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琦
開展工程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工作的實踐和探討
尤琦
適時引入全過程跟蹤審計能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設過程的透明度,遏制建設領域腐敗,充分體現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但實際操作中有些跟蹤審計做法與理論有些許差距,亟待進一步探索,筆者作為一名基層內審人員對單位開展的工程跟蹤審計工作進行梳理和總結,略抒己見,與大家共同探討。
跟蹤審計;控制造價
好鋼用在刀刃上,使用有限的資金建成優質、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是工程造價控制的最終目標,但很多工程建設項目因為規模大、戰線長、人員少,單單使用傳統的竣工結算審計會因為其管理上的滯后性而無法動態監控工程實施進度,使得很多施工資料的真實性無法查驗,在對待工程結算審計中發生的糾紛時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審計發現的問題大多難以改變和挽回,因此需要適時引入全過程監督、動態監管的工程審計新模式——跟蹤審計。
(一)更好地控制和節約建設成本
跟蹤審計作為延伸審計,采取工程開工前提早介入的方式,加大對被審計工程持續關注的力度,在施工方案優化、合同條款簽訂、現場簽證管理、隱蔽工程量核實、定額套項、取費和進度款撥付等方面全過程動態控制各階段工程造價核算。
(二)進一步促進建設項目的質量監控
跟蹤審計不僅僅保存簽證單、驗收單、進貨單等資料,跟蹤審計更關注施工具體方案的運作,重點監控有關物資設備進出、安裝等事項,及時記錄具體工程特別是隱蔽工程施工事宜作為審計依據,及時、及早發現問題,加強管理,防范風險。
(三)較好地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跟蹤審計強調工程投資、管理、監督等之間權責明確、相互制衡,從源頭上筑起“防火墻”,有效地杜絕建設工程中的一些不良行為,打造文明審計、陽光審計。
(一)加強跟蹤審計制度化、規范化
一是建好跟蹤審計的制度支持。結合工作實踐進一步完善工程跟蹤審計工作制度、細則或辦法,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確保跟蹤審計人員依法獨立開展監督,提出詳細的審計要求,明確不同階段、不同部門的職責劃分和審批程序,逐步實現工程跟蹤審計程序化和規范化。二是用好跟蹤審計的技術支持。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實施項目跟蹤審計,與其簽訂內容詳實、周密的跟蹤審計合同,明確雙方任務目標、質量標準、獎懲措施及違約責任,增強雙方的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三是管好跟蹤審計的人力支持。強化“監督與服務”意識,易位思考,處理好與被審計單位的關系。規范跟蹤審計人員管理,勤到現場督促檢查,加強誠信執業考核,不定期進行抽查、現場進行核實等方式進行復查、落實,確保跟蹤審計資料的真實性,提升跟蹤審計成效。四是做好跟蹤設計的廉政支持。在簽訂跟蹤審計合同時即一并簽訂廉政責任合同,明確廉政責任,加強對跟蹤審計人員的廉政教育和監督,杜絕跟蹤審計人員的非工作性接觸,對違反者嚴厲處罰,防止審計人員弄虛作假,以權謀私,樹立良好的審計形象。
(二)重點關注跟蹤審計關鍵節點
一是強化取證意識,關注重要節點。對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如開挖基槽、鋼筋捆綁、水泥灌裝等隱蔽施工項目,跟蹤審計人員應實時拍照或錄像留存資料,既要保證取證事項的完整明確,又要得到建設項目人員的認可,避免在隱蔽工程中出現以次充好、偷工減料、虛報高估的現象,為竣工結算提供提供內容詳實、數據可靠的有效依據。二是規范工程簽證。規范對工程簽證的管理權限和審批程序,到現場丈量、計算核實,科學界定不可預測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及時辦理隱蔽工程驗收和簽證,拒絕不屬于建設方責任的簽證。三是去偽存真,邊監督邊糾正。及時對跟蹤項目的進場設備、材料進行型號、質量、價格等監督驗收,對不符合施工合同、施工工藝、不符合甲方要求的設備、材料提出退貨意見,并及時向內審部門匯報。工程建筑材料的審計詢價則應貼近市場,多做市場調查,尋求最接近實際情況的價格,以有力的事實證據取得相關各方的一致認可。四是嚴格審核工程進度款撥付。工程施工中注意收集工程各階段進度款的撥付資料,根據工程形象進度及時整理計算,預算分析,確定合理的工程進度款撥付比例和撥付時間,準確計算并及時合理支付,防止撥付超出合同約定的付款金額,避免建設方因為超付工程款而在工程結算中處于被動局面。五是嚴格工程竣工結算審計。規范收集工程結算審計證據,加強現場審計勘驗,實地勘驗新工藝、新材料的現場實際做法和使用,確保變更簽證內容、工程量、實際使用建材材質、規格及型號的合理性、準確性,核實各階段工程造價成本,讓不合理的工程施工工藝和虛報、錯報、超報的工程見光死,掌握現場施工動態,防止內審人員的審計范圍局限在送審的書面材料中而被虛假資料所蒙蔽,確保資金使用的經濟性(花得值)、效率性(花得少)、效果性(花得好)。
(三)堅持溝通協調、提高效率
設計偏重于工程結構及安全保障,監理偏重于施工方案與工程質量,審計偏重于造價控制,施工單位偏重于盈利,各自立場不同所以所關注的重點也因此不同,要實現審計監督效果實現的關鍵在于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反饋,建立互信機制,使跟蹤審計工作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提高審計效率。堅持工作“到位”不“越位”、不“錯位”的原則,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從而減少內耗、形成合力,做好審計監督服務職責,確保各項審計目標任務按時完成。
(一)擇優選擇工程跟蹤審計機構是關鍵
按照“公平、公開、公正、擇優、效益”的原則,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通過招標或競爭性談判的方式擇優選擇有法定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整合審計資源,用好中介機構力量事半功倍,進一步彌補部分建設單位審計專業力量不足的缺陷,提高審計效率。
(二)嚴格規范審計程序是保證
努力做到工程建設審計全覆蓋,嚴格執行審計程序,強化審計項目計劃管理,規范送審資料管理,嚴控審計報告質量。
(三)嚴格工程進度款撥付是抓手
根據合同約定及工程進度,由跟蹤審計現場管理人員實測實量,及時測算工程造價,嚴格審批程序,運用跟蹤審計的動態管理功效合理控制施工階段的進度款撥付,保障雙方利益均不受侵害。
(四)復核審計是保障
對部分跟蹤審計工程項目使用必審和抽審的辦法進行復核審計工作是檢驗工程跟蹤審計工作的又一道審計造價控制措施,工程結算復審工作更注重對資料完整性、初終審差異對比、造價指標分析、重大設計變更等事項實行重點復核,避免了重大工程預、結算中出現多算、多計、少算、漏算等現象發生,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
跟蹤審計是審計理念的一項創新和變革,適時開展跟蹤審計工作,實時控制工程造價變動,分時段慢慢消化大量的數據和壓力,將被動的接受簽證變成主動的記錄工程簽證,緩解了工程結算時短時間處理大量數據的壓力,突出重點、掌握主動、客觀公正、綜合運用,審計思路更加清晰,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免疫功能,規范建設行為,推進工程建設項目的科學化管理和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1]葛坤.淺析全過程跟蹤審計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勞動保障世界,2015年09期.
[2]孫建納.淺談如何做好建設項目的跟蹤審計工作.科技咨詢,2012年26期.
(作者單位:山東省運河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