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紅
摘 要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天氣預報的平臺媒介呈現出了多樣化,但通過電視節目播報的天氣預報仍是人們獲取天氣資訊的主要方式。因此,天氣預報電視節目應不斷地提高其專業意識和服務意識,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更好的幫助。本文將深入分析天氣預報電視節目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能充分發揮此特色,改善節目制作的不足,打造更能有效服務于經濟生產活動與大眾日常生活的高質量天氣預報電視節目的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 天氣預報電視節目;特點;注意問題;意見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3-0032-02
天氣預報就是應用大氣變化的規律,根據當前及近期的天氣形勢,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天氣狀況進行預測。天氣預報以電視節目的形式呈現,成為具有高收視率與高關注度的媒體之一。該節目的主要特點為:科學性、新聞性、社會性、服務性、地域性與季節性。下面我們將對這些特點進行具體地分析并提出節目制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 電視節目天氣預報的特點
1 科學性
天氣預報的制作需要涉及各種氣象原理和技術,此外,根據氣象探測資料,還需應用天氣學、動力學、統計學等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準確地對某一區域未來時日的天氣情況作出預測,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除了對未來天氣作出預測,在節目當中還應添加其他附加內容,例如對天氣形勢的分析,天氣的監測等,這些都與相關氣象知識緊密聯系著。由此可見,天氣預報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1.2 新聞性
天氣預報中的新聞性主要體現在其科學的真實、相對的準確與講究實效。在天氣預報節目中,主要包含氣象臺整理發布的天氣預報信息和其他附加內容。這些附加內容主要包括對天氣形勢的分析,對當下天氣熱點的分析與相關氣象內容的解釋。天氣預報的內容真切地反應其新聞性的特點。
對于不斷變化的天氣情況,天氣預報節目必須及時地準確地向人們傳達新的天氣資訊,一般其會選擇在早中晚3個相應的時間段播報天氣預報。如有遇到特殊的天氣情況或遭遇嚴重的氣候災害,播報的次數還會增加,以便人們及時掌握最新的天氣情況,減少此種特殊天氣與氣候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不好的影響。天氣預報的播報情況顯現著其講究實效的新聞性特點。
1.3 服務性
天氣預報電視節目具有很好的服務性已是一種共識。其受眾廣泛,服務于農業生產、其他生產建設部門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是一種富有人文關懷氣息的電視節目類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天氣預報節目有了更高的要求,期許天氣資訊及時準確,生動有趣。為滿足大眾的需求,天氣預報電視節目也作出了許多調整與創新嘗試,在保證播報信息的準確合理的情況,電視節目嘗試拓展更多的播報形式,呈現出來多元化,得到越來越多公眾的肯定與歡迎。
1.4 地域性與季節性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緯度、不同地貌的各個區域都具有其特殊的氣候特征與天氣情況。這導致了天氣預報電視節目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因此,不同地域都具有相應的天氣播報側重點,例如,我國北方地區會注重沙塵暴的報道,以減少沙塵暴帶來的不良影響。此外,由于我國地處西北季風與東南季風區域,冬春季,西北季風會給北方寒霜冬雪;夏秋季,東南季風會給東南沿海地區帶來臺風,天氣的季節性十分明顯。
2 制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2.1 突出嚴謹性
天氣預報的科學性與新聞性要求其播報內容與播報形式應具有一定的嚴謹性。
2.1.1 預報內容的嚴謹性
天氣預報的主要任務是為公眾及時提供未來時日的天氣情況,為人們能更好地根據天氣預報的信息指導相關的生產生活,這就要求天氣預報的內容必須準確嚴謹。這里所說的嚴謹不是主持人播報時的措辭是否嚴謹,而是指其應在節目中準確無誤地將天氣情況呈現給公眾,不得隨意地篡改或存在疏漏,誤導觀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與危害。
2.1.2 附加內容的嚴謹性
