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
碳時代: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的相互作用
朱紅
作為經濟不均衡發展的代價,工業污染等帶來的溫室氣候反效應使人們感到越來越不安,在此背景下,低碳、碳會計以及碳交易等概念的提出,使人類也隨之邁進了一個嶄新的碳時代。在這種大環境下,會計領域的碳問題也得到不斷發展,而今形成的碳體系正是反映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相互作用的有力證據。
碳時代;會計意識;會計存在
《馬克思主義哲學》一書中這樣寫道:現實中千差萬別的物質存在,歸根結底可以分為兩種,即自然存在與社會存在。自然存在即指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存在,包括無機界和生物界;社會存在則指物質生產方式所決定的人類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包括物質生產方式及自然環境、人口因素。而意識是指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對于會計領域的存在和意識是這樣定義的:會計存在是指不以社會意識為轉移的一種會計實在,它與社會其他存在有本質區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而會計意識是指人們對會計的感知和認識,受會計存在的影響,但本身又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會計存在決定會計意識,會計意識反作用于會計存在。
正因為會計存在和會計意識具有的時代性,而會計本身所具有的依附性,使得會計學科總能走在經濟時代的前沿,反映經濟最尖端的問題。現下溫室氣體排放過量,氣候問題日益突顯,碳經濟時代悄然來臨,而碳問題在會計方面的研究也就成為萬眾的焦點。人們希望能夠通過對碳會計核算方法、計量手段以及應用技術等的變革,借助會計工具的創新來盡可能地限制碳排放的程度,優化環境。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背景下,碳會計問題的客觀性出現和發展必然會對人們在會計意識領域產生一系列變化,因此對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相互作用的識別也就具有了必然的現實意義。
碳問題的提出,最早起源于低碳經濟的提出。“低碳經濟”是一個與氣候變化相關聯的范疇,在2003年英國的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正式被提出。在低碳經濟被廣泛認可的當下,會計作為依附于經濟時代發展的產物,必然會隨著經濟階段的更替產生一種全新的理念:碳會計。由于碳會計是會計存在領域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會計意識的發展方向,促使人們思考理解碳會計,如何使用碳會計以及如何發揮碳會計的協調力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此外,碳會計的提出也是人們會計責任觀的一個起源方向,促使著企業有意識的去履行社會責任,積極采取碳會計有關的核算體系。
隨著碳會計問題被提出,會計領域的學者紛紛重視研究如何利用其來達到節能減排的最本質作用,如何發揮其在碳經濟時代的龍頭力量。碳會計的涉獵范圍很廣,想要讓其發揮出社會效應就必須進行細化研究。碳會計既涉及碳排放權會計,碳固會計,也涉及碳匯,碳交易等會計問題。人們對這些概念的主觀理解,不斷促使碳問題在會計存在領域的深化。2005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為世界提供了一個“減排機制”。這一機制就是會計存在的時代性標志,它將涉及碳排放權交易的處理以及社會責任的計量等,而這些客觀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們意識到碳會計的重大作用。因而各國為適應碳會計,發展碳交易市場,形成碳交易體系。
溫室氣體的加劇引起人們對碳排放問題的關注,促使碳經濟盛行開來。在碳經濟時代下,會計的依附性得到了進一步體現。碳排放權會計,碳固會計等都依附著經濟的轉型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會計核算、計量及內容的更新也促使人們對會計理論認知程度的加深,這都是會計意識被作用的結果。碳時代下的碳審計、碳金融等問題也都成為會計存在的廣義范疇,這些方面與人們主觀意識之間或多或少的有著潛移默化的相互作用。
碳審計是指由獨立的審計機構對政府和企業在履行碳排放責任方面進行的檢查和鑒證,是對碳排放管理活動及其成果進行獨立監督和評價的行為。對于審計要想真正發揮作用需依據會計的不斷完善,因此不同的會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不同的審計方法,碳審計的出現也就可以理解為會計存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而且會計意識也會推動碳審計核算、監督及相關規范的完善。而碳金融是指包括減低溫室氣體排放的碳排放權交易和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信貸規則的制定與實施。碳金融的提出帶來了碳交易市場上的大量金融衍生產品,這些金融投融資產品不可避免的涉及碳排放權價格,碳衍生品交易方式等,這都需要特定的會計核算方法、特定的會計理念和認識,只有計量方法恰當,反映的信息真實可理解,才會促進該市場的存在和發展。因而會計計算方法,會計參與程度等存在方面決定了人們的認識程度和意識領域,同樣地,意識領域的理解必然又促進了碳金融和碳審計方式的完善。
全面理解碳會計問題,不僅需要學者們對碳會計在存在領域做進一步研究,也需要會計依附的經濟環境不斷完善發展。如碳排放權會計,國際上至今還沒有統一的觀點,有學者認為其是存貨(張鵬,2010),有的則認為其是金融資產(王艷、李亞培,2008年),但最認可的是將其歸類為無形資產(王學瓅、胡昳等,2009年)。對于碳排放權在確認方面的不統一性,更使得其在計量方面意見難以一致,然而,碳排放權僅是碳會計問題的一小分支,這顯然表明現有的會計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的欠缺,反映會計存在在客觀上的不足,意識的先進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那么為了適應會計意識的發展,會計存在必然要不斷進行改善。
會計存在決定會計意識,會計意識促進會計存在的發展。當今的碳經濟時代,碳會計,碳市場和碳金融等方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之相對應的會計方法,規范等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更新,這不僅體現了會計存在的時代性發展,也體現出會計客觀實在的發展促使著人們對會計領域的內容在廣度和深度上的進一步理解,這正是會計存在的決定和促進作用。
當然,事物的發展必然是存在著一定的順序的,對于當下的碳經濟時代,會計存在領域的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補充,人們的會計意識也有了一定的完善,但是這種補充和完善的速度并不能完全相匹配,因此,碳會計在相關規范性文件,碳交易市場的發展機制,碳會計體系的建立等方面還體現出嚴重的不足,這種不足不僅是客觀上存在的,也是會計意識在人們腦海中不清晰的呈現,意識沒有跟上事實的進步,從而人們較遲緩的理解能力導致人們對客觀實在的創新和進一步發展存在了制約作用。總之,現階段政策制定者共同努力制定準則規范,完善會計存在領域的會計規范,計量研究方法等,促進會計人員和相關使用者加強自身對碳會計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加強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之間的相互作用,都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1]陳晨,羅雪群.馬克思主義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62~65.
[2]王蘇生,常凱.碳金融產品與機制創新[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4.
[3]樊國昌.碳金融市場概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4.
[4]袁蒙菡.碳排放權會計確認與計量之思考[J].改革之窗. 2014,(11):7.
[5]周志方,肖序.國際碳會計的最新發展及啟示[J].經濟與管理.2009,23(11):93~94.
[6]王蒙.從權責發生制的歷史演進看會計存在與會計意識的關系[J].財會研究.2013,(09):150.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