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進 阿達萊提·圖爾蓀
(1.烏魯木齊市委政法委員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
淺談在新疆多民族地區營造嵌入式社區的必要性
高進1阿達萊提·圖爾蓀2
(1.烏魯木齊市委政法委員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摘要:2016年是新疆的民族團結進步年,而在新疆多民族地區營造嵌入式社區是增進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最終實現各民族大團結、大繁榮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文擬通過梳理在新疆多民族地區營造嵌入式社區的背景及意義,以及探析嵌入式社區概念,來進一步探討在新疆多民族地區營造嵌入式社區必要性。
關鍵詞:新疆多民族地區;嵌入式社區;營造;必要性
2014 年 5 月 2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進一步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4年12月底,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強調要“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這些充分說明,黨和政府對嵌入式社會結構與嵌入式社區環境營造的高度重視。新疆作為一個擁有47個民族的多民族地區,多元文化、多種宗教并存。一直以來,各民族相互團結、相互交流,共同抵御外敵侵犯,共同開發建設這片熱土。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民族分裂勢力越是企圖破壞民族團結,我們越要加強民族團結,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這些充分說明了民族團結在新疆的重要性,而營造多民族嵌入式社區正是事關民族團結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它能夠增加不同民族之間交往的機會,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了解,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拉近不同民族之間的距離,有利于打破各民族之間有形和無形的藩籬,進而增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
嵌入(Embeddedness)概念最早由匈牙利政治經濟學家卡爾·波蘭尼提出,他認為某種經濟模式是植根并嵌入在特定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之中的,使用范圍從市場嵌入逐步推廣到社會嵌入、虛擬嵌入等領域。①后來美國學者格蘭諾維特引入“嵌入”概念來分析社會網絡與社會關系,并將嵌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結構性嵌入,一種是關系性嵌入。②
我們認為,“嵌入”不是簡單地堆疊、拼湊,而嵌入式社區也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將不同民族的居民用僵硬的方式方法刻意搬到一起居住,也不是簡單的行政性的、格式化的居住安排,它是指一定比例的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生活上、情感上、聯系上深度融合、高度黏合,能夠彼此包容、相互尊重、有機和諧的多民族混居社區,成為一種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首先,在居住地域上。要在一定的地域范圍之內,即大家要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圍之內,此處的地域范圍既可以是一定行政區劃的社區,也可以一個片區,但該地域范圍要有一定的界限,至于區域范圍大小可以視當地的具體情況而定。其次,在社區居民的民族構成上。相互嵌入式社區需要有相對穩定的兩個或多個民族的構成比例,因此要有一定比例的不同民族的居民在一起居住,但其中的任何一個少數民族所占比例不可明顯過高,至于具體比例的大小要根據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而定,同時不同民族的類別不能少于兩種。再次,在社區居民的相互關系上。同一社區的不同民族之間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相互交融,各民族在遵循“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原則基礎上形成彼此相互包容、相互依靠,在生活上、感情上、聯系上互相融合,通過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一個利益的、情感的共同體,一個居民關系融洽、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和諧的多民族混居社區。
嵌入式社區在促進民族團結和長治久安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但社會上還存在一些不同的聲音,尤其在中央和自治區提出嵌入式社區營造以前,在一些地方的做法卻不太符合嵌入式社區建設的要求,反而有意或無意地營造一種單一民族的居住片區。如在新疆一些城市,在建設分配保障性住房的過程中,根據民族屬性的不同來安排不同民族居住安排,表面上似乎是方便了管理,但事實上從長遠來說,不利于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對在新疆多民族地區營造嵌入式社區的必要性做一必要的闡述。
(一)促進民族交往,增進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在新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搞好民族團結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增進民族團結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使不同民族居住在一起、增加交往頻率、增進相互了解,而我們需要營造的嵌入式社區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實現有機性的民族團結。各民族在一起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幫助、和諧相處、共同團結發展,而不是刻意地為了團結而團結、機械性、死板刻意地居住在一起。在保障各民族相對穩定的社會構成的前提下,通過引導性的相互嵌合,主動性的相互包容、互惠互補,形成新型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最終形成彼此緊密連結的利益共同體、情感共同體。嵌入式社區不但能夠使不同民族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夠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幫助,通過民族團結和諧文化宣傳、營造共同的活動空間等途徑增加不同民族相互接觸的機會、擴大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交往的空間,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往,進而達到增進民族團結的目的。