附加內容在天氣預報之外對天氣的其他方面做出解釋分析,其同樣具有新聞性與科學性,其嚴謹性也不可忽視。附加的內容主要包括:對天氣形勢的分析、對特殊天氣情況的科普,對氣象熱點的關注等。這部分內容由專業人士整理發布,往往與人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如果出現不嚴謹的現象,易導致觀眾的誤解。
2.1.3 圖像的嚴謹性
天氣預報電視節目的播報方式通常是主持人對著背景圖像來介紹天氣情況,觀眾除了通過主持人的講解說辭獲得天氣信息,還可以通過背景圖像獲得。氣象圖像由專業人員制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圖像的嚴謹與否,直接影響了節目的嚴謹,所以,具體來看,圖像上使用的各種天氣標識不能隨意地改動,也不可隨意改變表示氣象信息的慣用的顏色;如若疏忽了這些問題,便會對觀眾造成混亂,影響觀眾準確地獲取天氣情況。
2.1.4 語言的嚴謹性
早期的天氣預報應其科學性,大多呈現出呆板無趣的狀態。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要求在保證節目的高品質與高質量的同時,還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這便要求節目語言應作出相應的改動與創新,力求更貼近人們的生活。然而,人們在嘗試用豐富有趣的語言表達天氣情況時,往往因比喻不當而造成天氣預報的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大大地降低了,實為本末倒置的做法。因此,在天氣預報節目中,應在不違反基本的科學原理的基礎下,力求用更生動有趣和更富人情味的語言來進行天氣預報。
2.2 突出科普性
天氣預報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指導的同時,還可讓人們從節目中獲取相關的氣象知識;觀眾在觀看天氣預報節目的過程中,已接受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實為一個科普過程。這就要求氣象人員應在氣象信息編輯與選擇上注意一下幾點問題。
2.2.1 注意天氣預報的地域性與季節性
根據天氣預報的地域性與季節性特點,各地區、各時節的天氣預報內容在播報時應有所側重點。比如夏秋季節是我國東南沿海及臺灣省遭遇臺風襲擊的多發季節,在此期間,該地區的天氣預報節目應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報道臺風的相關消息,可借此時機向公眾普及臺風知識,例如“什么是臺風眼”“什么是回南風”等,幫助公眾更好地防范臺風,減少臺風帶來的危害。
2.2.2 注意播報內容應抓住氣象熱點和社會熱點
宣傳氣象知識作為天氣預報節目的一項服務內容,是為了滿足公眾對氣象知識的需求而存在的。繁復龐雜的氣象知識該以怎樣的切入點傳播給觀眾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如若能很好地結合氣象熱點和社會熱點來引出相關氣象知識,不僅能得到觀眾的關注,也能更好地為觀眾理解接受。氣象知識的宣傳效果將大大提高,其科普性也能得以突顯。
2.2.3 語言應通俗有趣,貼近生活
分析國外的天氣預報節目,我們發現其播報員總能將講解與當地的經濟,文化,環境與社會背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保證天氣預報內容的科學性與嚴謹性的同時,加入豐富多元的形式,增添了節目的樂趣,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其語言的通俗有趣上。例如,當法國南部地區在未來幾日將出現晴天時,播報員會興奮地告知觀眾:“大家又可以進行日光浴了?!崩淇諝饧磳⑾碛鴷r,其播報員會這樣描述:“如長辮一般的冷空氣將掃過我國?!毕嗨频睦硬粍倜杜e,這類富有生活情趣又不失品位的內容值得我國電視氣象節目主持人學習,樹立可信又可親的形象,成為觀眾信賴的朋友。
3 結論
天氣預報時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向人們傳播最新的天氣資訊與氣象科普知識在保證其科學性與嚴謹性的同時,還應本著人文關懷的理念,了解觀眾的需求,不斷地創新,使節目富有吸引力與人情味,努力打造高品質、高質量且受大眾喜愛與肯定的天氣預報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魏文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9(7):187-189.
[2]章志芹,阮蔚琳,朱瑋,等.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稿件權威性和選材多樣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2(25):221-222.
[3]郭紅艷,董寧,盛波.如何提高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技術質量[J].科技傳播,2013(17):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