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美連
工業企業原材料采購的內部審計初探
賴美連
本文分析了工業企業原材料采購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并通過對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孚)的內部審計工作的流程研究和經驗總結,對如何開展原材料采購的內部審計工作進行了探討。原材料審計的重點在于采購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采購計劃編制是否合理,供應商挑選、評定程序是否合規,合同條款是否真實、合法、完整,采購價格是否合理,合同履行過程是否實施監管。
內部審計;內部控制;采購風險
南孚旗下有設置專門的內控審計部,其中內控審計部經理是專職的,負責日常的內部控制管理以及每年一度的全面內部審計工作,而內審員則由兩部分組成:日常的固定人員、年度內審時的外協人員。日常固定人員的配置較少,公司每年會從財務系統各個部門中精選出來一些人員并予以聘任為公司內審員,加入到公司年度內部審計工作的行列,根據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中的控制項目來配備人員,以便全面內部審計工作能及時有效地完成。
南孚的內部審計工作由內控審計部經理全權負責,每年定期進行,審計結果直接向總經理和董事會匯報。內審工作包括:組織人員、確定審計目標、具體的項目審計、發現問題、問題的溝通與協調、解決方案的落實、出具內部審計報告。同一個項目的內審人員,一般是兩年更換一次,兩年是為了保證審計的延續性,希望內審員能更深入地了解、發現問題、同時跟進前期發現問題的改進情況。更換則是希望通過不同內審員的不同思考問題角度來幫助企業完善內控管理,盡可能降低審計風險。
審計目標的確定過程:通過審計前的小組研討會,了解和研究項目具體情況,傾聽其他有經驗成員的各種想法和建議,同時分析各項目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參考每季度的部門管理風險自我評估的結果來進行。
具體審計中,審計小組可以召開調查會、進行訪談、收集資料等,然后分析整理資料,并將發現的問題與被審計部門領導以及相關部門進行溝通,最后確認風險大小,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的具體建議一般由審計小組提出,經相關的被審計部門負責人確認后,落實好方案的完成時間和項目責任人。審計目的是能將解決的方案轉化成一種日常工作,具體落實,以便在內審結束后能夠堅持下去。項目結束后審計小組解散,內控審計部經理將內部審計報告提交總經理和董事會,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斷跟進本次審計問題的改進情況,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控制管理。
原材料采購內部審計的目的是根據企業現行的采購管理制度,對企業現階段的采購管理工作及內部控制狀況進行審計,做出客觀評價,發現其中存在的風險,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措施,從而改善采購質量,降低采購費用,維護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組織價值的增加及目標的實現。
(一)采購計劃的編制、審批、執行與考核
1.采購計劃編制是否合理,并根據采購情況變化適時調整和修訂計劃,使之與生產計劃和物資庫存相適應。
2.采購計劃的編制和調整,是否經過管理層的審批,審批后方能由采購部門執行。
3.所有的采購訂單都按照相應的采購計劃進行,對于超過采購計劃的部分是否取得審批、進行分析并報上級領導審閱。
(二)供應商的挑選、評定、評估程序
1.公司是否建立供應商的評定程序,形成合格供應商名冊并定期更新。
2.是否與供應商簽訂陽光合作協議,以保證交易的公開、公正,防止雙方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3.公司是否建立供應商的評定標準,并對新供應商進行資質考評。
泵站設計流量為24.31m3/s ,揚程為20.5m,配套電機功率為6 300kW。進水流道安裝布置如圖1所示。肘型進水流道的進口斷面按進口流速控制,為了減小進口水頭損失,進口流速需在0.5~1.0m/s范圍內選取。設計平面圖如圖2所示。
4.對于重大物資或者固定資產采購,對于參與報價的供應商是否設置了供應商準入機制。
5.公司是否定期對所有重要的合格供應商資信情況進行調查和考核。
6.公司是否定期對供應商的履約情況進行分析和評估,以便進一步優化采購。
(三)購貨合同
1.采購主管是否復核所有的供應商合同,確保所有供應商的挑選根據公司挑選供應商的政策進行的;采購主管的復核的憑證是否妥善保留。
2.公司是否采用標準合同,合同樣本和有關標準協議條款是否經過公司法律部審核并經管理層批準;合同的條款是否完備、合法,這里應重點關注以下合同條款:合同的標的、質量、數量、價格、付款、履行地點、期限、違約責任、解決爭議方法以及購買的標的物的權屬性質、標的物的采購價格與市場價格的關系、逾期交付標的物的價格、標的物的運輸費及運雜費負擔的約定等、采購合同懲罰性條款、合同的內容是否達到雙方均衡受益有無損害需求方利益的條款、有無明顯有利于供應商的條款。
3.所有重要的合同在執行前,是否經過采購主管和企業法律部門的復核;所有合同中是否都體現了正當的授權(簽名)。
4.采購合同經采購經理簽發后,對其內容的任何更改,是否通過合同更改的方式進行。
5.是否定期根據支出預算復核實際支出,對任何非正常的采購業務及時的進行調查并處理。
6.公司是否定期對采購合同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和反饋。
(四)采購價格管理
1.公司是否對所有重要的生產原料和勞務制定最高采購價格。
2.因市場波動較大,個別品種規格物資的市場價與計劃價相比懸殊較大時,是否由采購部提出調整申請,報采購價格管理委員會審核,總經理批準方才執行。
3.采購部是否定期對采購實際價格與市場公允價格進行對比分析,并適時調整采購計劃或合同。重點關注:某時段的實際采購價格走勢與同期市場價格走勢是否一致;采購價格與市場價格波動周期是否一致;采購價格與市場價格波動幅度是否一致;某時點的實際采購價格與市場公允價格比較是否合理;某時段多供方供貨時各供應商量價分配比例是否合理等等;從價格收集系統調取重要原材料價格進行整年度或者幾個年度的價格分析性復核,或者借助第三方單位核實價格是否合理。
4.管理當局是否定期對定價的執行情況進行抽查。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制造業面臨諸多生產要素成本上漲的競爭挑戰,原材料采購成本首當其沖,它是影響企業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企業通過原材料采購的內部審計,旨在降低采購風險,改善采購質量,降低采購費用,促進公司價值和目標的實現。原材料采購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因此要求內部審計人員不斷加強學習,除了基本的審計方法外,還要掌握采購程序,了解招標業務,熟悉原材料市場行情等。
[1]何衛紅,趙佳.內部審計研究述評:2003—2009[J].審計研究,2011,01:57-62.
[2]朱峰.淺析醫院內部審計對物資采購的監督與控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5:62-63.
(作者單位:福建南平南孚電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