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升斌



1教師的教學風格概述
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課程強調個性化的教育,呼喚教師有鮮明的個性特色.教師的教學風格是指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經過長期教學實踐而形成的符合自身個性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獨特結合.教師的教學風格具有教育教學理念的穩定性、長期性、發展個性和教學方法獨特性等特點.從教學實況來看,有的教師個性豪放,講課充滿激情,扣人心弦,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有的教師講課親切自然,沒有矯揉造作,師生之間是在一種平等、協作、和諧的氣氛下,將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簡樸、真實的教學情景之中.有的教師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楚,層層剖析,用思維的邏輯力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課堂教學進程,學生不僅學到知識,也受到思維訓練,還受到教師嚴謹治學態度的熏陶和感染,對于學生掌握知識而言,這是一種追求高效率的教學風格,是許多教師課堂教學實施和追求的一種境界.教師只有經過長期艱苦的教學實踐,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相信許多物理教師都曾遇到過這樣的現象:自己在課堂上講清了所有知識點,練習也認真評講過,可等到測驗時學生掌握的情況仍不盡如人意,深究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風格:即我們沒有真正了解學生——講清不等于聽清,聽清不等于會做,會做不等于做對,做對不等于會用.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寫道:“在教育科學研究中,有許多問題吸引著我,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則是教師的個性問題”,“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不會有任何特色.” 因此,教師的風格一旦和學生的個性培養聯系起來,就顯示出其不可忽略、無可替代的價值和作用.每個教師都有不同的風格,要善于發揚自己之長,形成和保持個人教學特色,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教師.
3筆者的教學風格
筆者的教學風格是什么?沉下心來思考:如果這種影響算是風格的話,那么我是一直在我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嘗試追求著一種“民主平等,嚴謹幽默、注重發散”的風格.
3.1民主平等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教育教學是“真”的求知過程.真誠,需要我們做一個民主型教師.雖然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主體,但是兩個主體并非等量齊觀,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均有顯著差異.從本質上講, 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認識過程,是教師的教授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的統一體,教師和學生分別是教授過程和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學主客體的關系不僅僅是一般的主客體關系,而是雙邊和多邊的關系,是“你和我”的平等的主體性關系.民主型教師是相對于權勢的教師而言,意指這種教師不持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態度.也許,權勢教師的態度對有些學生能奏效,但對其他學生則不一定能奏效,并且從長遠說,肯定沒效果.很多教學案例中描寫的師生沖突其實就是師生關系的扭曲、不和諧所致.教師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和情緒情感的標準來看、聽、接觸、談論學生,并產生相應的體驗.尊重學生能使教師擺脫固定的先入之見,能夠容納學生不同的看法與見解、思想與情感、價值觀念等,尊重的態度構成了有效教學的前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筆者堅持用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和學生一起討論,力求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關系,真正做到教學活動成為師生的雙邊活動,雙方都積極參與,教學相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知識成為師生心靈之間的碰撞點.在課堂教學中,除講授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外,最重要的事情是鼓勵每一個人,讓學生展現,與學生進行最自由、真實的對話,肯定每一個人的努力,在這種平等交流的過程中,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激蕩起絢麗的浪花,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中學到真知.我們所要做的,只是拿出真正的民主與平等的情懷.
3.2嚴謹幽默
物理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重視實驗;邏輯嚴密;應用廣泛.達芬奇說:“簡約是最終的成熟.”筆者追求簡約化的課堂教學,凸顯樸實的品格,彰顯簡約之美,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教學環節設計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要梳理教材中最核心的內容,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習的主干,教學語言是構成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教學語言是創造和推動教學風格形成的動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初中物理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吸引和感染力是巨大的,用特級教師于永正的話說就是:教師精簡、機智、幽默的教學語言,帶給孩子的是心靈的愉悅,想象的飛揚,人性的滿足.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自己做到嚴謹與幽默有機結合,用生動活波的語言吸引學生,逐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讓學生從思想上產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真正實現主動參與,把嚴肅的物理課上成學生喜歡、愛聽的課.
3.3注重發散
發散性思維是指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不同途徑去思考,探求多種答案,尋求多種解決問題方法的思維.長期以來,初中物理教學以集中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學生習慣于按照書上寫的與教師教的模式去思考問題,用符合常規的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這對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必要的,但對于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激發、智力的發展,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顯然是不夠的.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欲和興趣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進行“一題多解、多變、多問”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只要我們在教學中運用以上解題方法培養學生,讓學生去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觸類旁通,使學生的思維時常處于多向、發散狀態,讓他們去發現問題,從而使他們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綜上所述,本文已經比較詳盡地討論了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學習所產生的影響,教師應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使教與學的過程更加協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好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影響,當然無論是什么樣的教學風格都建立在學生的具體情況之上,做到因材施教,時刻謹記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究學習的轉變,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