(二)抵御宗教極端滲透,鏟除社會不良土壤。
近些年來,“三股勢力”時刻沒有停止他們破壞民族團結、分裂新疆陰謀活動,他們最怕的就是各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那樣他們必將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生存空間變得非常狹小。然而近幾年,宗教極端思想在一些地方發展蔓延,非法宗教活動屢禁不止,部分人員受到宗教極端思想蠱惑,盲目排外,妄斷“清真”與“非清真”,散播民族仇恨言論,甚至走上暴恐犯罪的不歸路。多起案件表明,滋生宗教極端思想、非法宗教活動的地方甚至暴恐活動的地方往往是民族單一化非常明顯、封閉保守落后的地區或聚居區,不同民族之間相互交往交流、相互了解包容更是無從談起。而嵌入式社區的營造,在促進各民族交往和團結的同時,更能增加不同民族之間的了解包容,進而淡化宗教氛圍,鏟除“三股勢力”存在的社會土壤,推動新疆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三)推動城鄉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
每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因此不同民族之間需要相互學習、不斷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性、快速發展的社會,一個民族要想發展和進步,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大的貢獻,就需要海納百川、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嵌入式社區的營造為各民族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進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和機會,它能夠促進多元文化發展、進一步豐富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同時,營造嵌入式社區能夠促進不同民族的經濟交往,為不同民族經濟合作創造機遇,進一步縮小不同民族之間的發展差距,最終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和進步。
(四)優化民族居住格局,破除民族交往藩籬。
在新疆一些地域和城市,單一民族過于聚集,不同民族交往頻度較低,部分群體因過于聚集,出現民族意識過于強烈而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弱化現象。我們以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人口最多的三個民族來看,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區,東疆和伊犁州亦有少量分布;漢族在全疆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區;哈薩克族則主要集中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其他民族均有自己相對集中分布的區域,就居住格局來看,由于歷史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各民族在空間分布的基礎上形成了各自相對集中居住的區域,這是新疆大的居住格局。在經濟發展、城鎮化加速的進程中,出現了以城市為單元、社區為原子的小的居住格局,在新疆不少城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民族隔離居住現象,如在喀什、伊寧、庫車、烏魯木齊等城市,均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單一民族過于聚集的情形。如在伊寧市,我們經常所說的漢人街,卻出現了幾乎沒有漢族居民的奇怪現象。烏魯木齊市的二道橋山西巷片區,也鮮有漢族群眾居住。
空間分異對民族關系造成了一種心理上的暗示,無形中強化了隔離作用,這種情形若不能得到改變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民族之間的隔離,如果不加以干預,久而久之,這種心理上的“隔離墻”將對民族關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加重了維穩成本,一旦有偶發事件,極易造成重大影響,不利于一個城市中多民族的融合與包容性發展,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正是破除這一制約壁壘的有效途徑,現實情形要也求我們必須將嵌入式社區建設盡快推進。
綜上所述,在新疆多民族地區營造嵌入式社區,是我們抵御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的需要,是鏟除“三股勢力”土壤的需要,是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的需要,是增進各民族之間共同學習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需要。
注釋:
①言輕:《相互嵌入》,中國民族報,2014年12月26日。
②尹振宇:《格蘭諾維特嵌入性思想評述》,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3年第9期。
參考文獻:
[1]馬戎. 民族社會學——社會學的族群關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 396—405.
[2]王建基. 烏魯木齊市民族居住格局與民族關系[J]. 西北民族研究. 2000年,第1期: 41—55.
[3]王平, 嚴學勤. 論民族互嵌與和諧民族關系的構建——以新疆塔城市的實證研究為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年, 第5期: 57—63.
[4]張會龍. 論多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建設:基本概念、國際經驗、建設構想[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年, 第1期: 44—48.
本文系201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新疆師范大學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招標課題《烏魯木齊市多民族互嵌式和諧社區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XJEDU040114C04。
阿達萊提·圖爾蓀(1986.03-),女,維吾爾族,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140-02
作者簡介:高進(1985.12-),男,漢族,烏魯木齊市委政法委員會,研究方向:民族地區發展與社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