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挺兵, 顏文斌, 楊德國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農業部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實驗室,湖北武漢 430223)
?
可見植入熒光標記和微金屬線碼標記標志拉薩裂腹魚的研究
朱挺兵, 顏文斌, 楊德國*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農業部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實驗室,湖北武漢 430223)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標記方法對拉薩裂腹魚的標記效果,為其增殖放流與效果評估提供技術支撐。[方法]分別采用可見植入熒光標記(VIE)、微金屬線碼標記(CWT)和空白對照處理對拉薩裂腹魚幼魚(5~7 cm)進行為期40 d的標志試驗,研究不同標記方法對拉薩裂腹魚的標記效果。[結果]VIE組試驗魚的存活率明顯高于CWT組和對照組。VIE組和CWT組試驗魚的標志保持率分別為100%和98%。VIE和CWT標記對試驗魚生長均沒有顯著影響。[結論] VIE標記是拉薩裂腹魚幼魚較適宜的短期標志方式。
關鍵詞拉薩裂腹魚;可見植入熒光標記;微金屬線碼標記;魚類標志
AbstractSchizothoraxwaltoniRegan; Visible implant fluorescent tag; Micro metal coded wire tag; Fish marking
拉薩裂腹魚(SchizothoraxwaltoniRegan) 隸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又名拉薩弓魚、貝氏裂腹魚,主要分布于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干支流,是當地特有魚類和主要經濟魚類之一。拉薩裂腹魚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兼食著生藻類,漁獲物個體一般在500 g/尾以上[1]。近年來,隨著雅魯藏布江流域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拉薩裂腹魚正面臨著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外來物種入侵等問題,導致其自然資源量明顯下降,嚴重威脅著拉薩裂腹魚的生存與物種延續。為保護這一物種,一些科研單位已經開展了拉薩裂腹魚的人工增殖與放流研究,但目前還沒有開展比較系統的放流效果評估工作??梢姛晒庵踩霕擞?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tag,VIE)和微金屬線碼標記(Coded wire tag,CWT)是2種最常見的魚類標記方法,被廣泛應用于魚類增殖放流活動的效果評估。筆者研究了VIE標記和CWT標記對拉薩裂腹魚的標志效果,旨在為拉薩裂腹魚增殖放流的效果評估提供技術儲備。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魚試驗魚為2014年2月人工孵化的拉薩裂腹魚,2014年9月從四川律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得。試驗魚暫養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武漢研究中心封閉循環水控溫養殖系統,暫養所用的圓形水缸直徑80 cm,水體積300 L,水溫保持在(15±0.5)℃,DO保持在8 mg/L以上。試驗魚暫養期間使用商業配合飼料(升索牌,型號S4)進行投喂。
1.2試驗方法共設置3個處理組,分別為可見植入熒光標記(VIE)組、微金屬線碼標記(CWT)組和對照組。試驗所用標記設備均由美國西太平洋公司(NMT)生產。
從試驗魚中挑選規格較為統一(5~7 cm)的個體進行試驗,每個處理組100尾試驗魚。試驗時,先用0.3 mg/L的MS-222將試驗魚麻醉,然后測量全長和體重,再迅速進行標志操作。使用CWT標記時,利用標記槍將CWT標記(長1.10 mm、直徑0.25 mm)注入試驗魚背部肌肉,標志后用檢測棒(V-Detector; NMT)進行檢測,以確保標志成功。使用VIE標記時,使用0.3 mL注射器將橙色熒光絡合物注入試驗魚的頭部皮層,并肉眼檢查顏色標志是否完好。標志操作均由同一個人完成。為排除由于操作人員經驗不足而造成的影響,標記的前30尾試驗魚不用于正式試驗。標志完成后,將試驗魚放入封閉循環水控溫養殖系統的水缸中,每個處理組2個缸,每缸放入50尾試驗魚,2個平行。對照組試驗魚不進行標志,但其他處理均按照與標記組相同的要求進行試驗。試驗期間水溫控制在(15.0±0.5)℃,DO保持在8 mg/L以上,光照周期12L:12D。試驗魚每天飽食投喂2次,所用飼料為商業配合飼料。分別于試驗開始后的第7天和第40天,對試驗魚生長、存活和標志保持率進行檢測。
2結果與分析
2.1存活率與標志保持率由表1可知,試驗結束時,VIE標記組試驗魚的存活率為45%,明顯高于CWT標記組(9%)和對照組(19%),說明VIE標記對試驗魚存活的影響要小于CWT標記。對照組試驗魚存活率較低的原因是由于試驗1個月后對照組試驗魚突發小瓜蟲病,至試驗結束時病情已經得到控制。VIE標記組和CWT標記組試驗魚的標記保持率都在98%以上,說明2種標記方法對拉薩裂腹魚的短期標志保持率都較高。
表1不同標志方式下拉薩裂腹魚幼魚的存活率與標志保持率比較
Table 1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 and marker retention rate ofS.younghusbandijuveniles under different marking ways

試驗時間Testtimed存活率Survivalrate∥%VIE組VIEgroupCWT組CWTgroup對照組Controlgroup標志保持率Markerretentionrate∥%VIE組VIEgroupCWT組CWTgroup01001001001001007849095100100404591910098
2.2生長情況由表2可知,試驗開始時,各組試驗魚的全長和體重都比較接近。試驗結束時,VIE標記組試驗魚的體重增長了13.8%,CWT標記組試驗魚的體重增長了5.5%,對照組試驗魚的體重增長了7.5%,說明VIE標記對拉薩裂腹魚生長的影響較小。
3討論與結論
