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鄧暉 高紅梅
?
新準則下職工薪酬核算的研究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鄧暉高紅梅
摘 要:本文針對新準則下的職工薪酬核算制度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新準則的主要變化與筆者的自身經驗,總結出了幾點新準則下職工薪酬的會計核算要點,其中包括職工薪酬按照其具體用途和發生地點來進行分配,企業開始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增加“應付福利費”科目以及對原有的辭退福利會計進行完善等,以期能夠對新準則下職工薪酬核算制度的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提供建議。
關鍵詞:新準則職工薪酬薪酬核算會計
高紅梅(1980-),女,漢族,河北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方面的研究。
企業職工薪酬不僅包括企業一定時期支付給全體員工的工資總額,也包括按照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算并計入成本費用的其他相關支出。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職工福利費、各類社會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未參加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退休金和醫療費用以及辭退福利、帶薪休假等其他與薪酬相關的支出。
1.1進一步完善企業短期薪酬的會計核算
在舊準則中并沒有關于短期薪酬的概念內容,只是將其零星地分散于講解或指南內容中。而在新準則的第二章中則專門針對短期薪酬的會計核算進行了詳細的規范,將舊準則指南與講解中有關于職工的短期帶薪缺勤以及利潤分享的計劃方案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并且被納入到了新準則的正文內容中。此外,由企業為員工所繳納的養老金以及失業保險等均屬于是職工在離開崗位后所應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因此要將其納入到提存計劃中。企業如若向員工發放非貨幣性質的福利待遇時要采用公允價值來進行計量,只有在公允價值無法得出計量結果的情況下才能夠應用成本計量。
1.2首次提出有關于離職后的福利政策
在舊準則中并沒有出現有關于職工離職后的福利內容,除去最基本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以及企業的年度獎金以外,便沒有其他的離職福利規定。在新準則中則單獨設立了有關于離職福利的章節,并且在其中將提存計劃與設定收益計劃的內容與要求作出了詳細的解讀,同時對離職后福利的會計核算制度作出了詳細的規范。
1.3對原有的福利會計核算進行完善
在舊準則中雖然存在有關于辭退福利的內容,但是卻表現的過于簡單。由于在具體的工作實踐當中企業經常會向職工提供長期的辭退福利待遇,因此有必要對長期辭退福利的折現率以及相關的處理方法進行詳細的規范。在新準則當中明確指出,企業為職工所提供的辭退福利與職工所做出的服務貢獻并無瓜葛,并且將辭退福利與離職福利的具體內容做出了明確的區分。
1.4引入了其他類型的長期福利
在舊準則中并不存在有關于職工長期福利的概念,同現實生活中種類繁多的職工福利難以形成正比。為了能夠有效改善這一情況,新準則中在原有的短期薪酬、辭退福利以及離職福利的基礎之上,又單獨增加了長期職工福利的會計核算制度。
在新準則中的職工薪酬要遠遠大于舊準則中的總額范圍,其中,職工薪酬準則中的“職工”應分為如下的三層含義:首先,同企業之前簽訂勞動合同的所有職工,其中包括全職人員、兼職人員以及臨時外聘人員等;其次,并未同企業之間簽訂勞動合同,但卻得到企業高管正式任命的職工,其中包括董事會成員以及監事會成員等;最后,并未同企業正式簽訂勞動合同或得到領導任命,但是卻仍然同其他普通職工一樣為企業的經管活動提供服務,同樣也需要被認定是薪酬準則中所指的職工。如今,為了可以進一步確定職工薪酬的核算內容,國家有關部門也專門針對新準則中的工資綜合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并且將工資性質以及非工資性質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其中,屬于是工資性質范圍的內容包括如下幾點:第一,職工基本薪資。其中包括非工作時間的工資以及加班費用等。第二,職工福利薪資。其中包括醫療保險費用、養老保險費用、失業保險以及工傷保險等。第三,職工獎金。企業為了能夠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專門為職工所設置的額外獎勵,其中包括勞動模范獎、節約獎等。第四,津貼。企業為了能夠對員工所產生的特殊勞動消耗所給予的額外報酬。第五,補貼。其中包括非貨幣性福利、辭退補償等。
3.1職工薪酬按照其具體用途和發生地點來進行分配
新準則中的職工薪酬是基于發生地點和用途來進行科學分配的。具體的分配方法如下:借記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制造費用、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管理科目;貸記包括應付薪酬、應付工資科目。與之舊準則中的內容相比較來看,新準則中的職工薪資分配進一步擴大了渠道范圍,新加入了無形資產成本。
