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梅
(重慶市九龍坡區田壩小學校,重慶 九龍坡區 400000)
?
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馮梅
(重慶市九龍坡區田壩小學校,重慶 九龍坡區 400000)
摘要:跨入新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傳播超越時空,推動了社會的變革與發展,加快了教育現代化進程。特別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迅猛發展,顯示出其強大的優勢,在課堂教學方面展現出廣闊的前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單靠“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作為輔助手段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如春風般吹進了小學語文課堂,成為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現代化教學手段;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這一學科直接關系到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其他學段、其他學科學習的質量,也就是說關系到九年義務教育的整體質量與水平。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的情況比較普遍,相當一部分學生感到語文知識枯燥乏味,直接影響學習質量。面對這種實際情況教師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優化教學情境,創設一種新穎獨特、學生喜聞樂見的氛圍,寓教于樂。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時,教師首先上網搜集有關雙龍洞的一些資料,自制成適合本課教學需要的資料片,課上給學生播放,學生收看之后有身臨其境之感;之后學習課文、分析講讀課文,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和順序描寫雙龍洞的;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談看錄像畫面和教師講讀之后的感想,學生由于聽覺、視覺共同參與到學習之中,促進大腦思維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發言積極踴躍,有話可說,言之有物。這樣教學,課堂結構得到優化,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抽象的語文教學變得形象生動,學生順利學到了知識,培養了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小學生思維活躍,樂于想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想象力逐步增強,甚至出現了創造性成分。根據小學生想象力不斷發展這一特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幻燈機、投影機、因特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想象力,提高創造力。例如在教學小學四年級上冊《火燒云》這篇課文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有關火燒云的各種美麗圖片,并向學生解釋火燒云的形成及其變化特點,讓學生對火燒云有個初步認識。在講解“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有見過的顏色”時,開始展開合作討論,讓學生思考還有些什么其他顏色,以此來訓練學生的想象力,為進一步培養創造品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還多是以形象思維能力為主,學生缺乏抽象邏輯思維,思維缺乏批判性。小學生不會根據實際情況明辨是非,只有以教師的言語行為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事物對錯。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把教材內容中的抽象事物形象化,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培養發散性思維。例如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中的“生”這個字用得很好,但僅憑教師口頭解釋,小學生理解比較困難。這時若應用幻燈片來制作反應“生”的一組動感圖像,變抽象為形象。學生一目了然,不僅理解了語言的表層意義,而且能體悟到詩句的深層含義及其所表達的感情色彩,創新思維于無形中得到了培養。
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少對社會的觀察和把握,生活經驗匱乏。并且,針對小學語文課文當中闡述了風土人情和歷史事件等,他們常常較難學習和掌握。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完善這種缺陷,通過信息技術對相關的教學信息進行收集,要么是根據其他教師的教學課件,從而完善固有的教學資源。并且,小學語文教師還能夠根據最新的信息技術方式,像是QQ和微博等使學生的視野拓展。除此之外,語文教師也能夠指導學生怎樣更加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如此不但使學生的信息來源方式變得多樣性,而且也使他們的學習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從而奠定了小學生的寫作基礎。例如,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日月潭》這一篇文章的時候,由于文章當中很少敘述日月潭,學生僅僅憑借教材的知識難以聯想日月潭屬于一種怎樣的景象。這樣,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對有關日月潭的數據和圖片進行收集,探究形成日月潭的原因,甚至是旅游現狀等內容,然后綜合這一系列的資料制作成PPT教學課件。教師以如此的方式進行教學,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也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日月潭。
電影、電視等教學設備可以靈活、立體地再現課文的場景,結合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形象,拓展學生的思維活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同時,電視、電影等教學方式都可以為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廣泛的寫作機會,它們還可以對小學生的作文進行反饋檢驗,讓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學《鯨》時,教師對鯨的大小、進化和生活習性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都可以有所講解。學生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講解,對鯨的體積和生活習性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但是,對鯨的進化過程,因為介紹得比較抽象,不太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很難對這一過程有清晰的認識,這是本課講解中的一大難點。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這一課文時,用多媒體課件把鯨的動態進化過程展示出來,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輕松地闖過難關,結合學生對多媒體課件的理解,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寫關于鯨的作文,能夠讓學生對鯨有另一方面的理解。
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持續地刺激學生的眼睛、耳朵、大腦、嘴、手等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探究性的學習環境之中,同時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數學知識結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學生一直都會處在相對興奮、愉悅的學習狀態,他們能夠快樂地學習到知識內容,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地發揮。
參考文獻:
[1]曾慶.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得與失[J].讀寫算,2014 (24):303.
[2]參考文獻:曾慶.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得與失[J].讀寫算,2014(24):303.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0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