規模不斷的擴大,同時也伴隨著很多問題,其中信息披露制度如何適應其發展便是一個非常重要問題。本文將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主要的一些問題,例如會計信息失真、披露內容不夠完善、披露不及時等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如何完善信息披露的對策。
信息披露;財務會計
會計信息是企業的相關人員獲取其經營和發展狀況的重要途徑,對于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甚至是員工等相關人員,企業的會計信息十分的重要。通常來說,大部分相關人獲得企業的信息都是通過企業的財務報表,但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較差。我國的財務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需要進行改革完善,企業需要認識到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加強對信息披露的認識,對信息披露的內容進行改進,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健全。企業的信息披露指的是對于企業的相關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公布出來,以供信息的使用者根據其作出相應的決策。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的目的是為了使所有的信息使用者能夠公平的獲取信息,然后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同時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但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出現了許多會計信息造假案例,這些會計信息造假的出現,使人們對它不再信任,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積極性。因此完善相關的制度,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是當務之急。
(一)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其披露的信息必須是真實可靠的。但在實際現實當中,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經常會在信息披露的時候提供不真實的信息,這些信息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特別是在企業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的時候,更是會鋌而走險做出對自身有利的行為,使得信息嚴重失真,從而誤導其他投資者,使他們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在現實當中,企業披露的相關的數據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從而造成披露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而且由于相關的監督管理部門并不能及時的發現并治理,甚至有的發現了卻默認這種行為,導致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越來越差,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企業的管理層為了滿足經營上的需要,會經常在企業對外公布的信息上面做手腳,對收益進行高估,對風險進行低估,而且這種行為在我國市場上特別是上市公司中特別普遍,為了粉飾企業的利潤,使財務報表更加好看,提供虛假的財務盈利預測,甚至有些時候為了使自己企業的股價上漲從而從中去獲取非法利潤,上市公司會有意在敏感的時間節點發布一些信息去誤導投資者。
(二)知識資本信息披露不完備
在當前,大部分企業對于披露的重點都是在存貨、機器設備等實物資產上面,對于知識資本很少披露,這對于信息披露來說是不完善的,并不能完全反應企業的經營狀況,與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不相符。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能僅限于企業規模的大小、財富的多少,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財富,企業在進行信息披露的時候,也需要將知識資本的信息進行披露,只有這樣才能使披露的信息更加完善,使信息的使用者更好的做出決策。
(三)信息披露不夠及時
企業在披露財務信息的時候,其披露的內容都是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信息,并不是非常具有相關性。對上市公司來說,能不能及時的對信息進行披露決定了信息使用者能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如果信息不能夠及時的進行披露,就容易被一小部分人鉆空子進行內部交易,會損害其他投資者的利益。對于我國的上市公司來說,就目前來看,大部分上市公司能夠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披露相關的信息,但是對于一些重大相關事項,一些企業往往不能及時的進行披露,一些提前知道信息的少部分投資者就能利用信息披露的不及時來獲取利益,從而損害其他大部分投資者的利益。
(四)社會責任披露信息的缺失
目前,大部分企業所披露的信息都是其自身的經營狀況,對于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披露基本上沒有。雖然一個企業的經營狀況是判斷一個企業的非常重要的參考,但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在評價一個企業的時候也不僅僅只是看它有多少收益,還要從其他多個方面來綜合考慮判斷,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在當前,企業在披露財務報告的時候很少去考慮披露相關的社會責任信息,這樣就非常容易形成一種重視經濟效益、輕視社會效益的結果,這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五)信息披露不夠充分
信息披露充分指的是上市公司要按照要求將所有需要公開的信息進行公開,不能故意隱瞞或者隱藏,基本上所有的資本市場都將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作為信息披露的首要條件,但在我國實際情況當中,許多企業為了自身的一些利益,對自身有力的信息會加大披露,對自身不利的信息則很少披露,輕描淡寫過去。
(一)加強會計法制建設
我國需要加強對會計的法制建設,這是在治理企業披露信息不真實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制定會計的相關法律法規的時候,一定要將與信息披露有關的人員的影響考慮進去,針對他們制定一些制度政策來進行約束限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防止他們利用自己的便利來謀取私利,損害其他大部分投資者的利益。
(二)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企業披露的財務會計信息是會計人員制造出來的,他們對不真實的信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自身,都應該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讓他們在面對不合理的行為的時候要堅持底線原則。
(三)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
為了保證企業披露的財務會計信息更加真實有效,就需要保證在各個環節都能夠有效正常的運行,而且不同的環節能夠相互的進行監督,避免某一個環節出現徇私舞弊,從而保證財務信息更加真實可靠。
(四)加強會計工作的管理工作
會計信息的產生與會計人員有直接的關系,為了避免不規范的會計信息的產生,會計工作的相關管理部門就需要在會計信息產生的過程當中進行管理把控,對相關的會計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當前我國不少企業的會計信息不夠真實,存在不規范的現象,目的是為了獲取投資者的信任,對于信息不規范的情況,相關的部門并沒有特別嚴厲的處罰措施,企業造假的成本特別低。這種情況下不僅僅需要加強對會計的管理工作,還需要完善相關的處罰措施。
(五)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建設
目前來看,我國的注冊會計師隊伍在不斷的擴大,整體的素質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依然有一些注冊會計師不能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底線,對于企業的一些造假行為不能夠揭露出來,甚至配合一些企業的不合法行為。因此,應該完善對于注冊會計師的懲罰措施制度,加強隊伍的道德建設。
[1]黃文樹.關于完善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J].福州黨校學報,2013,03:49-52.
[2]吳雅琴.探析小企業財務信息披露制度[J].科技風,2013, 13:272-273.
(作者單位:濱州學院計劃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