3.2企業開始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
企業為員工所繳納的“五險一金”需要根據其不同的崗位與工作內容來進行分配,其中借記包括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在建工程、無形資產以及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包括應付薪酬、應付保險費等科目。除此之外,當企業在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或是社會保險時,借記則包括職工自己的應付費用、應付薪酬、應付保險費等;貸記包括銀行存款科目。
3.3增加“應付福利費”科目
在新準則中,企業如果將自營的產品作為職工薪酬來進行發放時,必須要將薪酬產品的實際成本以及銷售稅金同時歸入到職工薪酬的入賬金額中,并且將其分別借記為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金、銷項稅科目,結轉成本后,借記為主營業務收入、貸記為庫存商品。除此之外,企業如果將其他外購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待遇發放給企業職工時,要根據所購商品的公允價值以及相關的稅費來合并計算到成本費用中的職工薪酬金額。如果是企業向職工提供免費住房或其他資產的,則需要將固定資產所產生的折舊費用納入到職工薪酬的入賬金額中,而后再分別借記為應付職工薪酬、應付福利費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最后,企業會計人員要根據不同的受益主體來分別計入到其相關的賬戶中,借記為相關科目,貸記為應付福利費科目。
3.4對原有的辭退福利會計進行完善
針對職工的辭退福利,企業需要嚴格按照新準則下的職工辭退計劃條款中的細則來進行核算,合理化地預計并且確認出辭退福利所應產生的負債金額,同時將當事職工的當期損益準確的計算出來。在新準則中,職工辭退福利的核算需要考慮到職工本身是否具備自主選擇權利,具體表現如下:第一,針對職工并不具備選擇權利的辭退情況,會計核算人員需要按照新準則中相關計劃條款的內容來進行勞動關系解除計劃的擬定,并將具體的職工人數以及每位辭退職工的補償金額來將具體應付的職工薪酬計算出來,借記為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為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科目。第二,針對主動接受裁員或辭退建議,且無法具體確定裁剪職工數量的情況,企業需要根據新準則中的規定內容來進行核算。例如,根據預估的職工數量,以及每位職工的辭退補償來計算出應當支付的職工薪酬,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接觸職工勞動關系補償科目。第三,針對帶有實質性辭退,職工辭退工作在一年未完成且并沒有切實受到超過一年以上補償款的情況,企業需要結合適應性較強的折現率,將職工辭退福利計劃以及實際支付金額之間的差額準確的計算出來,將其認定為是未經確認狀態的融資費用,在今后按期支付福利金額時應將其作為企業的財務費用。除此之外,當已經確定職工因辭退福利所產生的預計負債金額時,借記為管理費用、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貸記為辭退福利科目;在針對各期福利款項進行實際支付時,借記辭退福利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總之,應付職工薪酬新準則規范了企業職工薪酬的概念、確認、計量和披露,其準則所發生的變化,為準確、完整地核算企業人工成本界定了合理可執行的規范基礎,利于企業正確核算產品成本和當期費用。對企業全面反映成本信息、完善成本補償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顧韌.從國企上市看辭退福利的會計處理[J].財會月刊,2012(1).
[2]國家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3]趙瑩,李愛琴.關于新準則下職工薪酬核算問題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09(3).
[4]任繼波.新會計準則下職工薪酬福利會計處理探析[J].2012(2).
[5]韋瑋.新會計準則對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的影響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02).
[6]徐麗.新會計準則下職工薪酬問題的研究[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6(01).
[7]秦文嬌,焦敏.設定受益計劃的會計處理[J].注冊稅務師,2016(01).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b)-038-02
作者簡介:鄧暉(1971-),女,滿族,重慶人,講師,學士,注冊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方面的研究;