在開展魚類標記試驗時,都希望盡可能減小標記操作對魚類生長和存活的影響。該研究結果表明VIE標記和CWT標記對拉薩裂腹魚幼魚的生長沒有顯著影響,但是VIE標記組存活率明顯高于CWT標記組。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在于標志部位的不同。VIE標記只在魚體的表皮層操作,沒有傷及更深層的體組織,因而試驗魚可以快速愈合傷口。CWT標記要插入魚體肌肉深處,試驗魚規格又較小,可能對試驗魚造成了較大的傷害,從而最終降低了總體的存活率。

表2 不同標志方式下拉薩裂腹魚幼魚的生長情況
該研究結果表明VIE標志和CWT標記對拉薩裂腹魚均具有極高的標志保持率。然而,一些研究表明VIE標記和CWT標記在不同時間尺度下對魚類的標志效果存在較大差異。例如,采用VIE標記和CWT標記標志小鰻鱺(Anguillaanguilla)的32 d標志保持率分別為100%和99%,但512 d的標志保持率分別為66%和99%,說明VIE只適合短期標志,而CWT更適合長期標志[2]。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在于VIE標記會隨著魚體的生長而擴散和淡化,到了一定程度肉眼將無法識別顏色,而CWT標記是固態的金屬絲,不會自行擴散,只要找準部位就能用檢測棒檢測到信號。由于條件所限,筆者只開展了為期40 d的試驗,未能進行更長時間的試驗,但在更長的時間尺度下CWT標記拉薩裂腹魚幼魚的長期標志保持率可能會保持較高水平,而VIE標記拉薩裂腹魚幼魚的保持率可能會高于溫帶和熱帶地區的魚類,由于西藏魚類生長速度緩慢,VIE標記在皮層的擴散速度可能會更慢。
由于患小瓜蟲病的影響,該研究中各組試驗魚的最終存活率均不高。因此,該試驗無法說明標記對試驗魚的存活能力是否有影響。但是,筆者同步開展的VIE和CWT對拉薩裸裂尻魚的標志效果試驗也許能說明一定的問題。拉薩裸裂尻魚和拉薩裂腹魚均屬于裂腹魚類,且分布區域也大體一致。ZHU T等[3]研究表明VIE和CWT對拉薩裸裂尻魚的存活均沒有顯著影響。該試驗中VIE組拉薩裂腹魚的存活率高于對照組。據此推斷,VIE標記對拉薩裂腹魚幼魚的存活率沒有顯著影響,而CWT組試驗魚的存活率略低于對照組。目前,并不能確定CWT標記或患病是影響成活率的主因,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綜合考慮成本、操作的便利性,損傷性和標志保持率等因素,VIE標記是拉薩裂腹魚幼魚短期標志的較佳方式。
參考文獻
[1] 西藏自治區水產局.西藏魚類及其資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2] SIMON J,DORNER H.Growth,mortality and tag retention of smallAnguillaanguillamarked with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tags and coded wire tag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J].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2011,27(1):94-99.
[3] ZHU T,GUO W,WU X,et al.Effects of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and coded wire tags 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SchizopygopsisyounghusbandiRegan,1905[J].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2016,32(1):110-112.
基金項目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403012)。
作者簡介朱挺兵(1987- ),男,江西南康人,助理研究員,博士,從事魚類生態學研究。*通訊作者,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從事魚類保護生物學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22
中圖分類號S 9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6)13-004-02
Study of Visible Implant Fluorescent Tag and Micro Metal Coded Wire Tag inSchizothoraxwaltoniJunvenile
ZHU Ting-bing,YAN Wen-bin,YANG De-guo*
(Yangtze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Wuhan,Hubei 43022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arking methods on Schizothorax waltoni Regan,an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ts artificial releasing and effect evaluation.[Method] Junvenile S.waltoni Regan (total length 5-7 cm) were treated with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tag (VIE)implantation,coded wire tag (CWT)implantation and no implantation (control) for 40 days,effects of different marking methods on S.waltoni were studied.[Result] The survival rate of experimental fish in VI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WT and control group.Tag retention in VIE and CWT group were 100% and 98%,respectively.No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found of both VIE and CWT marking on the growth of experimental fish.[Conclusion] VIE is suitable short-term marking method for S.waltoni junven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