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赫芬頓郵報》7月13日文章,原題:危險的愛:中國怎么看美國 盡管擔心中國崛起以及對美國人生活方式的影響,但美國人印象中的中國仍植根于過去:灰塵遍地、機械呆板、墨守成規。另一方面,很多中國人對美國著迷,但也常對美國的種種矛盾困惑不解:自由但不公正、有創意但不懂時尚、愛運動但大腹便便、個人主義觀念強烈但自欺欺人。中國人欽佩美國式的個人主義,與此同時,也認為它是危險的——無論是就個人層面,還是作為國家競爭優勢方面而言。
中國人喜歡美國的生活方式。美劇的盜版DVD在華熱賣。每個大企業都想成為“中國的通用電氣”,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成為中國精英們心目中的榜樣。
雖然欽佩美國人的敢做精神,但中國人很少效仿。鮮有中國人會出來挑戰體制。即便最愛發牢騷的員工也很少有勇氣公開挑戰上司。就算文身這種小事,中國人也是小心選擇在腳踝或肩膀部位。簡言之,在中國,美國的個人主義是禁果,誘人卻危險。
隨著中國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對美國的矛盾心態會繼續。中國雄心勃勃,但政治經濟上仍脆弱。隨著經濟遇到挑戰,更多人看到自由與創新精神、挑戰常規與高生產率之間的關系。但對中國人來說,支撐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只是一幕幻境。美中之間存在巨大文化鴻溝,美國模式絕不是中國未來的藍圖。中國人依然相信中央領導人的智慧。
一些中國人對美國近來的政經困難幸災樂禍,內心卻擔心美國的復蘇力。中國人對攻擊自己國家主權的行為高度敏感。美國對臺軍售成為中國普通民眾內心最深處的憂慮。這種愛恨交織的關系會導致中美長期沖突嗎?不會。
首先,盡管感到不安全,但中國人相當務實,知道中美經濟密不可分,知道中國現在以及未來都要依賴美國市場。我們成功,他們也會成功。我們搖搖欲墜,他們也會磕磕絆絆。同時,具有強烈自我保護意識的中國,還要矛盾地依靠山姆大叔的軍力維護今日的多極世界秩序。
其次,絕大多數美國人并不“反華”。美國人仍非常欽佩中國的雄心壯志,更別說尊重中國人的個人奮斗了。如今美國還出現了對所有中國東西著迷的現象,這反映在今后幾年將有10萬美國年輕人要赴華學習。中國人深知,中美之間必須建立雙贏平臺。為了子孫后代,中國將繼續緊張不安地擁抱美國?!?/p>
(作者湯姆·多科特羅夫,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